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

《養生四要》~

回本書目錄

1. 卷之三

2. 法時第三

按《內經》曰: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王太僕注云:春食涼,夏食寒,以養於陽;秋食溫,冬食熱,以養於陰。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實,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閒逸,潛伏隱括,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

凡天地之氣,順則和,競則逆,故能致災咎也。所以古先哲王,立四時調神之法,春則夜臥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順其發陳之氣,逆則傷脾矣。夏則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氣得泄,以順其蕃秀之氣,逆則傷心矣。秋則早起,與雞俱興,收劍神氣,以順其容平之氣,逆則傷肺矣。冬則早臥晏起,必待日光,無泄皮膚,以順其閉藏之氣,逆則傷腎矣。

陰陽和則氣平,偏勝則乖,乖便不和,故春夏養陽也,濟之以陰,使陽氣不至於偏勝也;秋冬養陰也,濟之以陽,使陰氣不至於偏勝也。嘗觀孔子,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冬則狐貉之厚以居。公都子曰: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其法天時可見矣。

月令,春食麥與羊,夏食菽與雞,秋食麻與犬,冬食黍與彘者,以四時之食,各有所宜也。又春木旺,以膳膏香助胃;夏火旺,以膳膏腥助肺;秋金旺,以膳膏臊助肝;冬水旺,以膳膏羶助心。此所謂因其不勝而助之也。

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裁成輔相,以贊天地之化育,以左右民者。其見於經,在《易》之復,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安靜以養其陽,使之深潛固密而無所泄也。在《詩》之七月,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四之日其早獻羔祭韭,謂藏水發冰以節陽氣之盛,使厲氣不降,民不夭折也。

在《禮》月令冬至則君子齋戒,處必掩身,身欲寧,去聲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所定。在夏至,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操擾,止聲色,毋或進薄滋味,毋致和,節其嗜欲,定心氣,聖人之尤民如此。故逆天違時者不祥,縱欲敗度者有殃。

《禮》仲之月,春雷先發聲。先雷三日,奮木鐸以令兆民曰:雷先發聲,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肖,必有凶災。故孔子迅雷風烈必變,敬天之威也。凡夫婦同寢,如遇迅雷光電,驟風暴雨,日月薄蝕,即當整衣危坐待旦,不可心志蠱惑,敗度敗禮,不特生子不肖,亦今夭壽。

《禮》春夏教以禮樂,秋冬教以詩書,亦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之法也。蓋春生夏長,乃陽氣發泄之時,教以禮樂者,歌詠以養其性情,舞蹈以養其血脈,亦養陽之道也。秋冬收藏,乃陰氣收斂之時,教以詩書者,優遊以求之,涵詠以體之,亦養陰之道也。

《內經》云:「冬不按蹺,春不鼽衄。」夫按摩蹺引,乃方士養生之術。冬月固密之時,尚不可行以擾乎陽,使之極泄,則有春鼽衄之疾。況以酒為漿,以妄為常,水冰地坼,醉以入房,暴泄其陽者乎。斯人也,春不病溫,夏不病飧泄,秋不病瘧痎者,未之有也。

今人春月喜服過藥利數行,謂之春宣。蓋宣者布散之義,春月上升之氣,或因寒氣所折,鬱而不發,則宜用升陽之劑,或吐劑,以助其發生之令,故謂之宣。若無寒折之變,則宣劑亦不必服也。豈可下之,以犯養生之禁,以逆上升之氣也耶。此春行秋令,肝必受傷,至秋乃發病也。

人到春時,多生瘡疥者,此由冬月不能固密皮膚,使汗易泄,寒氣浸之,營血凝滯,至春發陳,變生瘡疥。宜加減升麻和氣飲主之。

升麻,葛根,赤芍,甘草,當歸,川芎,防風,白蒺藜(炒),荊芥,生地黃,何首烏(等分)

水盞半,煎八分,溫服。乾燥加酒、紅花、瓜蔞根。膿水不幹,加黃耆、白芷。

有人但到春來便生瘡者,此名風瘡。蓋肝者風木也,肝藏血,欲為膿血,此有宿毒,故年年發,非新病也。宜服消毒丸,外用灸法,則永不發矣。

烏梢蛇(乾者一條,用酒浸去皮骨,焙取末,一兩,酒留作糊為丸),胡麻(炒,一兩),苦參(酒浸,三兩),白蒺藜(炒),牛蒡子(炒,各一兩半)

共為細末,用浸蛇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送下,此方治梅瘡、癬及癩瘡極效。

灸風池二穴,曲池二穴,各灸三壯。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此四時之氣也。春雖溫多風,棉衣不可太薄。秋雖涼而寒將至,衣褐宜早漸加也。

曾晢云:暮春者,春服既成。《豳風》云:九月授衣。其順天時,修人事,故宜如此。

八風者,天之號令也。常以八節,太乙移宮之日,必有暴風雨應之。太乙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藝之宮,在坎正北,名大剛風。立春日移居天留,在艮東北,名凶風。春分移居倉門,在震正東,名嬰兒風。立夏移居陰樂,在巽東南,名弱風。夏至移居天宮,在離正南,名大弱風。

立秋移居玄委,在坤西南,名謀風。秋分移居倉果,在兌正西,名剛風。立冬移居新落,在乾西北,名折風。其風雨之應,或先或後,自其所居之方來,為正風,主生長萬物。自其所沖之方來,為虛邪,乃能傷人成病也。晝發民多病,夜發民少病。何以然?蓋夜民皆臥,故聖人避此虛風之邪,如避矢石,所以邪弗能害也。

四時之氣,如春風、夏暑、秋溫、冬寒,皆能傷人成病,不但八風也。君子慎之,起居有節,食色不傷,雖有賊風苛毒,不能傷也。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如木腐而蠹生,堤穴而水入。以身之虛,逢天之虛,又直上弦前、下弦後,月廓之空,重感於邪,謂之三虛。如是病者,微則篤,盛則死矣。

如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天地殺氣,非正令也。尤宜慎之,以免瘟疫之病。

凡大寒大熱,大風大霧,皆宜避之,不可恃其強健而不畏也。《詩》曰:畏天之威,於時保之。此之謂也。

人皆曰:夏月宜食寒,冬月宜食熱。殊不知太熱則傷胃,太寒則傷脾。夏月伏陰在內,如瓜、桃、冰之類,不可多食,恐秋生瘧痢之疾。冬月伏陽在內,如辛燥炙煿之物,不可多食,恐春目痛,秋生熱厥。所以古人四時節其飲食,適其寒溫,熱無灼灼,寒無滄滄也。

修養家嘗曰:火候。火者,純陽之陰氣也;候者,陰氣升降之候。曰火候者,謂陰氣之升降不可得見,觀於七十二候,斯可見矣。蓋欲於此求之,以一年為一月,朔後陽漸長,至望而極,望後陽漸消,至晦而極。又以一月為一日,子後一陽生,至巳而極,午後一陽消,至亥而極。

又以一日為一時,初初刻,陽之長也,至初四刻而極。正初刻,陽之消也,至正四刻而極。又以一時為一息,呼出陽之長也,吸入陽之消也。故天地之大,自其不變者觀之,只一息耳,自其變者而觀之,則流散無窮矣。

春月無暴寒冰雪,人有病熱者,勿誤作傷寒治之。此因冬傷於寒,至春發為溫病也。仲景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可見溫病則不惡寒而渴,傷寒則不渴而惡寒也,以此辨之。春溫病,宜用:

易老九味羌活湯

羌活,防風,蒼朮(各一錢半),川芎,白芷,生地黃,黃芩,甘草(各一錢),細辛(三分)

渴加知母,水煎服。此藥不犯禁忌,乃解利之神方也。

夏月有病,似外感而飧泄者,水穀不化,相雜而下,或腹痛,膿血稠黏,此由春傷於風,至夏病泄也。其水穀不化者,宜用良方神朮散:

蒼朮(二錢),川芎,藁本(各七分半),羌活(五分),炙甘草,細辛(各三分)

姜三片,水盞半,煎八分,要汗加蔥白。

如膿血稠黏者,用胃風湯:

人參,白茯苓,川芎,當歸,白芍,白朮(各等分),粟米(一撮)

水煎。

人於夏後,有病霍亂吐泄,此由內傷生冷得之,與上證不同,宜用六和湯主之:

人參,半夏,杏仁(微炒去皮尖),炙甘草,砂仁(各五錢),白茯苓,藿香,木瓜,白扁豆(炒,各二錢),厚朴(薑汁炒,一錢半),香薷(二錢),姜(三片)

水二盞,煎服。

人於夏月,日在烈日之中,奔走勞役得病,此動而得之,謂之中熱。宜豬苓湯合益元散服之:

香薷(一錢),白朮,炙甘草(各一錢),扁豆(炒,一錢),豬苓,澤瀉,白茯苓,厚朴(薑汁炒,各五分)

水煎,去渣入一元散二錢,調服。

益元散

白滑石(水飛過,六兩半),粉草(一兩)

共再篩籮勻聽用。

人於夏日,納涼於高堂廣廈之中得病者,此病靜而得之,謂之中暑。宜用清暑益氣湯主之:

升麻,黃耆,蒼朮(各一錢),神麯(炒),人參,白朮,陳皮(各五分),黃柏(炒),炙甘草,麥門冬(去心),歸身(各六分),葛根(三分),五味(九粒),澤瀉(五分),青皮(二分)

水煎服。仲景太陽中暍症,禁汗、下,溫針,無有治方,宜用此方。

孫真人制生脈散,令人夏月服之。東垣云:「夏月用生脈散,加黃耆、甘草,令人有力。」

人參,五味,麥門冬(等分),加黃耆,炙甘草

水煎,夏月時時代湯服之。

有人春末夏初頭痛,腳軟,飲食少,體熱者,名曰注夏。屬陰虛元氣不足病,宜用補中益氣湯,去柴胡、升麻,加炒黃柏、白芍。更早服大補陰丸,晏服參苓白朮丸,大效,方見下。

今人好事者,夏月用綠豆粉,以新薄荷葉蒸制,名玉露霜,時時食之,以解暑毒。不知薄荷乃新香發散之藥,多食令人虛汗不止。

秋月人多病瘧者,此因夏傷於暑得之。暑傷元氣,致秋為痎瘧也。痎者,久也,不可輕截,宜補中益氣湯主之:

黃耆,人參,炙甘草(各一錢),白朮,歸身,柴胡,升麻,陳皮(各五分),加乾薑,青皮(各五分)

水煎服。熱多加知母,寒多加桂枝,無汗去白朮加蒼朮。

秋月多痢疾者,此因夏月內傷生冷,至秋陽氣不降,乃結澀之物與濕熱之氣同墜下也。腹痛窘迫者,用加味小承氣湯主之。

枳實(一錢半),厚朴(薑汁炒,一錢半),大黃(酒煨,三錢),木香(五分),檳榔米(二錢半)

水煎服。腹痛當止,止則積去矣,窘迫減則熱除矣。宜用加味白芍藥湯和之,以平為期。

白芍(一錢),人參,當歸,黃連(酒炒),黃芩(酒炒),陳皮(各五分),木香,檳榔,炙甘草(各三分)

水煎,食後服。

冬月有病咳嗽者,此因秋傷於濕得之,宜:

參蘇飲

蘇葉(五分),葛根,陳皮(去白),前胡(各七分半),人參,半夏(制),白茯苓(各四分),枳殼,桔梗(各三分),甘草(二分),烏梅(洗去核,一個),生薑(三片),棗(三枚)

水煎,食後服。

大法:春宜吐,夏宜發汗,秋冬宜下。此教人治病者,不可犯時禁也。設遇可吐、可汗、可下之證,雖犯時禁,亦為之。所謂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也。若無病之人,春與吐,夏與發汗,秋冬與下,此誅伐無過,所謂大惑也。

春宜吐者,順其上升之氣也。人之胸中,覺有痰積,不得不吐者,宜用二陳湯加升麻、防風、桔梗,水煎成湯,向無風處,先以軟布束勒臍腹,然後服藥,少頃,以鵝翎探吐之。可以去病,且不壞人元氣。

按子產論晉侯之疾,曰:君子有四時之調攝,朝以聽政,晝以訪問,夕則靜坐,夜則安身,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壅閉湫底,以露其體。茲心不爽而昏亂百度。今無乃壹之,則生疾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