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編》~ 下卷 (19)
下卷 (19)
1. 疔毒瘡癬門
天泡濕熱肥瘡
滑石一面,粉草五錢,研末搽敷。加綠豆末,治濕熱肥瘡。加枯礬,治肥瘡。
忽然生瘡腫痛
柏油搽之。
頭上瘋癬
米泔水洗,老薑搽之。此方並可治癩。
癬疥頭瘡
油核桃、大楓子、樟腦、水銀,研勻搽之。
疥瘡癬瘡
松香一錢,水銀一錢,麻油合研如糊,加硫磺、枯礬各二錢,樟腦一錢,和研為膏,布包搽之。
癬疥五方
白礬、薑汁、燒酒各五錢,牛舌頭草根(獨根者佳)取汁一兩,和勻搽之。
草決明子為末,燒酒調搽。有新鮮者,枝葉搗搽更妙。
芝麻花揉擦亦效。
牛舌頭草根、白糖、七醋、麻油共搗汁搽。
初起時,以燈草一札,口涎染濕擦之,久之蟲入草內,以火化其草,數次愈。
鵝掌癬四方
密陀僧二兩,為末,出籠實心包子一個,分開,敥末於上即合,乘熱兩手把握,熏蒸良久,四五次即愈。
青鹽、防風、地骨皮、槐條等分,煎水常洗。
蒼耳子仁為末,香油調,去痂搽之。此方並治牛皮癬。
豬胰一具去油,勿經水,花椒三錢,溫熱好酒浸三日,取胰不時搽手,微火烘之,漸愈。
油瘡蜘蛛毒
銀硃、黃丹各錢二分,水粉一錢五分,香油一錢,枯礬五分,紅棗三個燒灰,共為末,敥之。無水即用麻油調。
諸瘡收口敥藥
鯽魚去腸,實以羯羊糞,烘燥為末敥之。
洗陰濕諸瘡
蛇床子六錢,朴硝三錢,水二碗,煎數沸洗,擦乾用生肌藥。
腿瘡久不愈
生甘草五錢煮豆腐極老,敷瘡上一時許取去。用水龍骨(即舊船上石灰)、生肌散各三錢,血餘五錢,陀僧錢半,黃蠟、白蠟四錢,共為末,麻油熬膏,多敷即愈。
白癜瘋紫癜風
雄黃、硃砂等分,入茄蒂內,搗融搽患處。白者加蛇退更妙。
治癰發背極痛神效方
將潰未潰之時,痛如錐剜者,用芙蓉花,或葉或根皮皆可,搗爛,以白蜜調,塗四圍,中留一頭,干則頻易。
薑黃、槐子同搗調塗,皆效。
腫毒惡瘡三方
蝸牛搗爛,加雄黃少許,敷患處,止痛消腫如神。
馬齒莧,內煮食,外搗敷,或煎水洗,皆妙。
白菊花四兩,甘草四錢,水三碗,煎至一碗,加黃酒沖熱服。
生肌收口二方
牛糞在山上陳者,為末頻搽。
桑葉醋煮,一滾撈起,頻貼。
瘡毒已熟不破
用繭一個燒存性,為末,用黃酒調服即破,神效。
肺癰神效三方
桔梗、黃耆、銀花、白芨各二錢,甘草、貝母、陳皮各錢半,苡仁五錢,甜葶藶炒八分,姜一片,水煎徐徐服。
白花百合,或煮或蒸,頻食不拘,加蜜拌更效。
元參半斤,天冬四兩,桔梗二兩,甘草一兩,水十碗,煎至兩碗,方加蒲公英、金銀花各五錢,再煎,徐徐服之。初起即消,日久漸漸生肉,此奇方也。
懸癰(在肛門、前陰根後兩交界處,初起如松子大,漸長至桃、李子大)二方
白話文:
疔毒瘡癬門
天泡濕熱肥瘡:滑石粉和草藥粉末混合塗敷,加綠豆粉末可治療濕熱肥瘡,加枯礬可治療肥瘡。
忽然生瘡腫痛:用柏油塗抹。
頭上瘋癬:用米湯洗,再用老薑塗抹。此法也可治療癩瘡。
癬疥頭瘡:油核桃、大楓子、樟腦和水銀研磨均勻後塗抹。
疥瘡癬瘡:松香、水銀、麻油混合研磨成糊狀,再加入硫磺、枯礬和樟腦,混合成膏狀塗抹。
癬疥五方:白礬、薑汁、燒酒、牛舌頭草根汁混合塗抹;草決明子研末,用燒酒調和塗抹,新鮮枝葉搗碎塗抹效果更好;芝麻花揉擦;牛舌頭草根、白糖、米醋、麻油搗碎取汁塗抹;初期可用燈草沾口水擦拭,待蟲子進入燈草後,用火燒掉燈草,重複數次即可痊癒。
鵝掌癬四方:密陀僧研末,放入包子中熏蒸;青鹽、防風、地骨皮、槐樹枝煎水清洗;蒼耳子仁研末,用香油調和塗抹,此法也可治療牛皮癬;豬胰除去油脂,用花椒和溫熱的酒浸泡三日,不時塗抹患處,並用微火烘烤。
油瘡蜘蛛毒:銀硃、黃丹、水粉、香油、枯礬和紅棗灰混合,塗抹患處,無水可用麻油調和。
諸瘡收口藥:鯽魚去內臟,塞入羯羊糞,烘乾研磨成粉塗抹。
洗陰濕諸瘡:蛇床子、朴硝煎水清洗,擦乾後再用生肌藥。
腿瘡久不愈:生甘草煮豆腐敷於患處,再用舊船石灰、生肌散、血餘、密陀僧、黃蠟、白蠟等熬成膏藥塗抹。
白癜風紫癜風:雄黃、硃砂放入茄蒂中搗碎後塗抹患處,白色者加蛇退效果更好。
治癰發背極痛神效方:癰瘡將要潰破,疼痛劇烈時,用芙蓉花(花、葉、根皮均可)搗爛,加白蜜調勻塗於四周,中間留一小孔,乾了就再塗;薑黃、槐樹子搗碎混合塗抹也有效。
腫毒惡瘡三方:蝸牛搗爛,加少量雄黃敷患處;馬齒莧內服外敷或煎水洗;白菊花、甘草煎水,加黃酒熱服。
生肌收口二方:陳年的牛糞研磨成粉塗抹;桑葉用醋煮沸後,撈起頻頻敷貼。
瘡毒已熟不破:繭殼燒成灰,用黃酒調服,即可使瘡毒破潰。
肺癰神效三方:桔梗、黃耆、銀花、白芨、甘草、貝母、陳皮、苡仁、甜葶藶、薑煎水服用;白花百合煮或蒸食,加蜜效果更好;元參、天冬、桔梗、甘草煎水,再加蒲公英、金銀花煎服。
懸癰(在肛門、前陰根後兩交界處,初起如松子大,漸長至桃、李子大)二方:(內容未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