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丹方匯編》~ 原序
原序
1. 原序
先考亭立公一生樂善,不幸中年棄世,垂沒囑峻曰:「吾家世代種德,汝當善承先志。」峻泣而志之不敢忘爾。時終天悲痛,急患失血,幾危!逾年稍愈,母氏許諭峻曰:「汝犯此症,功名之念已矣。吾見汝自幼好輯方書,不如留意岐黃,一可以養生,一可以濟世,庶不負先人好善之囑也。
」峻遂矢志醫業,所夕不怠。一聞靈驗奇方,必重禮購求;或遇急病即對症試之。其有效者,輯選取焉。如是十有餘年,積集約八百餘方。癸未春,舊患復發,迄今三載,病勢日增。峻已自料不起矣,將欲為善後計,而藐茲孤兒,襁褓未離,嘗聞積德可以貽後而善。書中惟舍藥施方,最為切要。
幸得友人徐芸兄,素存與善之心,去後刊刻《陰隲注證》、《並微今鐸》二書行世,而舉業之餘亦嘗旁及小道,爰同心遍採神方,彙集成編,今夏方得脫稿。而峻舊患大作,命在須臾,但是編積十年之辛勤,志欲公世,豈可不終厥事。因促梓人速竣其工,兼托世伯沈子翁暨世兄遂公,代為廣施勸布,流傳海內,峻在九泉,亦可藉以瞑目也。
康熙丁亥夏月吳興錢峻青掄自序
白話文:
我的先父亭立公一生樂於行善,不幸中年就過世了,臨終前囑咐我說:「我們家世代都重視積德,你應該好好繼承先人的遺志。」我哭著記住這番話,不敢忘記。當時我因為過度悲傷,突然得了失血的重病,差點沒命!過了一年多,身體稍微好轉,母親就勸導我說:「你得了這個病,功名利祿的念頭就該放下了。我看你從小就喜歡收集醫方書籍,不如專心研究醫學,一方面可以養生,一方面可以救濟世人,這樣才不會辜負先人樂善好施的遺囑。」
於是我立志從事醫學,早晚都不懈怠。一聽到有靈驗的奇方,一定會重金買來;或是遇到急症,就對照病情試用。其中有效的,就把它們輯錄下來。像這樣過了十多年,總共收集了大約八百多個藥方。癸未年春天,舊病復發,到現在三年了,病情一天比一天嚴重。我已經預料自己活不久了,打算為身後事做好安排,想到我的孩子還年幼,還在襁褓之中,常常聽說積德可以為後代帶來福報。書中只有捨藥施方,最為重要。
幸好我的朋友徐芸兄,向來抱持著與人為善的心,他先前刊刻了《陰隲注證》、《並微今鐸》兩本書流傳於世,而且在忙於科舉之餘,也曾涉獵醫學。因此我們同心協力,廣泛蒐集神奇的藥方,彙編成冊,今年夏天才得以完成。然而我的舊病又再度發作,性命危在旦夕,但是這本著作累積了十年來的心血,我希望能夠公諸於世,怎麼可以讓它半途而廢呢?因此我催促刻書的工匠趕快完成,同時也委託世伯沈子翁和世兄遂公,代為廣泛宣傳推廣,讓它流傳到全國各地,我在九泉之下,也能因此而瞑目了。
康熙丁亥年夏天,吳興錢峻青掄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