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月覽》~ 卷下 (7)
卷下 (7)
1. 十一月
十一月十日,十一日拔白永不生。(《四時纂要》)
十一月十一日不可沐浴,仙家大忌。(同上。並《雲笈七籤》。又按《千金月令》云十一日宜沐浴。)
十一月十一日取枸杞菜煮作湯沐浴,令人光澤,不病不老。(《雲笈七籤》)
十一月十五日過夜半時沐浴,令人不憂畏。(同上)
十一月十六日沐浴,吉。(《四時纂要》)
十一月勿食龜鱉,令人水病。(同上)
十一月勿食陳脯。(同上。又按《千金方》云,十一月勿食經夏臭脯,成水病、頭眩、陰痿。)
十一月勿食鴛鴦,令人噁心。(同上)
十一月勿食生菜,令人發宿疾。(同上)
十一月勿食生薤,令人多涕唾。(《千金方》)
十一月勿食鼠肉、燕肉,損人神氣。(同上)
十一月食獐肉,動氣。(《本草》)
十一月勿食蝦蚌著甲之物。(同上)
十一月陰陽爭,冬至前後各五日別寢。(《四時纂要》)
十一月取章陸根淨洗,粗切長二寸許,勿令中風也。絹囊盡盛,懸屋北六十日陰燥為末,以方寸匕水服之,旦先食服。十日見鬼,六十日使鬼取金銀寶物、作屋舍,隨意所欲,八十日見千里,百日身飛行,登風履云,腸化為筋,久服成仙矣。(《雲笈七籤》)
仲冬勿以炎火炙腹背;勿食蝟肉,傷人魂;勿食焙肉,宜減咸增苦,以助其神氣;勿食螺蚌蟹鱉等物,損人志氣,長屍蟲;勿食經夏黍米中脯臘,食之成水癖疾。(同上)
仲冬腎氣正王,心肺衰,宜助肺安神,補理脾胃,無乖其時,勿暴溫暖,切慎東南賊邪之風犯之,令人多汗,面腫腰脊強痛,四肢不通。(同上)
十一月之節可以餌補藥,不可以餌大熱之藥,宜早食進宿熟之肉。(《千金月令》)
共工氏有不才子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故冬至日以赤小豆粥厭之。(《四時纂要》)
冬至日鑽燧取火,可去溫病。(《續漢書禮儀志》)
冬至日陽氣歸內,腹中熱物入胃易消化。(《養生要集》)
冬至日勿多言,一陽方生不可大用。(《瑣碎錄》)
每冬至日,於北壁下厚鋪草而臥,云受元氣。(《千金方》)
冬至日取胡蘆盛蔥汁、根、莖埋於庭中,到夏至發之,盡為水,以漬金、玉、銀、青石各三分自消矣。曝令乾,如飴可休,良久服,神仙,名曰神仙消金玉漿,又曰金漿。(《三洞要錄》)
仲冬之月日短,至陰陽爭諸生蕩,君子齋戒,處心掩身,身欲寧,去聲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靜,以待陰陽之定。(《禮記》)
白話文:
十一月十日與十一日這兩天,如果進行拔白髮的行為,據說白髮將永遠不再生長。
十一月十一日不宜沐浴,這是仙家特別禁忌的日子。
但也有另一種說法,《千金月令》認為十一月十一日是適合沐浴的日子。
十一月十一日,如果使用枸杞菜熬煮的湯來沐浴,能使皮膚光澤,身體健康,延緩衰老。
十一月十五日過了半夜再沐浴,能讓人不再有憂慮和恐懼。
十一月十六日沐浴,會帶來好運。
十一月應避免食用龜鱉,可能會引發水腫病。
十一月不宜食用陳年肉脯。
十一月不宜食用鴛鴦,可能會引起噁心。
十一月不宜食用生菜,可能會觸發舊疾。
十一月不宜食用生薤,可能會使人產生過多的口水和鼻涕。
十一月不宜食用鼠肉和燕肉,會損害人的精神。
十一月食用獐肉,可能會影響健康。
十一月不宜食用蝦蚌等帶殼的海鮮。
十一月在冬至前後各五日,夫妻應該分房睡覺,以免陰陽衝突。
十一月可以採收章陸根,清洗乾淨後切成約兩寸長,不要讓它們受風。用絲綢袋裝滿,掛在房子北側,經過六十天陰涼乾燥後磨成粉,每天早上空腹服用,持續服用可以看到各種神奇的效果。
在冬季中旬,應避免用烈火烤背部;不要吃刺蝟肉,會傷害靈魂;不要吃烘焙的肉類,應減少鹽份,增加苦味食物,以滋補精神;不要吃螺、蚌、蟹、鱉等,會損害意志,滋生屍蟲;不要吃夏天存放的黍米和肉乾,會形成水腫。
冬季中旬,腎臟功能旺盛,心肺功能減弱,應滋補肺部,安撫精神,調理脾胃,遵循季節變化,避免突然的溫暖,小心東南風的侵害,否則會導致多汗、面部腫脹、腰脊僵硬疼痛,四肢麻木。
十一月節氣期間,可以適量服用補藥,但不宜服用大熱的藥物,宜早些食用已烹煮過的肉類。
共工氏有一個不成材的兒子在冬至那天死去,變成了瘟疫鬼,害怕紅豆,所以冬至那天會用紅豆粥來驅逐他。
冬至那天鑽木取火,可以預防溫熱疾病。
冬至那天,陽氣回歸內臟,熱的食物進入胃中更容易消化。
冬至那天不宜多說話,因為陽氣剛剛生發,不能過度使用。
冬至那天,在北牆下鋪上厚厚的草,躺下,據說可以吸收元氣。
冬至那天,可以用葫蘆裝蔥汁、根、莖埋在庭院中,到了夏至時取出,會發現已經全部變成水,可以用來浸泡金、銀、玉、青石,使其自行溶解。曬乾後,像糖一樣可以保存很久,長期服用可以成仙,被稱為神仙消金玉漿,又叫金漿。
冬季中旬,白天時間較短,是陰陽交戰的時期,君子應當清心寡慾,保持身體平靜,遠離聲色,抑制慾望,安撫身心,事務宜靜,等待陰陽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