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諸君子

《壽世編》~ 下卷 (18)

回本書目錄

下卷 (18)

1. 疔毒瘡癬門

洗藥:艾葉、銀花、苦參、蒼朮、皂角、花椒,煎水。有膿加生黃耆。

臁瘡五方

桐子葉去筋,醋煮數滾,取貼數層包好,每日一換。或干,用煮葉原醋潤濕,俟毒水淨,再用號筒梗、葉,照前煮、貼,斷根。

銅綠、水粉、陀僧、松香、硫磺研末,燒燃豬板油,滴入藥內,調搽二次。去陀僧,加龍骨、螵蛸,後用眼藥收功。

陳牛皮燒灰存性,陳石灰共研,桐油調搽。先用陳茶洗。

米泔水洗淨,用煮過鬆香和炭末,厚敷,一日一換。

老豬婆屎燒灰存性,桐油調搽。

搭背對口諸惡瘡

大路旁東面人糞,曬乾盛罐內,黃泥封,留小孔,外以火煅,出青煙為度。以存性為佳,過性者不用。大黃瓦焙焦存性,馬蜂窩摘去蒂上小蟲干灰,用瓦焙焦,血餘瓦焙焦存性,枯礬一錢,生蜂蜜調敷。起未久者,即消,已潰爛者去毒生肌。此仙方也,毋忽之。

瘡愈久不收口者

龍眼肉不拘多少,男瘡用女口嚼爛,如膏貼患處;女瘡用男口嚼。

凡瘡已復起紅疱不結痂

陳臘肉油搽之。

瘡毒攻心飲食不下將死者

大蝦蟆一個取蟾酥,大棗去核,酥入棗內,用大蔥白一根破開,將棗夾入內,蔥、酒煮,去棗不用,並蔥食之。

漆瘡四方

生石膏、水粉等分,研細,韭菜汁調搽。

螃殼燒灰,麻油調搽。

杉木皮煎水洗。

人畏漆氣者,先用七醋炒飯食之,後至漆邊,遂不受害。

禿瘡二方

燒酒麴為末,真麻油調敷。或以布紙遮隔,干即除去。敷數次即愈。三月後,長髮更甚矣。

杏仁炒熟,不拘多少,乳香、沒藥各一錢,同搗如泥,先以花椒水洗淨,日搽三次。

外結口內潰生蛆二方

以針挑破瘡口,用絲瓜葉汁滴入。

蛇退焙研,麻油調搽,蛆俱可出。

頭癰

南星、石灰為末,鴨蛋清調搽。

蛇頭瘡生於指上五方

油蜒蟲研碎,和醬搽。

豬膽入明雄三錢,套於指上。

百合搗爛敷之。

南天星搗末,和酒糟敷。

雞蛋開孔,將指插入,俟蛋化為水,連換三次。

擔肩瘡

磁針刺出毒血,取老鴨吐口沫,搓碎搽之。

團魚瘡

穿山甲七片,陰陽瓦焙研,麻油調搽。亦可治螞蟻丹。

螺靨瘡

硃砂一錢,豬板油同搗,陳茶簍上寮葉,煎如瘡大,針刺多孔,貼瘡上,敷藥,布包。

龜頭瘡三方

上片三分,入麻油內,金墨磨搽。

黃丹、枯礬各二錢五分,銅綠、輕粉各一分五釐,上片半分,共為末,麻油調搽。

藤黃磨麻油,頻搽。

繡耳瘡

甘石三錢,煨銀硃錢半,枯礬一錢,水粉一錢二分,共為末,麻油調搽。

頭上瘡

生黃片炒黑、文蛤碎炒,等分為末,麻油調搽。有水乾敥。

白口瘡

五棓子煅黃色七分,白礬三分飛過,共研,香油調搽。

紅口瘡

青黛一兩,黃柏四錢,薄荷四錢,兒茶五錢,共為末,敷之。或加冰片、寸香。

白話文:

疔毒瘡癬門

洗藥:用艾葉、金銀花、苦參、蒼朮、皂角、花椒煎水清洗患處。若有膿液,則加入生黃耆。

臁瘡五方:

  1. 將桐子葉去筋,用醋煮沸數次,取下後敷貼數層,每日更換一次。若藥材乾燥,則用煮葉時的醋潤濕後再貼,待膿水排淨後,再用號筒梗和葉子,同樣方法煮沸後敷貼,直至痊癒。

  2. 將銅綠、水粉、陀僧、松香、硫磺研磨成粉末,燒熱豬板油,滴入藥粉中調和,塗擦患處兩次。第二次塗擦時去掉陀僧,加入龍骨、螵蛸,最後用眼藥收尾。

  3. 將陳舊牛皮燒成灰,保留其藥性,與陳舊石灰研磨混合,用桐油調和後塗擦患處。事先需用陳茶清洗患處。

  4. 用米泔水清洗患處,然後將煮過的松香和炭末厚敷患處,每日更換一次。

  5. 將老豬糞燒成灰,保留其藥性,用桐油調和後塗擦患處。

搭背對口諸惡瘡:

取路旁東面的人糞曬乾,盛在罐子裡,用黃泥封口,只留小孔,外用火煅燒,直到冒出青煙為止。藥性需存留,過於煅燒則失效。將大黃瓦焙燒至焦黑,保留其藥性;取馬蜂窩,去掉蒂上的小蟲,將其乾燥後燒成灰;將血餘瓦焙燒至焦黑,保留其藥性;再取枯礬一錢,用蜂蜜調和後敷貼患處。瘡瘍初期即可消腫,已潰爛者則可去毒生肌。此為秘方,不可輕忽。

瘡愈久不收口者:

不論多少龍眼肉,男性的瘡瘍用女性嚼爛如膏狀敷貼患處;女性的瘡瘍則用男性嚼爛敷貼。

凡瘡已復起紅疱不結痂者:

用陳舊臘肉油塗擦。

瘡毒攻心飲食不下將死者:

取一隻大蝦蟆的蟾酥,再取一顆去核的大棗,將蟾酥放入棗內,用一根蔥白剖開,將棗夾在蔥白內,用酒煮,去掉棗子不用,只吃蔥。

漆瘡四方:

  1. 生石膏、水粉等量,研磨成細粉,用韭菜汁調和後塗擦。

  2. 將螃蟹殼燒成灰,用麻油調和後塗擦。

  3. 用杉木皮煎水清洗患處。

  4. 對於害怕漆氣的人,先用七種醋炒飯食用,然後再接觸漆樹,便不會受害。

禿瘡二方:

  1. 將燒酒麴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和後敷貼。或者用布紙隔開,乾燥後再除去。敷貼數次即可痊癒。三個月後,頭髮會生長得更好。

  2. 將杏仁炒熟,不拘數量,與乳香、沒藥各一錢一起搗成泥狀。先用花椒水清洗患處,然後每天塗擦三次。

外結口內潰生蛆二方:

  1. 用針挑破瘡口,滴入絲瓜葉汁。

  2. 將蛇蛻焙乾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和後塗擦,蛆蟲即可排出。

頭癰:

將南星、石灰研磨成粉,用鴨蛋清調和後塗擦。

蛇頭瘡生於指上五方:

  1. 將油蜒蟲研碎,和醬塗擦。

  2. 將豬膽與明雄三錢一起套在手指上。

  3. 將百合搗爛敷貼。

  4. 將南天星搗碎成粉末,和酒糟一起敷貼。

  5. 將雞蛋打個孔,將手指插入,待雞蛋化成水後,連換三次。

擔肩瘡:

用磁針刺出毒血,取老鴨的唾沫搓碎後塗擦。

團魚瘡:

取穿山甲七片,用陰陽瓦焙乾研磨,用麻油調和後塗擦。也可治療螞蟻丹。

螺靨瘡:

取硃砂一錢,與豬板油一起搗碎。取陳舊茶簍上的老葉煎煮,使其大小與瘡瘍相同,用針刺出多個小孔,貼在瘡瘍上,敷藥後用布包紮。

龜頭瘡三方:

  1. 取上片三分,放入麻油中,用金墨磨擦。

  2. 取黃丹、枯礬各二錢五分,銅綠、輕粉各一分五釐,上片半分,混合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和後塗擦。

  3. 將藤黃磨入麻油中,頻頻塗擦。

繡耳瘡:

取甘石三錢,煨過的銀硃半錢,枯礬一錢,水粉一錢二分,混合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和後塗擦。

頭上瘡:

將生黃片炒至焦黑,與文蛤碎一起炒,等量混合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和後塗擦。有膿液則需先使其乾燥。

白口瘡:

將五倍子煅燒至黃色七分,白礬三分飛過,混合研磨成粉,用香油調和後塗擦。

紅口瘡:

取青黛一兩,黃柏四錢,薄荷四錢,兒茶五錢,混合研磨成粉後敷貼。也可加入冰片、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