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四要》~ 卷之一 (2)
卷之一 (2)
1. 寡欲第一
熟地黃(制,四兩),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各二兩),山藥(一兩半),丹皮(去心),白茯苓(各一兩),五味,桂心(各五錢),人參(七錢)
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溫酒下。
男子夢交而泄精,女子夢交而成孕;或有淫氣相感,妖魅為祟,神志昏惑,魂魄飛揚,日久不愈,如顛如狂,乃召巫覡以逐之,抑末矣。苟非得道,如許旌陽薩守堅者,必不能驅治之也。惟務誠子螢火丸,方可除也。
上三條,皆不能清心寡慾之病。
螢火丸,主闢疾病,瘟疫惡氣,百鬼邪祟,五兵盜賊。
螢火,鬼箭(削取皮羽),白蒺藜(各一兩),雄黃,雌黃(各二兩),礬石(枯,二兩),羚羊角,煅灶灰(各一兩半),鐵錘柄(入鐵處燒焦,一兩半)
為末,以雞子黃及丹雄雞頭一個,毛無間色者,搗和為丸,如杏仁大,樣做作三角,以絳囊盛之,帶在左臂,或掛在戶上,若從軍者繫於腰中,勿離其身。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寡之者,節之也,非若佛老之徒,棄人倫,滅生理也。構精者,所以續綱常也。寡欲者,所以養性命也。予常集《廣嗣紀要》,一修德,二寡欲。然則寡欲者,其延齡廣嗣之大要乎。予嘗讀《易》,澤上有水曰節。滿而不溢,中雖悅慕,若險在前,心常恐陷,節之時,義大矣哉。
若或反之,水在澤下,則以漸滲,泄其涸也,可立而待矣。困於坎中,猶有悅心,困而又困,雖有盧扁,不可治也。生,人所欲也,所欲復有甚於生者乎?死,人所惡也,所惡復有甚於死者乎?惟其溺於聲色之中,蠱惑狂悖,由是而生有不用也,由是而死有不闢也。詩云:「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此之謂也。
有人於此,嘗語人曰:欲不可縱,縱欲成災,樂不可極,樂極生哀。可謂知養生矣。至於暗居獨處之時,目有所接,心火焰起,雖有災害,亦莫之顧。故曰寡欲,只在謹獨。
今之養生者曰:心,神之主也,腎者,精之府也,脾者,穀氣之本也。三者交養,可以長生。苟神太煩則困,精太用則竭,谷太傷則減,雖有補益之功,不能勝其旦暮之牿矣。廣成子曰:服藥千朝,不如獨宿一宵。誠哉是言也。
今指利刃語人曰:是可蹈乎?曰:不可。指鴆毒語人曰:是可咽乎?曰:不可。因語人曰:佳麗之色,利於刃也;膏粱之味,毒於鴆也。遠而疏之,不可狎也,則群笑而起。一朝病生,迎醫治之,貺以百金不愛也。噫,曲突徒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其此之謂也。
夫男子十六而精通,至六十四歲而精竭。女子十四而經行,至四十九歲而經斷。初生之時,形體雖具,精血猶未生也,必待乳哺之養,水穀之氣,日生月長。男子十六而精始溢,女子十四而血乃瀉,成之何其難也。男子八八而精竭,女子七七而血盡,敗之何其易耶。夫以十年所生之精血,尚不滿於百半之用。
白話文:
寡欲第一
熟地黃(炮製過的,四兩)、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各二兩)、山藥(一兩半)、丹皮(去掉心)、白茯苓(各一兩)、五味子、桂心(各五錢)、人參(七錢),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飯前溫酒送服。
男子夢遺而泄精,女子夢交而懷孕;或者因為淫邪之氣感染,妖魔鬼魅作祟,導致神志不清,魂魄不寧,日久不愈,行為如痴如狂,於是便求助巫師驅邪,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除非是像旌陽薩守堅那樣得道高人,否則根本無法有效治療。只有服用「螢火丸」才能根治。
以上三種情況,都不能解決心神不寧、貪慾過盛的根本問題。
螢火丸,主要功效是預防疾病、瘟疫、惡氣、百鬼邪祟以及盜賊侵害。
配方:螢火蟲(削去翅膀和羽毛)、鬼箭羽(削取皮羽)、白蒺藜(各一兩)、雄黃、雌黃(各二兩)、枯礬(二兩)、羚羊角、煅燒過的灶灰(各一兩半)、鐵錘柄(錘頭接觸鐵的部分燒焦,一兩半)。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再加入雞蛋黃和一隻沒有雜色毛的雄雞雞頭,搗爛混合,製成杏仁大小、三角形的丸藥,用紅色布袋盛裝,佩戴在左臂上,或掛在門上,軍人則繫在腰間,不可離身。
孟子說:「修養身心,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寡慾。」寡慾,是指節制慾望,並不是像佛教或道家那樣,摒棄人倫,泯滅生理機能。構精育子,是為了延續倫理綱常;寡慾節欲,是為了養護性命。我常常參考《廣嗣紀要》,強調一修德,二寡欲。所以說,寡慾是延年益壽、繁衍後代的重要關鍵。我曾經讀過《易經》,上面說:「澤上有水,稱為節制。」水滿而不溢,心中雖然有所嚮往,但如同前面有險阻,心中常懷戒懼,懂得節制,義理重大啊!
反之,如果水在澤下,就會逐漸滲漏乾涸,很快就會枯竭。困在坎坷之中,尚且還有喜悅之心,但困頓再困頓,即使是扁鵲再世,也無力回天了。生命,是人人都想要的,還有什麼比生命更渴望的呢?死亡,是人人都厭惡的,還有什麼比死亡更讓人憎惡的呢?正因為沉溺於聲色享樂之中,迷惑狂妄,因此會導致生時無所作為,死後也無法超脫。詩經說:「士人啊,行為過度,沒有節制,損害自己的德行。」就是這個道理。
有人曾經說過:慾望不可放縱,放縱慾望就會招致災禍;快樂不可過度,快樂過度就會帶來悲傷。這真是懂得養生之道啊!即使是在獨處的時候,眼睛所見,心中慾火燃起,即使有災禍臨頭,也毫不在意。所以說寡慾,關鍵在於謹慎獨處。
現在的養生之道說:心是神明的居所,腎是精氣的倉庫,脾是營養的根本。三者相互滋養,就可以長生不老。如果神思過度勞累就會疲憊,精氣過度消耗就會枯竭,營養過度損傷就會減少,即使有補益的藥物,也無法抵擋日夜的損耗。廣成子說:服用藥物千日,不如獨處一夜。這話真是千真萬確啊!
現在拿著鋒利的刀子問人說:這能踩嗎?回答說:不能。拿著毒藥問人說:這能喝嗎?回答說:不能。於是又問人說:美女的姿色,如同刀刃一樣危險;山珍海味的美味,如同毒藥一樣有害。遠離它們,不要親近,這時人們會一起嘲笑。一旦生病了,就請醫生治療,花費百金也不吝嗇。唉,預防勝於治療沒有人感激,等到焦頭爛額了才求醫,這就是這個道理。
男子十六歲精氣開始充盈,到六十四歲精氣就衰竭了。女子十四歲開始月經,到四十九歲月經就停止了。剛出生時,雖然身體器官俱全,但精血還沒有生成,必須依靠哺乳的營養和水穀之氣,日積月累才能成長。男子十六歲精氣開始充盈,女子十四歲血氣開始旺盛,這是多麼不容易啊!男子八八六十四歲精氣衰竭,女子七七四十九歲血氣衰竭,衰敗是多麼容易啊!用十年所生成的精血,還不足以應付一生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