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功按摩秘訣》~ 癱瘓諸穴道
癱瘓諸穴道
1. 癱瘓諸穴道
設有中風不省人事者,於患人印堂穴並人中穴,用指先掐人中穴五、七十度,方用兩掌擦極熱,摩印堂穴五、七十度,按摩畢,方令患人如前行靜功調攝。
人中乃任脈之總脈也,其穴在鼻柱之下三分,用水含口內,微凸上是人中穴。印堂在眉心正中。二穴兼掐治小兒驚風。
設有中風口眼斜者,可於承漿穴掐五、七十度及摩五、七十度,兼用靜功。承漿穴乃任脈之在口唇下五分,正中間是也。
設中風口歪者,亦可於地倉穴掐五、七十度,搓五、七十度,兼行靜功。地倉穴乃足陽明胃經之穴,在口角尖去五分是也。
設有癲癇、怔忡、心性癡呆及痰迷心竅,可於神門穴掐五、七十度,搓五、七十度,兼行靜功調攝。神門穴乃手少陰心經,其穴在手掌腕後高骨間,轉手骨開縫中是穴也。
或有中風不省,於頰車穴、合谷穴,或有半身不遂,於肩髃、曲池、環跳、風市、居窌、丘墟八穴皆照前治之,諸穴後此不細載。
白話文:
[對於癱瘓相關症狀的穴位療法]
如果有患者突然中風,失去意識,可以在病人的「印堂」和「人中」穴位處施治。先用手指重掐人中穴,大約五、七十次,再雙手搓熱,按摩印堂穴同樣五、七十次。按摩完畢後,讓患者進行靜坐調息。
人中穴是任脈的重要穴位,位於鼻樑下方三分之一的位置。患者可以含水在口中,稍微突出上脣的地方就是人中穴。印堂穴則位於兩眉之間。同時刺激這兩個穴位可用於治療兒童的驚風。
若中風導致口眼歪斜,可以在「承漿」穴進行掐壓和按摩各五、七十次,並配合靜坐調養。承漿穴位於嘴脣下方中央五分處,屬於任脈。
對於中風導致口部歪斜的情況,也可以在「地倉」穴進行同樣的治療,地倉穴位於嘴角尖端五分處,屬於足陽明胃經。
對於癲癇、精神恍惚、心智遲鈍以及痰迷心竅等病症,可在「神門」穴進行掐壓和按摩各五、七十次,並輔以靜坐調養。神門穴位於手腕後方的高骨與腕骨間隙中,屬於手少陰心經。
如果遇到中風昏迷的患者,可以在「頰車」、「合谷」穴施治;對於半身不遂的患者,則在「肩髃」、「曲池」、「環跳」、「風市」、「居窌」、「丘墟」等八個穴位進行同樣的治療。後續的其他穴位治療方式不再詳細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