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啟聖,汪啟賢

《動功按摩秘訣》~ 癭癧痔漏症

回本書目錄

癭癧痔漏症

1. 癭癧痔漏症

設有痔漏腸風,可於長強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長強穴乃督脈經,在尾骶骨尖上陷中,伏地得穴。

設有疾痔,可於二白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二白穴在掌後橫紋四寸,兩穴相對,一穴在筋內,一穴在筋外。

肩井穴乃足少陽膽經,在肩上陷中,缺盆骨盡處,以二指按取,當中指陷便是此穴也。兼治婦人產暈。

設有鼠癧,可於缺盆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兼靜功。缺盆穴乃足陽明胃經,在頸下肩端橫骨上跡,頸者有青脈,脈牽頸陷中是穴。又於肘尖上治之。

設有脫肛,可於百會穴掐五、七十度,擦五、七十度,再用五倍明礬水洗淨,以木賊草燒灰存性,敷蕉葉托上愈。百會穴見前。或有痔漏,治腰膂手臂,二白三穴皆宜查明參用。

白話文:

如果有痔瘡或腸道出血的情況,可以在長強穴進行掐壓五到七十次,並同樣摩擦五到七十次,同時輔以靜坐功法。長強穴位於督脈上,具體位置是在尾骶骨尖上的凹陷中,當你趴下時可以清楚找到這個穴位。

如果患有痔瘡,可以在二白穴進行掐壓和摩擦五到七十次,同時配合靜坐。二白穴的位置在手掌後方橫紋四寸處,兩個穴位相對,一個在筋內,另一個在筋外。

肩井穴位於足少陽膽經,具體位置在肩膀上方的凹陷中,也就是缺盆骨的盡頭,用食指和中指按下去找到凹陷處就是這個穴位。此穴還可以治療婦女生產時的暈眩。

對於淋巴結腫大(鼠癟),可以在缺盆穴進行掐壓和摩擦五到七十次,同樣輔以靜坐。缺盆穴位於足陽明胃經,具體位置在頸部下方肩膀頂端的橫骨上,可以看到青色的脈絡,脈絡延伸至頸部的凹陷處就是此穴。此外,也可以在手肘尖上進行治療。

對於脫肛的情況,可以在百會穴進行掐壓和摩擦五到七十次,然後用五倍的明礬水清洗乾淨,再用木賊草燒成灰,敷在蕉葉上,托起肛門部位,這樣就可以痊癒。百會穴的位置在前額。如果有痔瘡或腸道出血,要治療腰部、手臂或二白穴,三個穴位都應仔細辨認並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