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啟聖,汪啟賢

《動功按摩秘訣》~ 男女諸雜症皆治

回本書目錄

男女諸雜症皆治

1. 男女諸雜症皆治

設有下元諸痰,可於靈臺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靈臺穴乃督脈經,在第六椎骨節下,俯首取之。

設有婦人帶下、月經不調;男子腰痛,腎寒遺精,俱於腎俞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腎俞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第十四椎骨下,兩旁各開一寸半,此乃是穴也。

設有內熱火盛腹痛,可於內關穴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內關穴乃手厥陰心包絡,在手掌後橫紋去大陵穴二寸兩筋間,正坐仰手取之,是其穴也。

設有男子諸風痛、女子血氣痛,可於申脈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用靜功。申脈穴乃足太陽膀胱經,在足外踝下五分,赤白肉際是穴也。

設有淋漓白濁及婦人經水不調並陰蹺癇病夜發者,可於照海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功。照海穴乃足少陰腎經,在足內踝赤白肉際,令對坐而取之。

設有婦人月水不調,可於三陰交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三陰交穴乃足太陰脾經,在足內踝上三寸,骨筋陷中是穴也。

設有中風溺水、陽絕腸痛等症,可於神闕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調攝。仍以燒鹽填滿,上用火熨。如小便不通,用蔥槌碎填熨處。神闕穴乃任脈經,在臍中是也。

設有婦人無子及月經不調,可於陰交穴治。陰交穴乃任脈經,在臍下一寸。婦人血氣塊痛、調經種子,可於氣穴治,氣穴乃足少陰腎經,在陰戶兩旁各開一寸半,左名包門右名子戶。諸瘡,百蟲窠、三里、解谿俱如前掐擦,兼用靜功。

白話文:

如果有人患有下腹部各種痰濕疾病,可以在「靈臺穴」進行掐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同時輔以靜坐功法。靈臺穴位於督脈上,就在第六個脊椎骨下方,低頭即可找到位置。

對於女性白帶異常、月經失調;男性腰痛、腎虛遺精的情況,可以在「腎俞穴」進行掐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同時配合靜坐功法。腎俞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位於第十四個脊椎骨下,兩側各偏離一寸半的地方,這就是穴位所在。

若內熱火旺導致腹痛,可以在「內關穴」進行掐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同時輔以靜坐功法。內關穴在手厥陰心包絡上,位於手腕橫紋後方大陵穴兩寸的兩條筋之間,端正坐姿,手掌向上即可找到。

對於男性各種風濕疼痛、女性血氣疼痛,可以在「申脈穴」進行掐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同時使用靜坐功法。申脈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位於腳外踝下方五分,紅白肉交界處即是穴位。

對於尿頻混濁、女性月經不調以及夜晚發作的陰蹺癲癇,可以在「照海穴」進行掐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同時輔以功法。照海穴在足少陰腎經上,位於腳內踝紅白肉交界處,對坐即可找到位置。

對於女性月經不調,可以在「三陰交穴」進行掐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同時輔以靜坐功法。三陰交穴在足太陰脾經上,位於腳內踝上方三寸,骨與筋凹陷處即是穴位。

對於中風、溺水、陽萎腸痛等情況,可以在「神闕穴」進行掐壓和摩擦五十到七十次,同時輔以靜坐功法來調理。之後可用熱鹽填充於此,再用火熱熨敷。若小便不暢,可用搗碎的大蔥填充於熱熨處。神闕穴在任脈上,就在肚臍中心。

對於女性不孕及月經不調,可以治療「陰交穴」。陰交穴在任脈上,位於肚臍下方一寸處。對於女性血氣塊痛、調經種子,可以治療「氣穴」。氣穴在足少陰腎經上,位於陰部兩側各偏離一寸半的地方,左側名為「包門」,右側名為「子戶」。對於各種瘡口,百蟲窩、三里、解溪等,都可以進行同樣的掐壓和摩擦,同時輔以靜坐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