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啟聖,汪啟賢

《動功按摩秘訣》~ 脾胃肚腹症

回本書目錄

脾胃肚腹症

1. 脾胃肚腹症

凡久病黃腫,點坐,以兩手按膝蓋,用力摩擦存想,候氣行遍身,復運氣四十九口,則氣通融而病痊。

凡腹痛、乍寒乍熱,端坐,以兩手抱臍下,待丹田暖熱,運氣四十九口止。

凡肚腹虛飽,坐定,用兩手搬肩,以目左視,運氣十二口。再轉目右視,如前。

凡肚腹膨脹、雷鳴,遍身疼,立地,以兩手仰托,兩腳踏地緊坐,撮穀道。

凡脾胃虛弱,五穀不消,以身仰臥,右腳架左腳上,直舒兩手搬肩,肚腹來往運動。

凡肚腹虛腫,端坐,以兩手作托物狀,運氣導引,上提九口,下行九口。

凡赤白痢疾,以兩手前後如探馬狀,又前後左右進步行功。白痢向左,行氣九口;紅痢向右,運氣九口。

凡內積病米穀不化,立地閉氣,弱身,兩手扳腳尖,左右各十八口,汗出止,日行數次。

凡五臟滯氣,每於五更空心,以兩手著力拿兩膊,正身直立,兩腳尖著地,腳跟懸起,著實連樁二十四,以除五臟六腑滯氣,宿食不化兼渾身骨節疼痛並治。

凡下元虛損,放屁,於腹內氣動時努力上掙,緊撮穀道,吸氣一口,使清氣上升,濁氣外出,不臭不響矣。

白話文:

[脾胃肚腹病症]

對於長期患有黃腫的病人,應坐下,雙手按住膝蓋,用力摩擦並專心想像,等到全身氣血流通,再深呼吸四十九次,可促進氣血循環,有助病情康復。

對於腹痛、忽冷忽熱的症狀,應端正坐好,雙手環抱肚臍下方,等待丹田感到溫暖,深呼吸四十九次後停止。

對於感覺肚子虛弱但又飽脹的情況,坐定後,使用雙手扶住肩膀,眼睛看向左邊,深呼吸十二次。再轉頭看向右邊,重複同樣動作。

對於肚子脹大、腸胃咕嚕叫、全身疼痛的情況,站立地面,雙手向上抬舉,雙腳穩固踏地,坐姿緊湊,收縮肛門。

對於脾胃功能減弱,消化不良的情況,躺平身體,右腳疊在左腳上,雙手拉住肩膀,來回運動腹部。

對於肚子虛弱且浮腫的症狀,端正坐好,雙手做託物狀,調息引導,上提氣息九次,再下降氣息九次。

對於赤白痢疾,雙手做出像探馬一樣的動作,前後左右移動步伐。若是白痢,面向左方,運氣九次;若是紅痢,面向右方,運氣九次。

對於食物積聚,米穀不消化的情況,站立,深呼吸,彎曲身體,雙手抓腳尖,左右各做十八次,直到出汗為止,每天多次執行。

對於五臟氣滯,應在清晨空腹時,雙手用力抓住兩臂,身體挺直站立,腳尖著地,腳跟提起,確實連續做二十四次,可以去除五臟六腑的氣滯,以及宿食不消化和全身骨節疼痛。

對於下腹部虛弱,放屁的情況,在感到腹部有氣流動時,用力向上提氣,收縮肛門,深吸一口氣,讓清新之氣上升,污濁之氣排出,這樣就不會有臭味和噪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