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四要》~ 卷之五 (5)
卷之五 (5)
1. 養生總論
延年第一方
鎮江錢醫官傳。
小兒初生,臍帶脫落後,取置新瓦上,用炭火四周燒至煙將盡,放於土地上,用瓦盞之類蓋之存性,研為細末。預將透明硃砂為極細末,水飛過,臍帶若有五分重,乳汁一二貝殼調和,或以黃連甘草汁調亦好,調和前臍帶末、硃砂末二味,如沙糖樣,抹兒口中及乳頭,一日之內抹盡。次日兒大便遺下穢汙濁垢,終身永無瘡疥及諸胎疾,個個保全。
此十分妙法也。臍帶內看有蟲當去之。
神效消毒保命丹,凡小兒未出痘瘡者,每遇交春分、秋分時,服一丸,其痘毒能漸消化。若服一二次者,亦得減少。若服三年六次,其毒盡消,必保無虞。此方神秘,本不宜輕傳,但慈幼之心,自不能已,願與好生者出而共之。
纏豆藤(即是毛豆藤,梗上纏繞細紅絲者是也。在八月採取,陰乾,以此藥為主,妙甚,一兩五錢),黑豆(三十粒),赤豆(七十粒),山楂肉(一兩),新升麻(七錢半),荊芥(五錢),防風(五錢),生地黃(一兩),川獨活(五錢),甘草(五錢),當歸(酒洗,五錢),赤芍(五錢),連翹(五錢半),黃連(五錢),桔梗(五錢),辰砂(水飛另研,一兩),牛旁子(炒,一兩),苦絲瓜(長五寸,留年,經霜者甚妙,燒灰存性,二個)
各為極細末,和勻,淨沙糖拌丸,李核大,每服一丸。濃煎甘草湯化下。其前項藥須預辦精料,遇春分、秋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修合,務在精誠。忌婦女、貓、犬見。合時向太陽祝藥曰:神仙真藥,體合自然,嬰兒吞服,天地齊年。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勅!一氣七遍。
凡初生小兒,口齦發牙根白黑,名曰馬牙,不能食乳。此與鵝口不同,少緩即不能救,多致夭殤。急用針縛筋,將白黑挑破出血。用好金墨磨薄荷湯,以手指碾母油發,蘸墨遍口擦之。勿令食乳。待睡一時,醒方與乳,再擦之即愈。
(牛黃抱龍丸),此屢服驗方,治一切急慢驚風及風熱風痰。用薄荷湯磨服一丸,兒小作二三次服。
牛膽南星(八錢),雄黃(一錢半),辰砂(一錢二分),鉤藤(一兩半),人參(一錢半),天竺黃(二錢半),茯苓(一錢半),牛黃(二分),麝香(五分)
為末服,將甘草四兩,銼細,用水二大碗,煎成膏一盞,入藥末內,丸如芡實大,金箔為衣,陰乾藏之,勿令泄氣,每近微火邊。
上附方有驗及人所服驗者,皆秘也,茲具開錄,以廣前方之所未備。蓋人之稟養不齊,病亦隨異,故方各有所宜,在人活變而用之耳。
萬靈膏
香油(四斤),槐,柳,桃,榴,椿,杏,楊(各二枚),兩頭尖,白芷,赤芍,大黃,人參,黃連,白芍,草烏,苦參,川芎,生地黃,川椒,胎髮,穿山甲,熟地黃,槐子,杏仁(各一兩),當歸(二兩),蓖麻(去皮,一百三十粒),巴豆(去皮,一百二十粒),黃柏(去皮,一兩),木鱉(去皮,五十個)
白話文:
養生總論
延年第一方
這是鎮江錢醫官流傳下來的方子。嬰兒出生後,臍帶脫落,將臍帶放在新瓦片上,用炭火在四周燒至煙快要熄滅,然後放在地上,用瓦器蓋住,使其乾燥,研磨成細末。另將硃砂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水飛過(淘洗去除雜質)。如果臍帶約重五錢,則用一二貝殼的乳汁調和,或用黃連甘草汁調和也行。將臍帶粉末和硃砂粉末調和成像砂糖一樣的狀態,塗抹在嬰兒的口中和乳頭上,一天內塗抹完畢。第二天,嬰兒大便排出污穢濁垢後,終身就不會有瘡疥和其他胎裡帶來的疾病,都能平安長大。
這是非常有效的妙法。如果在臍帶中看到有蟲,則應去除。
神效消毒保命丹
凡是未出過痘瘡的嬰兒,每逢春分、秋分時節,服用一丸,痘毒就能逐漸消解。如果服用一到二次,也能減少痘毒。如果連續服用三年,共六次,痘毒就能完全消除,必定能平安無事。此方十分珍貴,本不應該輕易傳授,但因慈愛幼童之心,實在無法自抑,願與愛護幼童之人分享。
配方:纏豆藤(即毛豆藤,梗上纏繞細紅絲者,八月採收陰乾,此藥為君藥,一兩五錢)、黑豆(三十粒)、赤豆(七十粒)、山楂肉(一兩)、升麻(七錢半)、荊芥(五錢)、防風(五錢)、生地黃(一兩)、川獨活(五錢)、甘草(五錢)、當歸(酒洗,五錢)、赤芍(五錢)、連翹(五錢半)、黃連(五錢)、桔梗(五錢)、硃砂(水飛另研,一兩)、牛蒡子(炒,一兩)、苦絲瓜(長五寸,留存一年,經霜者最佳,燒成灰,二個)
將所有藥材都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均勻,用淨沙糖拌成丸藥,大小如李核,每次服用一丸。用濃煎的甘草湯送服。前述藥材需提前準備好精良的材料,在春分、秋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日配製,務必誠心精製。忌諱婦女、貓、狗靠近。配製完成後,面向太陽祝禱藥物,說:「神仙真藥,體合自然,嬰兒吞服,天地齊年。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勅!」念七遍。
治療馬牙
凡初生嬰兒,牙齦上長出白黑相間的牙根,叫做馬牙,不能吃奶,這與鵝口瘡不同,稍有延誤就無法治療,多會導致夭折。應立即用針挑破白黑相間的牙根使其出血。用好的金墨研磨成薄荷湯,用手指碾壓母乳,沾上墨汁,遍塗嬰兒的口腔。不要讓嬰兒吃奶。待嬰兒睡著一段時間後醒來再餵奶,再擦拭一次即可痊癒。
牛黃抱龍丸
這是多次服用驗證有效的方子,治療一切急慢驚風及風熱風痰。用薄荷湯調服一丸,嬰兒年幼者可分二三次服用。
配方:牛膽南星(八錢)、雄黃(一錢半)、硃砂(一錢二分)、鉤藤(一兩半)、人參(一錢半)、天竺黃(二錢半)、茯苓(一錢半)、牛黃(二分)、麝香(五分)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取甘草四兩,切碎,用兩大碗水煎成一碗藥膏,加入藥粉,製成如芡實大小的丸藥,用金箔包裹,陰乾保存,避免受潮,應放在微溫處。
以上附錄的方子,都是經過驗證有效的,而且都是秘方,現在將其公開記載,以彌補方劑大全的不足。因為人體的稟賦和營養狀況各不相同,疾病也各有差異,所以方劑也各有其適應症,關鍵在於人們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萬靈膏
香油(四斤)、槐樹葉、柳樹葉、桃樹葉、石榴葉、椿樹葉、杏樹葉、楊樹葉(各二枚,葉子兩端尖的)、白芷、赤芍、大黃、人參、黃連、白芍、草烏、苦參、川芎、生地黃、川椒、胎髮、穿山甲、熟地黃、槐樹子、杏仁(各一兩)、當歸(二兩)、蓖麻(去皮,一百三十粒)、巴豆(去皮,一百二十粒)、黃柏(去皮,一兩)、木鱉子(去皮,五十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