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養生四要》~ 卷之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6)

1. 養生總論

上二十二味,俱㕮咀如麻豆大,入香油內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黃香十二兩,黃丹(二斤水飛澄,火焙七次)、阿魏、沉香、丁香、麝香、血竭各一兩,木香八兩,乳香、沒藥各三兩。

上阿魏八味,俱為細末,先將香油並藥入銅鍋內熬焦,將藥鍋取下,溫冷用生絹過淨,將藥再下黃丹,用槐、柳等枝不住手攪,此時用燒火宜慢,常滴藥在水中,成珠不散,入黃香,將鍋取下冷片時,減火性,乃下阿魏等八味,攪勻,化開貼患如神。

柴胡三稜飲,治小兒食積。

柴胡,神麯,黃芩,莪朮,人參,三稜,枳實,陳皮,半夏,烏梅,青皮,茯苓,厚朴,檳榔,甘草,姜(三片),草果仁(二瓣)

水煎。

黃連磨積丸,治遺精。

滑石,黃柏

為末,秋冬煉蜜,春夏麵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九,滾水下。

治腸風下血

槐角(一兩)

水一盞。煎半盅。

治風瘡疥瘡

香油(一盅),豬油(半兩),黃柏,苦參,頭髮,雞子皮,黃蠟

以上諸藥,在鍋內煎化頭髮後,用水銀、猩紅、枯礬、木鱉、大風子、蛇床子、人言、硫黃、雄黃、花椒、吳茱萸,俱為細末,入前藥內調搽。

治喉痛生瘡

內用涼隔散加防風,牛蒡子,射干,升麻

治瘡吃藥

生地黃,黃柏,黃耆,防風,荊芥,當歸,梔子,白蒺藜,蒼朮,川芎,赤芍,甘草,大黃

水煎。

治頭瘡

石螺(去殼,留肉),白蠟(五錢),香油(二兩),松香(五錢)

二味將油煮滾,入白蠟、松香,入油內,成膏。

治九種心痛

莪朮,三稜,青皮,陳皮,益智仁,桔梗,藿香,肉桂,甘草,香附,檳榔

為咀片,白水煎。孕婦不可服。

治痢疾

梧桐子,訶子肉(各一兩),枯礬(二錢)

細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紅痢甘草湯下;白痢乾薑湯下。二次止。

牙疼

牙痛獨活散

木通,玄胡,羌活,獨話,川芎,防風(各一錢)

水煎。

治便毒

金銀花,穿山甲,木鱉子(去油),白芨,天燈心,殭蠶,全蠍(去毒),常山,大黃,連翹,細辛,牛膝,漏蘆,乳香,沒藥(藥煎熱方下此二味)

水、酒各一盅,煎服。

治癩瘰

新剃頭時,用白糖滿頭搽上後,用活螺螄搗爛附上,幹一層再加一層。

治蟲牙痛

用黃蠟少許,在鍋內化開,用艾葉小大三皮、人言少許,同處為丸,又用鵝繭一個盛之。如疼在左,放蠟丸在左,右疼痛安右。

治嗽

用桑白皮、蘿蔔,共一處,水煎,露一夜,清晨溫熱服之。

治風牙

用川烏一片,放清油內蘸過燒紅,放於牙上立效。

治痔漏瘡方

蓮蕊(二錢),歸尾(焙乾,一兩),大黃(一兩半),乳沒,猩紅(各一錢),文蛤,黑白醜(各一兩)

白話文:

養生總論

配方一:將二十二味藥材,每味研磨成麻豆大小,浸泡在香油中,春天浸泡五天,夏天三天,秋天七天,冬天十天。其中黃香十二兩,黃丹(二斤水飛澄清,火焙七次)、阿魏、沉香、丁香、麝香、血竭各一兩,木香八兩,乳香、沒藥各三兩。

配方二:將阿魏等八味藥材研磨成細末,先將香油和藥材放入銅鍋中熬至焦糊,取出藥鍋,待溫冷後用生絹過濾乾淨,再將藥材與黃丹一起放入鍋中,用槐樹枝或柳樹枝不斷攪拌,火候要慢,並不斷滴入藥液於水中,觀察是否能成珠狀而不散開,然後加入黃香,待鍋中溫度下降一些後,再減小火候,加入阿魏等八味藥材,攪拌均勻,待藥化開後即可外敷,療效神奇。

柴胡三稜飲:治療小兒積食。藥材包括:柴胡、神麴、黃芩、莪朮、人參、三稜、枳實、陳皮、半夏、烏梅、青皮、茯苓、厚朴、檳榔、甘草、薑(三片)、草果仁(二瓣),水煎服。

黃連磨積丸:治療遺精。藥材包括:滑石、黃柏,研磨成細末,秋冬季節用蜂蜜煉製,春夏季節用麵糊製成丸藥,梧子大小,每次服用七十九丸,用滾水送服。

治療腸風下血:槐角(一兩),水煎服。

治療風瘡疥瘡:香油(一盅),豬油(半兩),黃柏,苦參,頭髮,雞蛋皮,黃蠟,以上藥材煎煮至頭髮溶化後,加入水銀、猩紅、枯礬、木鱉子、大風子、蛇床子、人言、硫磺、雄黃、花椒、吳茱萸(研磨成細末),混合調勻後外敷。

治療喉痛生瘡:內服涼膈散,並加入防風、牛蒡子、射干、升麻。

治療瘡瘍:生地黃、黃柏、黃耆、防風、荊芥、當歸、梔子、白蒺藜、蒼朮、川芎、赤芍、甘草、大黃,水煎服。

治療頭瘡:石螺(去殼取肉)、白蠟(五錢)、香油(二兩)、松香(五錢),先將香油煮沸,再加入白蠟和松香,製成膏狀外敷。

治療九種心痛:莪朮、三稜、青皮、陳皮、益智仁、桔梗、藿香、肉桂、甘草、香附、檳榔,研磨成藥片,白水煎服。孕婦禁用。

治療痢疾:梧桐子、訶子肉(各一兩)、枯礬(二錢),研磨成細末,用醋糊做成丸藥,梧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紅痢用甘草湯送服;白痢用乾薑湯送服,服藥兩次即可。

治療牙痛:獨活散:木通、玄胡、羌活、獨活、川芎、防風(各一錢),水煎服。

治療便毒:金銀花、穿山甲、木鱉子(去油)、白芨、天燈心、殭蠶、全蠍(去毒)、常山、大黃、連翹、細辛、牛膝、漏蘆、乳香、沒藥(藥煎好後再加入乳香、沒藥),水、酒各一盅煎服。

治療癩痢:新剃髮後,用白糖塗滿頭髮,再用搗爛的活螺螄敷在頭髮上,一層幹了再加一層。

治療蟲牙痛:將少許黃蠟熔化,加入艾葉(三片)、人言少許,製成丸藥,用鵝蛋殼盛裝。如牙痛在左側,則將藥丸放在左側,右側牙痛則放在右側。

治療咳嗽:桑白皮、蘿蔔,水煎,放置一夜,清晨溫熱服用。

治療風牙:取川烏一片,用清油蘸後燒紅,迅速敷於患牙上,即可見效。

治療痔漏瘡:蓮蕊(二錢)、當歸尾(焙乾,一兩)、大黃(一兩半)、乳香、沒藥、猩紅(各一錢)、文蛤、黑白醜(各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