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編》~ 重刊壽世編序
重刊壽世編序
1. 重刊壽世編序
傳是編也由來已久,究其所輯,乃自青浦諸君子,繼則相為增纂者,一見顧君,一見朱君,後經靖州介軒福公復為別類分門,有條而不紊,此誠救世之苦心也。余宦遊來黔,歷各處疆域,風俗人情略已備悉。每見黎民中偶受風寒暑濕,以及瘡毒等症。富者延醫調治,取諸囊中而裕如;貧者呻吟不已,直至安命聽天。
為觀情形,心實慟之,心實憫之。自得是編以來,公暇即為展閱,各症各方,載之詳明。用藥俱屬簡切,常不苦人以所難,有不必費錢者,有費錢亦頗無幾者。經行一方,莫不應驗。甲午歲,遷鎮永安,軍民求之甚眾。時與都人士相接,談及此書神效,皆言地處邊隅,實所罕見。
自思施藥施方最是難事,或及親而不能及疏,或及近而不能及遠,終必無益於世。爰備慄棗,付之梓人,並將信驗各方及治小兒疳疾妙方,載入冊內。一以多為刷印,俾窮鄉僻壤之中,老老幼幼幸獲安全。一以仕宦客商藏諸篋笥,可為不時之需。可代傳前善士未盡之雅意。命名壽世,蓋欲方行一時,則壽聿見諸一時;方行萬世,則壽聿見諸萬世也。
吾願從此廣布,人人得遂其生,人人得延其年,同享太平有道之福,豈不幸哉!豈不幸哉!是為序。時道光十有七年歲次丁酉秋八月
燕山孚亭氏趙炳惠書於貴州永安
協署西園之求慊書屋
白話文:
這本書的編纂由來已久,探其源頭,是由青浦等地的賢士們開始,接著其他人陸續增加和修訂內容。其中見到顧先生的貢獻,也見到朱先生的努力,後來經過靖州的介軒福公再次進行系統性的整理,使全書條理清晰,井然有序,這是他們用心良苦,真心想救助世人的心願。我為官在外,走過許多地方,對於各地的風土人情已有所瞭解。經常看到百姓偶爾受到風寒、暑熱、濕氣侵襲,或者患有瘡毒等疾病。富有的人請醫生治療,財力充裕;但窮人只能不停地呻吟,最終只能接受命運,任由上天安排。
看到這種情況,我心中感到痛心和憐憫。自從得到這本書以來,閒暇時間我便閱讀它,書中詳細記載了各種病症和治療方法。使用的藥物都很簡易,不會讓人覺得困難,有些甚至不用花錢,即使要花錢,也並不多。無論在哪裡,這些方法都得到了驗證。在甲午那年,我遷往永安鎮,軍民對這本書的需求很大。當時我與當地人交流,他們都說這本書非常有效,但在邊遠地區,這種書非常罕見。
我認為,提供藥物和治療方法是最難的事情,可能只惠及親近的人,卻無法惠及遠方的人,這樣最終對世界沒有什麼益處。因此,我決定出版這本書,並把一些確鑿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及治療兒童疳疾的妙方,都寫進書中。一方面,大量印刷,讓窮鄉僻壤的老老少少都有機會獲得安全的治療。另一方面,讓為官和商旅人士也能收藏在行李箱中,以備不時之需。這樣就可以繼續傳承前人的善意。我將這本書命名為「壽世」,希望這書中的治療方法能長久流傳,那麼它就能夠在不同的時代拯救生命,延長壽命。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廣泛傳播,讓每個人都能順利生存,延長壽命,共同享受太平盛世的福澤,這不是一件幸事嗎?這不是一件幸事嗎?這就是我為這本書寫序的原因。時為道光十七年,丁酉年的秋天八月。
在貴州永安,燕山孚亭氏趙炳惠寫下了這些話。
在西園之求慊書屋,協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