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諸君子

《壽世編》~ 上卷 (5)

回本書目錄

上卷 (5)

1. 附:薛氏治法

(按此皆產母用力,逼令橫在腹中耳,豈有人倒懸十日而尚生者乎)

保胎,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其次亦宜節欲。蓋寡欲則心清,胎氣寧靜,不特安胎,且易生易育,少病而多壽(孕後夫婦宜分床睡)。保胎又宜少勞為妙。試看田婦、漁婦以及僕婢下人,墮胎甚少,以勞故也。蓋勞則血氣流通,筋骨堅固,胎在腹中,習以為常,以後雖有些微閃挫,不致壞事。倘安逸不動,則筋骨柔脆,血氣不行,略有閃挫,隨至墮落。然非謂孕後方勞,正謂平日不宜安逸耳。若平日安逸,及孕後方勞,適足損胎,何筋骨強固之有耶。孕已知覺,即宜用布一幅六七寸闊長,視人肥瘦,約纏兩道,橫束腰間,直至臨盆之時,才解去。若是試痛,仍不宜解。此有二妙:胎未長成,得此則腰膂有力,些須閃挫,不致動胎,其一;常令腹中窄狹,及到解開,則腹中乍寬,轉身容易。此法吾鄉頗有知者,特為廣之。此名瘦胎法。有孕後,睡時須要兩邊換睡,不宜偏在一邊,使小兒左右利便,手足慣熟,則產時中道而出,不難矣。

飲食,保胎藥餌,諸書皆載,不必再陳。但飲食一道,殊未之及,茲略言之。飲食宜淡泊,不宜肥濃;宜輕清,不宜重濁;宜甘平,不宜辛熱。清蔬白飯,自能養之。即在貧家,須為不乏。但富貴人,平日肥甘饜足,抑令崇儉,勢所不堪,酌乎其中,臚列於左。

宜食諸物,豬肚、肺、雞、鴨、鯽魚、淡鯗(即白鯗,淡不傷血)、白菜、海參(滑潤養陰)、菠萊、筍(少用)、麻油(滑潤解毒)、腐皮、蓮心、熟藕、山藥、芡實。

諸味總宜潔治,多用清湯,吹去浮油,飲之最佳。俱宜白煮,忌用油煎。此多為膏梁人言之。若藜藿之軀,正宜得肥甘而潤之,何淡泊之有。但六七個月後,腐皮、麻油二物最宜多用,不妨日日食之。麻油解毒,腐皮滑胎,且清且補,貧富皆宜,允為上品。積食一二百張,則首生如達矣。

或以麻油拌食更妙(胎氣滑者,不宜多食)。但麻油不宜熬熟(熬熟則性大熱)。

忌食諸物,椒(辛熱傷胎)、姜(令兒枝指)、煎炒(偶食不妨,不可常吃)、野味(毒)、異味(毒)、豬肝、犬(子無聲音)、驢騾馬肉(難產)、自死物(毒)、豬血(損血)、蟹(橫生)、鱔魚(熱傷胎)、腳魚(損胎,令兒短頂)、蝦蟆(微毒)。勿多飲酒(濕熱,大損胎元),勿亂服藥(誤服添病)。

又妊娠禁忌,一切宰殺凶惡之事,不宜看。修造興工動土,不宜看。龜兔俱不可見。

小產,小產者,謂胎已墮下之後。一切調理,並如產後法。《便產須知》云:小產不可輕視,其調養過於正產十倍可也。薛立齋先生云:小產重於大產,蓋大產如粟熟自脫,小產如生採破其皮殼,斷其根蒂也。但人往往輕視,死者多矣。(凡妊娠之數見墜胎者,總由氣血虧損所致,或稟質素弱,或年力就衰,或暴怒、勞苦,而暗損精氣,或色欲過度而盜泄胎元。此外如患生他病,跌撲築磕,飲食不慎,舉重遠行之類,皆能傷其氣血,氣血傷而胎以墜焉。且胎懷十月,經養各有所主,凡遇三、五、七月份,尤易墜胎。下次復墜,輒亦如期。正以傷此一經,而再值此經,血無所榮故也。故凡懼墜胎者,必自審其致傷之由,而嚴為戒謹。凡治墜胎者,須察其受傷之經洛,而預為栽培,此保胎良法也。若待臨時,恐無及矣。婦人氣虛則提攝不固,血虛則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產。善保胎者,總當專補氣血為主。腎以系胞,而腰為腎之府,故腰痛則墜,不可不防。又有一法,凡易墜胎者,得胎一兩月,即安睡勿勞,直至分娩方已,大能固胎,最驗)小產後數日,忽然渾身大熱,面紅眼赤,口大渴,欲飲涼水,晝夜不息,此血虛之症,宜用當歸補血湯,以補其血。若認作傷寒,而用石膏、芩、連等寒涼之藥,則必死矣。(此下原本附註中有。按《醫宗金鑑》及立齋薛氏小產前後諸症治法,竊意症非倉猝,猶可醫藥及之者,終宜延請名醫審證調治。所注非不盡善,但恐不明醫理之人,辨症疑似,誤投方藥,害非淺鮮,故寧割愛)

白話文:

附:薛氏治法

文中記載,所有胎兒橫位的情況,都是產婦用力過猛導致的,怎麼可能有人胎兒倒懸十天還能順利生產呢?

保胎,最重要的是戒絕房事,其次也要節制性生活。因為減少性生活能使心神寧靜,胎兒氣血也平和,不僅能安胎,還能更容易生產、生育,少生病,多長壽(孕期夫妻應分床睡)。保胎也要少勞動。看看田婦、漁婦以及僕婢,很少流產,就是因為她們勞動的緣故。因為勞動能促進氣血流通,使筋骨強健,胎兒在腹中,習以為常,即使以後稍微閃到或碰撞,也不至於造成流產。反之,如果過於安逸不動,筋骨就會柔弱,氣血運行不暢,稍有閃挫就會流產。這並不是說懷孕後才能勞動,而是說平時就不應該過於安逸。如果平時安逸,懷孕後才開始勞動,反而容易傷胎,哪來的筋骨強健呢?懷孕後感覺到胎動,就應該用一塊布,寬六七寸長,根據體型粗細,圍繞腰部纏繞兩圈,一直到臨盆時才解開。即使感覺到疼痛,也不宜解開。這有兩個妙處:一是胎兒還沒長成時,這樣能使腰部有力,即使稍微閃到或碰撞,也不至於動胎;二是讓腹部保持相對狹窄,等到解開時,腹部突然變寬,胎兒更容易轉身。這個方法在我家鄉很多人知道,特地在此推廣,稱為「瘦胎法」。懷孕後睡覺時要左右換著睡,不宜偏向一邊,讓胎兒左右肢體都能活動自如,這樣生產時就能順利娩出。

飲食,保胎的藥方,各書都有記載,不必再贅述。但是飲食方面,卻很少提及,在此略作說明。飲食宜清淡,不宜油膩;宜清輕,不宜厚重;宜甘平,不宜辛辣。清淡的蔬菜白米飯就能滋養胎兒。即使貧苦人家,也應該做到不缺這些食物。但富貴人家,平時大魚大肉,要他們突然節儉,恐怕也做不到,所以要酌情處理,列舉如下。

宜食諸物:豬肚、豬肺、雞、鴨、鯽魚、淡鯗(即白鯗,淡味不傷血)、白菜、海參(滑潤養陰)、菠蘿、筍(少用)、麻油(滑潤解毒)、腐皮、蓮子心、熟藕、山藥、芡實。

所有食物都要清洗乾淨,多用清湯烹煮,撇去浮油,這樣喝最好。都應該白煮,忌用油煎。這些都是針對富貴人家說的。如果是貧苦人家,反而應該吃些肥甘厚味來滋補身體,哪來那麼多清淡的食物呢?但是六七個月後,腐皮、麻油這兩種食物最好多吃,不妨每天都吃。麻油解毒,腐皮滑胎,既清淡又能滋補,貧富皆宜,是上好的食物。如果累積食用一二百張腐皮,就能順利生產。

或者用麻油拌食物更好(胎氣滑利者,不宜多吃)。但是麻油不宜熬熟(熬熟則性大熱)。

忌食諸物:胡椒(辛辣傷胎)、薑(會使嬰兒手指彎曲)、油煎炒的食物(偶爾吃不妨,但不能經常吃)、野味(有毒)、異味(有毒)、豬肝、狗肉(孩子會沒有聲音)、驢、騾、馬肉(難產)、死掉的動物(有毒)、豬血(損傷血液)、螃蟹(橫生)、鱔魚(熱性傷胎)、鰟鮍(損傷胎兒,使嬰兒頭部扁平)、蟾蜍(微毒)。不要多飲酒(濕熱,嚴重損傷胎元),不要亂服用藥物(誤服會加重病情)。

妊娠禁忌:所有殺戮凶惡的事情,都不要看;房屋修建、動土等事,都不要看;烏龜和兔子都不能看。

小產:小產是指胎兒已經墮下之後。所有調理方法,都和產後一樣。《便產須知》說:小產不可輕視,其調養比正常分娩要辛苦十倍。薛立齋先生說:小產比正常分娩更嚴重,因為正常分娩就像穀物成熟後自然脫落,而小產則像生採時破壞了果皮和根莖。但人們往往輕視小產,因此導致很多死亡。(凡是經常發生流產的孕婦,都是因為氣血虧損所致,可能是先天體質虛弱,可能是年老體衰,可能是暴怒、勞累而暗損精氣,可能是房事過度而損耗胎元。此外,像患其他疾病、跌打損傷、飲食不當、舉重遠行等,都能損傷氣血,氣血受損就容易流產。而且懷孕十月,每個月都有不同的養護重點,尤其是在懷孕三、五、七個月的時候,更容易流產。下次再流產,也往往是這個時間點,正是因為損傷了某個經絡,而再次遇到這個時間點,血液沒有充足的營養供給的緣故。所以,凡是擔心流產的人,一定要反省自己導致流產的原因,並嚴加謹慎。凡是治療流產的,都要觀察受損的經絡,預先調理,這是保胎的好方法。如果等到流產發生時再處理,恐怕就來不及了。婦女氣虛則提攝不固,血虛則灌溉不周,所以容易造成小產。善於保胎的人,都應該著重補益氣血。腎臟主管胎兒的安胎,腰是腎的府邸,所以腰痛就容易流產,不可不防。還有一個方法,凡是容易流產的人,懷孕一兩個月後,就應該安靜休息,不要勞累,直到分娩為止,這樣才能很好地保胎,效果最佳)小產後幾天,突然渾身發熱,面紅眼赤,口渴難耐,想要喝涼水,晝夜不停,這是血虛的症狀,應該服用當歸補血湯來補血。如果誤認為是傷寒,而服用石膏、黃芩、黃連等寒涼藥物,就會危及生命。(此下原本附註中有。按《醫宗金鑑》及立齋薛氏小產前後諸症治法,竊意症非倉猝,猶可醫藥及之者,終宜延請名醫審證調治。所注非不盡善,但恐不明醫理之人,辨症疑似,誤投方藥,害非淺鮮,故寧割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