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諸君子

《壽世編》~ 下卷 (17)

回本書目錄

下卷 (17)

1. 疔毒瘡癬門

鯽魚和銀珠三錢同搗敷。

鯽魚和麝五釐,頭垢五分,同搗敷。

大蝦蟆取肝一片,貼之。

瘭瘡

枇杷葉一斤四兩,去毛梗,炒燥研末,水白糖一斤,拌勻,不拘時,白滾湯下,服完自愈。

治一切大毒

大當歸重一兩三四錢者佳,只用八錢二分,生黃耆五錢,金銀花五錢,生甘草一錢八分,酒二碗,煎八分服。如患上部,加川芎一錢;中部,加桔梗一錢;下部,加牛膝一錢。外用紫雲膏貼之。

紫雲膏(一切腫毒,初起未破者即消,已破者即愈)

白芨、白蘞、馬前子、商陸根、當歸、萆麻仁、獨活、羌活、生大黃、赤芍各一兩,男子頭髮一團,麻油二斤,春夏浸藥三日,依法熬膏,每淨油一斤,以炒黃丹八兩收之。

癰疽發背,無名腫毒二方

遠志一兩,水泔水洗淨,去骨為末,每服三錢,以溫酒調,澄少頃,飲其清酒,渣敷患處。

金銀花一兩,浙貝六錢,赤芍五錢,當歸四錢,黃芩二錢,甘草二錢,酒半斤,水二碗,煎服。

無名腫毒六方

龜板一塊,微燒存性,為末,黃酒調服,看形勢大小,以量分數。

乾薑一塊,麵包火煨,為末,調貼患處。

澤蘭一兩,廣膠五錢炒珠,白芨三錢,酒、水各半,煎服發汗。上身加白芷,下身加牛漆。

大瓜蔞切頂去子,入明礬三錢,婦人頭髮塞滿,原頂蓋好,黃泥包裹,新瓦上微火煅,去泥存性,研末,黃酒下。

天南星、赤小豆等分,為末,醋調服。

草烏或生南星,醋調磨塗之。

諸瘡腫漬

炒黃柏、炒草烏各一兩,合為末,漱口水調,加香油少許,搽患處。如干仍用水潤之。

年久臁瘡

白蠟、黃蠟各一兩,生蠟樹葉一百皮,剪去兩頭,共入碗內,飯上蒸,五七日徐徐貼完,永愈。

疥瘡膿疴四方

干柏子一兩研末,艾葉六錢,檀條香三寸長十五節,雄黃一錢五分,川椒一錢,共為末,分三起用火卷藥燒煙燻之。隔一日熏一枚,三枚完後,沐浴即愈。

穿山甲、蛤粉炒珠、白芷、防風、花粉、赤芍、歸尾、乳香、沒藥、貝母、皂刺、甘草各一錢,銀花、陳皮各三錢,酒煎溫服。

花椒三錢,水銀三分,樟腦三分,明礬三分,大楓子三十個,杏仁、蛇麻子、白芷、雄黃各三錢,共研末,麻油調搽。如生坐瘡,加松香三錢。

黃膿瘡二方

白芷梢、水粉、蛇床子各五錢,上片、雄黃、明礬各二錢,川椒四錢,楓子、銀硃各三錢、共為末,麻油調搽。干瘡加川柏三錢,黃連一錢。

韭萊根搗汁,調硫磺於碗中,半乾覆於磚上,用艾葉燒煙薰干,麻油調搽。

瘡藥三方

雄黃、花椒、枯礬、杏仁、木鱉子、大楓子各二錢,輕粉、樟腦各一錢,硫磺三錢,共為末,豬板油調,布包炙熱搽之。

大楓子、木鱉、蛇床、樟腦、枯礬、雄黃、硫黃、白蠟、銀珠、白芷各等分,共研末,麻油調搽。

白話文:

疔毒瘡癬門

鯽魚和銀珠各三錢,搗碎後敷在患處。

鯽魚、麝香各五釐,頭垢五分,搗碎後敷在患處。

取蟾蜍肝一片,貼在患處。

瘭瘡

取枇杷葉一斤四兩,去除葉毛和葉梗,炒乾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白糖一斤拌勻。不限時間,用滾水送服,服用完畢即可痊癒。

治一切大毒

選用重量在一兩三四錢的大當歸(八錢二分即可),生黃耆五錢,金銀花五錢,生甘草一錢八分,加酒二碗煎煮,取八分服用。若病灶在上半身,加川芎一錢;在中半身,加桔梗一錢;在下半身,加牛膝一錢。外用紫雲膏貼敷。

紫雲膏(一切腫毒,初期未潰爛者即消腫,已潰爛者則加速癒合)

白芨、白蘞、馬前子、商陸根、當歸、萆麻仁、獨活、羌活、生大黃、赤芍各一兩,男子頭髮一團,麻油二斤,春夏季節將藥材浸泡三日,按規定熬製成膏。每斤淨油用炒黃丹八兩收膏。

癰疽發背,無名腫毒二方

遠志一兩,用水淘洗乾淨,去除骨頭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溫酒調服,靜置片刻,飲用清酒,藥渣敷在患處。

金銀花一兩,浙貝母六錢,赤芍五錢,當歸四錢,黃芩二錢,甘草二錢,酒半斤,水二碗煎服。

無名腫毒六方

龜板一塊,微火燒至存性,研磨成粉,用黃酒調服,用量根據腫毒大小而定。

乾薑一塊,用麵包包裹,火煨後研磨成粉,調敷患處。

澤蘭一兩,廣膠五錢炒至珠狀,白芨三錢,酒水各半煎服,以發汗。上半身腫毒加白芷,下半身腫毒加牛膝。

大瓜蔞切除頂部和種子,加入明礬三錢,塞入婦人頭髮,蓋好瓜蔞頂部,用黃泥包裹,放在新瓦上用微火煅燒,去除泥土,保留藥物存性,研磨成粉,用黃酒送服。

天南星、赤小豆等量混合研磨成粉,用醋調服。

草烏或生南星,用醋調磨後塗抹患處。

諸瘡腫漬

炒黃柏、炒草烏各一兩,混合研磨成粉,用漱口水調勻,加少許香油,塗抹患處。如果藥膏乾燥,再用水潤濕。

年久臁瘡

白蠟、黃蠟各一兩,新鮮蠟樹葉一百片,剪去兩頭,放入碗中,隔水蒸,五到七天慢慢貼敷完畢,即可痊癒。

疥瘡膿瘡四方

幹柏子一兩研磨成粉,艾葉六錢,檀香三寸長十五節,雄黃一錢五分,川椒一錢,混合研磨成粉,分三次使用,用火卷藥燒煙燻患處。隔一日熏一次,三次後沐浴,即可痊癒。

穿山甲、蛤粉炒至珠狀、白芷、防風、花粉、赤芍、歸尾、乳香、沒藥、貝母、皂刺、甘草各一錢,銀花、陳皮各三錢,酒煎溫服。

花椒三錢,水銀三分,樟腦三分,明礬三分,大楓子三十個,杏仁、蛇麻子、白芷、雄黃各三錢,混合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勻塗抹。如果是坐瘡,加松香三錢。

黃膿瘡二方

白芷梢、水粉、蛇床子各五錢,上片、雄黃、明礬各二錢,川椒四錢,楓子、銀硃各三錢,混合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勻塗抹。乾燥的瘡瘍加川柏三錢,黃連一錢。

韭菜根搗碎取汁,與硫磺混合在碗中,待半乾後覆蓋在磚上,用艾葉燒煙燻乾,再用麻油調勻塗抹。

瘡藥三方

雄黃、花椒、枯礬、杏仁、木鱉子、大楓子各二錢,輕粉、樟腦各一錢,硫磺三錢,混合研磨成粉,用豬板油調勻,用布包裹炙熱後塗抹。

大楓子、木鱉子、蛇床子、樟腦、枯礬、雄黃、硫磺、白蠟、銀朱、白芷等量混合研磨成粉,用麻油調勻塗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