鐵峰居士

《保生心鑑》~ 太清二十四氣水火聚散圖序 (2)

回本書目錄

太清二十四氣水火聚散圖序 (2)

1. 太清二十四氣水火聚散圖序

治病

風濕留滯經絡,腫痛,臂肘攣急,腋腫,手心熱,喜笑不休,雜症。

小滿四月中,運主少陽三氣。月令苦菜秀,靡草死,麥秋至。時配手厥陰心包絡風木。

坐功

每日寅卯時,正坐,一手舉托,一手拄按,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肺腑蘊滯邪毒,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鼻赤,目黃煩心,心痛,掌中熱諸病。

芒種五月,運主少陽三氣。月令螳螂生,鵙始鳴,反舌無聲。時配手少陰心君火。

坐功

每日寅卯時,正立仰身,兩手上托,左右力舉,各五六度,定息,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腰腎蘊積虛勞,嗌乾心痛欲飲,目黃脅痛,消渴,善笑、善驚、善忘,上咳吐,下氣泄,身熱而股痛,心悲,頭頂痛,面赤。

夏至五月中,運主少陽三氣。月令鹿角解,蜩始鳴,半夏生。時配手少陰心君火。

坐功

每日寅卯時,跪坐伸手叉指,屈腳換踏,左右各五七度,叩齒,納清,吐濁,咽液。

治病

風濕積滯,腕膝痛,臑臂痛,後廉痛,厥,掌中熱痛,兩腎內痛,腰背痛,身體重。

小暑六月節,運主少陽三氣。月令溫風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時配手太陰肺濕土。

行功

每日醜寅時,兩手踞,屈壓一足,直伸一足,用力掣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腿膝腰脾風濕,肺脹滿,嗌乾喘咳,缺盆中痛,善嚏,臍右小腹脹引腹痛,手攣急,身體重,半身不遂,偏風,健忘,哮喘,脫肛,腕無力,喜怒不常。

大暑六月中,運主太陰四氣。月令腐草為螢,土潤褥暑,大雨時行。時配手太陰肺濕土。

行功

每日醜寅時,雙拳踞地。返首肩引作虎視,左右各三五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頭項胸背風毒,咳嗽上氣,喘渴煩心,胸滿臑臂痛,中熱,臍上或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欠,溏泄,皮膚痛及麻,悲愁欲哭,灑淅寒熱。

立秋七月節,運主太陰四氣。月令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時配足少陽膽相火。

行功

每日醜寅時,正坐,兩手托,縮體,閉息,聳身上踴,凡七八度,叩齒,吐納,咽漱。

治病

補虛益損,去腰腎積氣,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反側,面塵體無澤,足外熱,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腫痛,腋下腫,汗出振寒,馬刀,俠癭,結核。

處暑七月中,運主太陰四氣。月令鷹乃祭鳥,天地始肅,禾乃登。時配足少陽膽相火。

行功

每日醜寅時,正坐,轉頭,左右舉引就返,兩手捶背之上,各五七度,叩齒,吐納,咽液。

治病

風濕留滯,肩背痛,胸痛,脊膂痛,脅肋、髀膝、經絡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少氣咳嗽,喘渴上氣,胸背脊膂積滯之氣。

白露八月節,運主太陰四氣。月令鴻雁來,玄鳥歸,群鳥養羞。時配足陽明胃燥金。

白話文:

太清二十四氣水火聚散圖序

小滿(四月中): 治療風濕滯留經絡導致的腫痛、手臂肘部攣縮、腋下腫脹、手心發熱、喜笑不止等各種雜症。每日寅卯時(約凌晨3點到5點),正坐,一手舉起,一手按壓,左右各重複3到5次,叩齒、吐納、咽津液。此時節氣對應手厥陰心包絡風木。

芒種(五月): 治療肺腑鬱積邪毒導致的胸脅脹滿、心慌心跳、面紅鼻赤、眼睛發黃煩躁、心痛、掌心發熱等諸病。每日寅卯時,正立仰身,雙手向上托舉,左右各重複5到6次,屏氣、叩齒、吐納、咽津液。此時節氣對應手少陰心君火。

夏至(五月中): 治療腰腎積累虛勞導致的咽喉乾燥、心痛想喝水、眼睛發黃、脅肋疼痛、消渴症、愛笑、易驚嚇、健忘、咳嗽吐痰、腹瀉、身體發熱伴隨大腿疼痛、悲傷、頭頂疼痛、面紅等症狀。每日寅卯時,跪坐,雙手叉指,屈伸雙腿,左右各重複5到7次,叩齒、吸入清氣、呼出濁氣、咽津液。此時節氣對應手少陰心君火。

小暑(六月節): 治療風濕積滯導致的手腕、膝蓋、上臂、臀部疼痛、手腳厥冷、手心發熱疼痛、兩腎內部疼痛、腰背疼痛、全身沉重等症狀。每日丑寅時(約凌晨1點到3點),雙手撐地,屈壓一條腿,伸直另一條腿,用力拉伸3到5次,叩齒、吐納、咽津液。此時節氣對應手太陰肺濕土。

大暑(六月中): 治療腿膝腰部風濕、肺部脹滿、咽喉乾燥咳嗽、鎖骨附近疼痛、容易打噴嚏、右下腹脹痛牽扯到腹部、手部攣縮、全身沉重、半身不遂、偏癱、健忘、哮喘、脫肛、手腕無力、情緒不穩定等症狀。每日丑寅時,雙拳撐地,頭部後仰,雙肩向後拉伸,做出虎視眈眈的姿勢,左右各重複3到5次,叩齒、吐納、咽津液。此時節氣對應手太陰肺濕土。

立秋(七月節): 治療頭項胸背風毒導致的咳嗽、上氣、喘息口渴煩躁、胸部脹滿、上臂疼痛、腹部發熱、臍部或肩背疼痛、風寒、出汗中風、小便次數多且尿液稀薄、腹瀉、皮膚疼痛麻木、悲傷欲哭、寒熱交替等症狀。每日丑寅時,正坐,雙手向上托舉,身體收縮,屏住呼吸,身體向上彈跳7到8次,叩齒、吐納、漱口。此時節氣對應足少陽膽相火。

處暑(七月中): 治療虛損、腰腎積氣、口苦嘆氣、心脅疼痛難以翻身、面色灰暗無光澤、腳外側發熱、頭痛、頷部疼痛、眼角疼痛、鎖骨腫痛、腋下腫脹、出汗畏寒、馬刀瘢痕、甲狀腺腫大、結核等症狀。每日丑寅時,正坐,轉動頭部,左右向上拉伸然後回到原位,雙手捶打背部上方,左右各重複5到7次,叩齒、吐納、咽津液。此時節氣對應足少陽膽相火。

白露(八月節): 治療風濕滯留導致的肩背疼痛、胸痛、脊椎疼痛、肋骨、大腿、膝蓋、經絡外側至脛骨、外踝前方以及各個關節疼痛、氣短咳嗽、喘息口渴上氣、胸背脊椎積滯之氣等症狀。每日丑寅時,正坐,雙手向上托舉,此時節氣對應足陽明胃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