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丹方匯編》~ 附刊丹方補遺序
附刊丹方補遺序
1. 附刊丹方補遺序
余聞之:古人君子,出則為良相,處則為良醫。又曰:「一介之士,苟存心於利物,於人必有所濟。」嗟乎!良相其難矣,良醫豈易?易哉!夫羲農肇技於黃軒、扁盧;精能於白髮、膏肓、督任之中,神其術而為良者,青年朱李由此選也。余不敏,少所指授,弗能為良醫。竊意濟人利物之事,隨可行。
居當與四方君子咨諏藥石,又嘗周歷吳越諸邦所在,延訪古先名手,醫方若干,匯為一冊。試之輒效,用之通神,私竊自喜,藉此可以利物濟人矣。比年秋,謀付梓人,流之於世。適新安俞君曉園重刻《經驗丹方類編》。余既重樂此書之大有利濟於人物也。余正重樂此書之適相浹恰於鄙里也。
爰揀生平編集奇方一冊,附刊於後。夫故未敢妄附於為良之列,亦用自托於一介存心之意云爾。
乾隆十七年壬申秋九日金溪周郎鶴仙氏謹書於金陵光霽書室
白話文:
我聽說:古代的君子,出仕就能成為賢明的宰相,隱居就能成為高明的醫生。又說:「即使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如果心中存有利益萬物的想法,對別人一定有所幫助。」唉!賢明的宰相很難當,高明的醫生難道容易嗎?其實也不容易啊!遠古的伏羲、神農開始有了醫術,傳到黃帝、軒轅,再到扁鵲、盧醫,他們能精通於白髮、膏肓、督脈、任脈等部位的疾病,將醫術發揮到極致而成為良醫,像青年朱震亨、李杲這些人就是這樣選拔出來的。我不聰明,從小沒有受到很好的醫術教導,不能成為良醫。但我認為幫助他人、利益萬物的事情,可以隨時去做。
平常我會跟各地的賢達請教醫藥知識,也曾走遍吳地、越地等各地,拜訪古代的名醫,收集了不少醫方,整理成一本書。這些醫方,試用起來都很有效,運用起來也能達到神奇的效果,我私底下感到非常高興,覺得可以藉此幫助他人、利益萬物了。近年秋天,我打算把這本書交付印刷,流傳於世。剛好新安的俞曉園先生重新刊刻了《經驗丹方類編》。我非常樂見這本書能大大幫助民眾,也樂見這本書很適合我這裡的狀況。
所以我將我平生收集的奇方輯成一冊,附在後面刊行。我不敢自稱是良醫,只希望藉此表達我身為一個微小的人,仍然抱持著利益他人的心意而已。
乾隆十七年壬申年秋九日,金溪周郎鶴仙在金陵光霽書室謹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