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峻

《經驗丹方匯編》~ 貿藥辨真假

回本書目錄

貿藥辨真假

1. 貿藥辨真假

(凡藥必選原枝,看切方妙;若現成切片者,恐真偽高下難辨)

醫藥貿易,多在市家辨認未精,差錯難免。諺云:「賣藥者雙眸;用藥者隻眼;服藥者盲瞽。」非虛語也。許多欺罔百般巧詐,明者竟叱其非,暗者甘受其侮。本資治病,反致殺人。雖上天責報於冥冥,然倉卒不能察實,或誤歸咎於用藥者之錯,亦常有也。但惻隱皆所固有,市家豈獨無情?皆因人畏價昂貨真,實有眼不識世藥;物賤價廉,反接踵相售,是以偽稀多充,不顧罪積也。今峻歷遭其禍,目擊心傷。

辨真察類,將親所試驗者,略舉數端,考正於後。此誠生死攸關緊要,非比小節尋常。務要考究精詳,辨其形色,察嘗氣味,真偽了明,修制治療,庶免乖違,寧出高價,毋為自欺。

人參,短壯堅實,圓而光潤力全。今假者遍行,不可不察。但切開有心,味雖甜,收口略苦,津反凋膩,不如真者生津,其色帶呆,余者無二。今人買通賣婆,詐稱鄉宦帶剩;或央親及親詐稱病後遺多,俱當細察。

阿膠,真者明徹如冰,味甜,全不焦苦,世上甚少。竟勸勿服假者,或帶綠、或焦苦、或帶臭氣,皆系牛膠墨煎成,損胃傷脾。更有雜用賤藥煎成,或枯燥、或柔倿、或味香,有砂黑、漆色、帶綠光,俱假。目今時醫,動必用阿膠、秋石等藥。然後設計,借名親友珍藏,代買取利,害人不淺。遇此切不可信。

淡秋石,輕鬆入口即烊者真;稍帶硬者,必充。小粉石膏忌服,自制。辨正。

咸秋石,雪亮者真。

紫金錠,店中亦有真者,但內麝香甚貴,少以加入。須嘗口中香竄,麝入觸鼻者真;香緩者無效。

犀角,明亮氣香者真。今多牛角做充,不香或帶氣味可辨。

龍骨,紋細、五色、舐竟黏舌者佳。青黑勿用。

膽星,必牛臊氣暈,苦異常,黃黑明亮,堅倿者真。今多用豬膽假造誤人,或枯乾、或黑軟,⿰扌息不明潤,可辨。

牛黃,要嫩黃、輕虛、重疊可揭,氣息微香,摩指甲竟透者真。

龜膠,或黃色帶臭氣者假。

麝香,味辛,手指捻去松者真;倿如丸者假。原個要皮薄、帶黃毛少、飽滿而軟真;皮黑厚、硬毛多、味淡者假。

冰片,如梅花細瓣輕潔微白,氣甚燻人者真;若質重如砂細碎者假。其片要厚薄不等;若做成光圓者假。

熊膽,偽者甚多。但取一粟米大滴入水中若線不散者真。或以米粒大點水中,運轉如飛者良,緩者假也。

虎脛骨,黃白可服。稍帶黑色乃藥傷,大毒。忌服。要長、帶扁者真;若帶圓,脊駝缺陷不平如三角樣者假。

羚羊角,須看角彎中尖細,有掛痕者真;或耳邊聽之集集有聲者良。其疏漫無痕,枯老者假也。

鹿茸,要如琥珀色,三、四、五寸長,肉飽滿者力全;太長或枯黑無用,恐是麋茸;太細短又嫩,恐是毛茸。

滴乳石,必要如雪冬淋糖,長五、六寸,明亮中空,色白者真;若乳突出而不如淋糖長者假。

翠膽礬,成塊如雞卵大、顏色青碧如琉璃、擊碎縱橫解皆成疊方真。今市多以青礬用醋揉,假充宜辨。

雲母,要白澤、作片成層可折、通透輕浮者真。

陽起石,要明亮如鷺鷥毛者真。

琥珀,要如血色熟透,於布下拭吸得芥子者真。

硃砂,有以雄黃充入,宜細看。

蛤蚧,有花斑起發光亮者真。以四腳蛙充者,當辨。

花蕊石,打開有花白斑點者真,無者假。

輕粉,明如雪片,粒粒槍⿱𥫗⿰氵𠤭起者真;色暗粒細,無槍𥭎者假。

蟾酥,舐舌上甜麻揭舌者真;不麻者假。

沉香,油潤,切如黃蠟者真;今賣黑色如牛角樣者假,忌用。

母丁香,如棗核大者真;如細釘者少效。

木香,多有用青木香欺人,宜辨。要堅硬形如枯骨、苦口黏牙者真。青木香細小。

蘇合油香,只用如膏油赤色無滓、香極芬烈、塗上手背香透手心,或如黏膠者真。

陳皮,凡使勿用乳柑皮,皺子皮忌服。今市家多用充入,誤人,不可不辨。真橘皮紋細,色紅而薄,內多筋脈,其味苦辛香為真。柑子皮紋粗,色黃而厚,內多白膜,其味反甜而辛,無效。柚子皮其味甜多辛,少最厚而虛,其紋更粗,色黃,內多膜無筋,性冷害人,忌服。

川貝,味甜輕鬆者真,質硬味苦者假。

白朮,味甜、枝苗極細,根多雖葉有跡方是野術,有效,賣者多種。味淡或苦、枝苗粗大光沃無力,勿服。

地黃,皮老瘩疙堅實、菊花心者佳;光潤者土種雖大無效。

蘇子,假充甚多。需帶青草香氣者真。

雲茯苓,堅硬,切片光亮玉色者真,白而鬆者土出無效。

羌獨活,紫色節密為羌,黃色成塊為獨。

黃耆,直如箭桿、柔軟如綿、肉白心黃、味甜者佳。

血竭,敲斷如鏡光亮,取摩指甲紅透方妙。

川續斷,要如雞腳節,節斷皮黃皺者方真。

巴戟,要中心紫而鮮潔者為真。

乳香,透明如滴乳頭者良。有用松香假充,須察。

阿魏,切開五色,柔軟者真;太軟如泥者假。

川芎,形擇重實潔白為良。油者勿用。

桂枝,味辛甜香竄者真,味淡者無用。

川連,類鷹爪連珠,根毛細密,有菊花黃心者真;若皮色太黃,或毛粗而疏,或頭尾等粗實心者俱忌服。

白豆蔻,味辛香入口暈涼真;草蔻充者味不暈涼,可辨。

棗仁,粒粗胞滿,色紫佳;細扁,色淡者無用。

首烏,有做成大者置地中,年餘即生成;但皮嫩有筋,可辨。

啞片,假者甚多。要柔軟必帶青香者真。

附子,頂平,肉如鐵色,滋潤者佳。西附子肉乾白大而無力。

三七,味甜,以末投豬血中,血化為水者真。

漆,濕者以物蘸起,細而不斷,斷而急收塗竹木上速乾者佳。

山茹菇,根鬚多者真;根少者假。

香薷,直長香烈者真;細短不香者是土出,食之腹痛,忌用。

藿香,味辛香烈者真;不香者假,忌用。

懷山藥,堅實細白者真;大而空松者假。

沙蒺藜,黑色粒粗者真;青色粒細者假。

肉桂,紫潤味甜、甚辛香烈人者真。今多假者,色紫油潤可觀,切片有細花白點、不甚辛香者忌服。

白話文:

【辨識藥材真偽】 對於所有藥材,我們應優先選擇原枝,以便觀察其切割方式與品質。然而,市面上已預先切好的藥片,往往讓我們難以判斷其真實價值。

在醫藥交易中,商家往往對藥材品質辨識不夠精確,導致錯誤頻出。有句諺語說:「賣藥的人有雙眼,用藥的人只剩一眼,服藥的人則完全瞎眼。」這並非誇張。許多不肖商人利用各種手段欺騙消費者,聰明的人會立即發現問題,而無知的人則任由自己被欺負。原本用來治病的藥材,反而可能成為害人的工具。儘管上天最終會懲罰這些惡行,但在現實中,我們往往無法立即察覺真相,有時甚至將責任歸咎於用藥者本身的錯誤,這種情況並不罕見。然而,同情之心人人皆有,商家也不例外。之所以會出現大量偽劣藥材,主要是因為人們害怕價格高昂的真品,又缺乏辨識能力;相反,便宜的藥材反而更受歡迎,因此偽藥充斥市場,商家為了獲利,不惜冒著積累罪孽的風險。我親身經歷過這種災難,深感痛心。

為了辨別藥材真偽,我將根據個人經驗,舉出幾個例子進行考證。這是一件生死攸關的大事,不容忽視。我們必須深入研究,仔細觀察藥材的形狀和顏色,品嚐其氣味,確保真偽分明。只有這樣,才能在製備和治療過程中避免偏差,即使付出更高代價,也不要自我欺騙。

以人參為例,真正的優質人參短壯堅實,外觀圓潤光澤,富含能量。然而,市面上充斥著大量偽造人參,我們不得不提高警惕。切開人參後,如果發現有心,雖然味道甘甜,但收口略帶苦澀,口感偏幹,與真品的生津效果不同,且顏色較為呆板,其他特徵與真品相似。現在,有些商販會通過買通中間人,聲稱是官員剩餘的貨物;或者假借親朋好友之名,聲稱病後留下大量藥材,我們都應該細心辨別。

對於阿膠,真正優質的阿膠清澈如冰,味道甘甜,完全沒有焦苦味,在市面上非常罕見。我強烈建議不要服用假冒的阿膠,因為它們可能呈現綠色、焦苦味、或有異味,這些通常是用牛膠和墨汁熬製而成,會損害胃部和脾臟。更糟糕的是,有些商家會使用廉價藥材熬製,這些阿膠可能乾燥、柔軟、香氣濃鬱,顏色可能是砂黑、漆色或帶有綠光,這些都是偽造品。當今的醫生在開藥時,經常會推薦阿膠和秋石等藥材。之後,他們會設計各種策略,聲稱是親朋好友珍藏的藥材,代購以獲取利潤,這種行為對患者造成的傷害極大。遇到這種情況,我們絕不能輕信。

淡秋石,輕鬆入口即溶的纔是真品;稍微硬一些的,很有可能是假冒的。小粉石膏不宜服用,請自行辨別。鹹秋石,雪白明亮的纔是真品。

紫金錠,藥店裡也有真品,但其中的麝香非常昂貴,所以含量很少。只有品嚐後能感受到麝香在口中散發的香氣,並且能刺激鼻腔的纔是真品;香氣緩慢的則無效。

犀角,明亮且散發香氣的纔是真品。現在市面上多數是用牛角冒充,沒有香氣或有異味可以辨認。

龍骨,紋理細緻、色彩豐富、舔嘗後能黏住舌頭的纔是佳品。青黑色的不建議使用。

膽星,必須散發牛臊氣味,味道異常苦澀,色澤黃黑明亮,質地堅硬的纔是真品。現在市面上多數用豬膽冒充,誤導他人,或乾燥、軟弱無力,色澤不明亮,可以辨認。

牛黃,應選擇嫩黃色、質地輕盈、層層疊疊可以揭開,散發微香,摩擦指甲後能穿透的纔是真品。

龜膠,如果呈黃色且帶有異味的,則為偽造。

麝香,味道辛辣,用手指捻開後能輕鬆分離的纔是真品;若像丸子一樣堅硬的則為偽造。整個麝香應選擇皮薄、黃毛少、飽滿且柔軟的真品;皮黑厚、硬毛多、味道淡的則為偽造。

冰片,形狀如梅花花瓣,輕盈潔白,散發濃烈氣味的纔是真品;若質地沉重、像砂石一樣細碎的則為偽造。冰片應厚薄不均;若製作成光滑圓形的則為偽造。

熊膽,偽造品非常多。只需取一小粒放入水中,若呈線狀且不會散開的纔是真品。或將米粒大小的熊膽點入水中,若能在水中迅速旋轉的則為佳品,反之則為偽造。

虎脛骨,黃白色可服用。稍微帶有黑色的則是藥材損傷所致,毒性極大,不建議服用。選擇長而扁平的纔是真品;若帶有圓形、駝背或有缺陷不平整,形狀像三角形的則為偽造。

羚羊角,應觀察角彎中尖細,有刮痕的纔是真品;或在耳邊聆聽,若有清晰聲音的則為佳品。若表面光滑無痕,枯萎老化的則為偽造。

鹿茸,應選擇琥珀色,長度在三至五寸之間,肉質飽滿的纔是佳品;過長或枯萎黑色的則無效,可能是麋鹿茸;過細短且嫩的可能是幼鹿茸。

滴乳石,必須像雪一樣純淨,形狀似冬淋糖,長度約五至六寸,中空明亮,色澤純白的纔是真品;若乳狀突出但不像淋糖那麼長的則為偽造。

翠膽礬,形狀如雞蛋大小,色澤青綠如琉璃,擊碎後沿著裂縫呈現方形層次的纔是真品。現在市面上多數用青礬加醋揉製,應加以辨別。

雲母,應選擇色澤潔白、形狀呈片狀層次分明、可輕易折疊、透明輕盈的纔是真品。

陽起石,應選擇明亮如鷺鷥羽毛的纔是真品。

琥珀,應選擇血色熟透,擦拭後能吸附芥子的纔是真品。

硃砂,有些商販會用雄黃冒充,應仔細辨別。

蛤蚧,應選擇有花斑、起發光亮的纔是真品。若用四腳蛙冒充,應加以辨別。

花蕊石,打開後有花白斑點的纔是真品,無斑點的則為偽造。

輕粉,形狀如雪花,顆粒銳利、突起的纔是真品;色澤暗淡、顆粒細小、無銳利感的則為偽造。

蟾酥,舔嘗後舌頭感到甜麻並能揭開的纔是真品;若無麻感的則為偽造。

沉香,油潤,切開後像黃蠟的纔是真品;現在市面上多數是黑色如牛角的偽造品,不建議使用。

母丁香,形狀如棗核大的纔是真品;形狀如細釘的則效果較差。

木香,有些商販會用青木香欺騙消費者,應加以辨別。應選擇堅硬、形狀如枯骨、苦口黏牙的纔是真品。青木香形狀細小。

蘇合油香,應選擇像膏油、赤色無渣滓、香氣濃烈、塗抹於手背後香氣能穿透手心,或像黏膠的纔是真品。

陳皮,使用時勿使用乳柑皮,皺紋皮忌服。現在市面上多數用偽造品混入,誤導消費者,我們不能不加以辨別。真正的橘皮紋路細緻,色澤紅潤且薄,內部有多條筋脈,味道苦辛香為真品。柑子皮紋路粗大,色澤黃且厚,內部多為白色薄膜,味道甜而辛,無效。柚子皮味道甜且辛,厚度最大,紋路更粗,色澤黃,內部多為薄膜無筋脈,性質寒涼,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忌服。

川貝,味道甘甜、質地輕盈的纔是真品,質地堅硬、味道苦澀的則為偽造。

白朮,味道甘甜、枝葉細小,根部多有葉痕的纔是野生白朮,效果顯著,賣家多為人工栽培。味道平淡或苦澀、枝葉粗大、外表光澤無力的,不建議服用。

地黃,表皮老皺、堅實、有菊花心的纔是佳品;外表光潤的則是土種,雖大卻無效。

蘇子,偽造品非常多。應選擇帶有青草香氣的纔是真品。

雲茯苓,堅硬,切片後色澤如玉、明亮的纔是真品;色澤白且鬆軟的則是土產,無效。

羌獨活,紫色且節點密集的是羌,黃色且呈塊狀的是獨。

黃耆,直如箭桿、柔軟如綿、肉質白心黃、味道甘甜的纔是佳品。

血竭,敲斷後像鏡面一樣光亮,取一部分摩擦指甲後能透紅的纔是妙品。

川續斷,應選擇像雞腳節、節點斷裂、皮黃皺的纔是真品。

巴戟,應選擇中心呈紫色且鮮潔的纔是真品。

乳香,透明如滴乳頭的纔是佳品。有些商販會用松香冒充,應加以辨別。

阿魏,切開後呈現五色、質地柔軟的纔是真品;過於柔軟如泥的則為偽造。

川芎,形狀選擇重實潔白的纔是佳品。油性大的不建議使用。

桂枝,味道辛辣、香氣濃烈的纔是真品;味道平淡的則無效。

川連,形狀類似鷹爪連珠,根部細毛密佈,有菊花黃心的纔是真品;若皮色過黃、毛粗且疏、頭尾等粗實心的則忌服。

白豆蔻,味道辛辣、香氣濃烈、入口後能感到涼爽的纔是真品;若用草蔻冒充,味道不涼爽,可辨別。

棗仁,粒大、飽滿、色澤紫紅的纔是佳品;粒小、扁平、色澤淡的則無效。

首烏,有人將其做大後埋入土中,一年後會自然生長;但皮質嫩、有筋脈的可以辨別。

啞片,應選擇柔軟、帶有青香的纔是真品。

附子,頂部平坦,肉質如鐵色、滋潤的纔是佳品。西附子肉質乾燥、色白大而無力。

三七,味道甘甜,將粉末投入豬血中,能使血液化為水的纔是真品。

漆,濕潤時,用物品蘸取後,細長不斷、斷後能迅速收縮、塗抹在竹木上能快速乾燥的纔是佳品。

山茹菇,根部鬚多的纔是真品;根部少的則為偽造。

香薷,直立生長、香氣濃烈的纔是真品;細短無香的則是土產,食用後會引起腹痛,忌服。

藿香,味道辛辣、香氣濃烈的纔是真品;無香氣的則為偽造,忌服。

懷山藥,堅實細白的纔是真品;大而空鬆的則為偽造。

沙蒺藜,黑色、粒大、粗壯的纔是真品;青色、粒小、細長的則為偽造。

肉桂,色澤紫紅、味道甘甜、香氣濃烈的纔是真品。現在市面上多數是偽造品,色澤紫紅、油潤、切片後有細小花白點、香氣不足的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