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啟聖,汪啟賢
《動功按摩秘訣》~ 瘡疽
瘡疽
1. 瘡疽
凡久生瘡癤,以端坐,左拳拄右脅,右手按膝,專心存想,運氣到患處,左右各六口。
凡患乳鵝,用左手托右膊,更換,收氣十一口,呵氣三十一口,左右二十遍。
凡患魚口及諸腫毒等瘡,才初起癢痛,一手往下,一手往上,更相轉項扭身四十九遍,通身汗出乃止,日行五、七次。
凡患大麻瘋及諸癬瘡癩,立地閉氣,以兩手用力如解木狀,左右各扯二十,正扯十二,以汗出為度,日行不拘數次。
凡諸般瘡疾,以兩手吊板梁上,左一肩,右一肩,上下往來,左右兩手換肩行之,久久則瘡毒除矣。
凡疔瘡發背初起,可於寬處厚鋪裀褥,打斤斗二十四個則消。
白話文:
對於長時間患有瘡疽的人,應採取正坐姿勢,用左拳支撐在右側腰際,右手放在膝蓋上,集中精神,將氣運行至患部,左右各做六次。
對於患有乳腺炎(俗稱乳鵝)的人,使用左手扶著右臂,再交替進行,吸氣十一次,呼氣三十一次,左右各做二十次。
對於患有口腔潰瘍或是其他各種腫毒和瘡癤,剛開始感到癢痛時,一手向下,一手向上,交替扭轉頭頸和身體四十九次,直到全身出汗為止,每天做五到七次。
對於患有嚴重皮膚病或各種癬、瘡、癩的人,站立時屏住呼吸,雙手像解開木材一樣用力,左右各拉二十次,正面拉十二次,以出汗為標準,一天內不限制次數。
對於各種瘡疾,可以將雙手掛在屋樑上,左肩一個,右肩一個,上下交替進行,左右兩手輪流承擔重量,長時間後瘡毒就會消除。
對於剛開始出現的疔瘡或是背部長出的毒瘡,在空曠的地方鋪上厚墊,做二十四次前滾翻,瘡疾就能得到緩解。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