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諸君子

《壽世編》~ 下卷 (2)

回本書目錄

下卷 (2)

1. 中症門

梅蘇丸(清上焦熱,止渴生津)

烏梅肉二兩,水浸搗爛,葛粉六錢,白檀、炒鹽各一錢,蘇葉三錢,白糖一斤,搗和煉蜜為丸,大小聽便,隨意噙化,長途攜帶更妙。

中濕骨節疼痛五方

當歸、桂心、元胡、天麻各等分,煎服一二劑愈。

五加皮六兩,白朮四兩,首烏、生地、當歸各三兩,虎脛骨(羊油酥炙)、杜仲各二兩,用好酒二十斤,煮三炷香,乘熱加高燒酒三斤,窨一七,隨量飲之。忌發物,飲時忌暈腥。名八仙酒。

疼痛不能轉側,白朮炒一兩,好酒煎,溫服。

一切走注氣痛,木香溫水磨濃汁,入熱酒服。

白虎歷節風痛,足不能履地,木通二兩,煎汁服之,一時許遍身發癢,或發紅點,勿懼,上下出汗即愈。

風寒濕氣疼痛四方

拈痛膏,用廣膠三兩,生薑、蔥白各半斤,搗汁,乳香、沒藥各錢半,入銅器內,火上熬化,移在滾湯內燉,以箸攪勻,入花椒末少許,再攪勻,稍冷攤貼患處。以鞋底烘熱,徐徐熨之。

馬齒莧二斤,五加皮半斤,蒼朮四兩,共搗爛,以水煎湯洗澡畢,即服熱薑湯兩三碗,避風取汗,立時止痛,再服方藥調理。

蒼耳子、鳳仙花共煎湯,洗澡亦妙。

甘草、威靈仙各一斤切片,用水二擔,將藥煎五六滾,入大缸內,用板凳坐於其中,周圍以席圍定,熏之。待水溫方浸洗,令渾身汗透淋漓自愈。凡洗澡時及洗畢,總宜禁風要緊。

中痰一切痰飲

陳皮、白茯苓各一錢,半夏二錢,甘草五分,姜三片,水煎溫服。

暖胃除痰消滯進食

肉蔻二個,半夏五錢,木香二錢五分,共為末,空心滾湯下。

痰壅胸膈五方

梨汁一盅,薑汁、白蜜各半盅,薄荷三兩,研細末,和勻,重湯煮十餘沸,任意服,降痰如奔馬。

痰暈火動,生薑汁半杯,和砂糖二匙調勻,滾湯下。

消痰潤肺,貝母研末,和砂糖為丸,含之止嗽。

痰火,天花一片,梨汁、薑汁、蘿蔔汁、竹瀝各一盅,次第拌曬,為末,每服一錢,好茶下。

停痰,半夏一兩,白礬五錢,薑汁糊丸,薑湯下。

吃煙中毒二方

廣糖食一二片即解。

新溺尿服之亦解。

煤煙毒四方

先將其人臥於地上,令聞土氣即解。並搗蘿蔔汁灌之,立蘇。

新汲水調砂糖灌之。

醃鹹菜水灌下,立愈。

凡房緊密不透風者,煤火、炭火皆能閉氣,開門即醒。如不醒,以涼水徐灌之,自愈。

鹽滷二方

生豆腐漿灌下,鵝翎絞喉令吐。

白洋糖四兩,湯調灌下。

砒霜毒十方(其症煩躁如狂,其腹絞痛,頭旋欲吐,面青黑,四肢冷,或悶絕微溫,命在須臾)

綠豆半斤,擂汁去渣,新汲水調,通口服。

真靛花二錢,分二服,以井花水濃調服。

細茶葉、冬青搗汁頻灌。

無名異五錢,研末,冷水調服。

白話文:

中症門

梅蘇丸(清上焦熱,止渴生津)

將烏梅肉兩百克,用水浸泡後搗爛,加入葛粉六錢(約十八克),白檀、炒鹽各一錢(約三克),蘇葉三錢(約九克),白糖五百克,搗碎混合後煉蜜製成丸藥,大小隨意,隨時含化服用,尤其適合長途攜帶。

中濕骨節疼痛五方

  1. 當歸、桂枝、元胡、天麻等量,煎服一至兩劑即可痊癒。

  2. 五加皮六兩(約一百八十克),白朮四兩(約一百二十克),何首烏、生地黃、當歸各三兩(約九十克),虎脛骨(用羊油炙酥) 、杜仲各二兩(約六十克),用二十斤好酒,煮三炷香的時間(約一小時),趁熱加入三斤高燒酒,密封浸泡七天,根據情況飲用。忌食發物,飲用時忌聞腥味。此酒名為八仙酒。

  3. 疼痛難以翻身時,將白朮一兩(約三十克)炒制,用好酒煎煮溫服。

  4. 各類走竄性的氣痛,將木香用溫水磨成濃汁,加入熱酒服用。

  5. 白虎歷節風痛,腳不能落地時,用木通二兩(約六十克)煎汁服用,服用後可能會全身發癢或出現紅點,不必害怕,待全身出汗即可痊癒。

風寒濕氣疼痛四方

  1. 拈痛膏:將廣膠三兩(約九十克),生薑、蔥白各半斤(約三百克),搗爛取汁,再加入乳香、沒藥各一錢半(約四點五克),放入銅器中,用火熬化,再移至滾水中燉煮,用筷子攪拌均勻,加入少許花椒末,再次攪勻,稍涼後攤貼患處,用鞋底烘熱,慢慢熨燙。

  2. 將馬齒莧二斤(約六百克),五加皮半斤(約一百五十克),蒼朮四兩(約一百二十克)搗爛,用水煎煮後洗澡,洗完澡後立即服用熱薑湯兩三碗,注意避風,使身體出汗,疼痛即可立即止住,之後再服用其他藥物調理。

  3. 用蒼耳子、鳳仙花煎湯洗澡也有療效。

  4. 將甘草、威靈仙各一斤(約三百克)切片,加水二擔(約一千二百公斤),煎煮五六滾,放入大缸中,用板凳坐在缸中,周圍用席子圍好,熏蒸。待水溫適宜後浸泡,直至全身出汗淋漓即可痊癒。凡洗澡前後都應注意避風。

中痰一切痰飲

陳皮、白茯苓各一錢(約三克),半夏二錢(約六克),甘草五分(約一點五克),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暖胃除痰消滯進食

肉蔻兩個,半夏五錢(約十五克),木香二錢五分(約七點五克),研磨成粉末,空腹用滾水送服。

痰壅胸膈五方

  1. 梨汁一盅(約一百五十毫升),薑汁、蜂蜜各半盅(約七十五毫升),薄荷三兩(約九十克),研磨成細粉,混合均勻,用文火煮沸十幾次,任意服用,降痰效果迅速。

  2. 痰暈火動時,服用生薑汁半杯,加入砂糖兩匙,用滾水沖服。

  3. 消痰潤肺,將貝母研磨成粉末,與砂糖混合製成丸藥,含服以止咳。

  4. 痰火:取天花粉一片,梨汁、薑汁、蘿蔔汁、竹瀝各一盅(約一百五十毫升),依次拌勻曬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約三克),用好茶送服。

  5. 停痰:半夏一兩(約三十克),白礬五錢(約十五克),用薑汁調製成丸藥,用薑湯送服。

吃煙中毒二方

  1. 食用廣糖(麥芽糖)一片或兩片即可解毒。

  2. 服用新鮮的尿液也可解毒。

煤煙毒四方

  1. 首先將中毒者平臥在地,使其聞到泥土氣味即可解毒,同時將蘿蔔汁搗碎灌服,很快即可甦醒。

  2. 用新汲取的水調和砂糖灌服。

  3. 灌服醃製鹹菜的水,即可痊癒。

  4. 房間密閉不通風時,煤火、炭火都可能導致窒息,打開門窗即可清醒。如果仍未清醒,用涼水慢慢灌服,即可痊癒。

鹽滷二方

  1. 灌服生豆腐漿,用鵝毛輕輕刺激喉嚨使其嘔吐。

  2. 用白砂糖四兩(約一百二十克)用溫水調和後灌服。

砒霜毒十方(其症煩躁如狂,其腹絞痛,頭旋欲吐,面青黑,四肢冷,或悶絕微溫,命在須臾)

  1. 綠豆半斤(約一百五十克),搗爛取汁去渣,用新汲取的水調和,讓其飲用。

  2. 真靛花二錢(約六克),分兩次服用,用井水調和服用。

  3. 將茶葉、冬青葉搗爛取汁,頻頻灌服。

  4. 無名異(藥名待考證)五錢(約十五克),研磨成粉末,用冷水調服。

備註: 部分藥材名稱及劑量單位,因現代計量單位與古代有所不同,翻譯中已盡量換算成現代常用的單位,但仍可能存在誤差,僅供參考。 部分藥材名稱現代已較少使用,其準確的植物學名稱需要進一步考證。 此處提供的內容僅供參考,不能作為醫療建議,如有不適,請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