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世編》~ 上卷 (24)
上卷 (24)
1. 小兒門
斷乳方
山梔三個,燒存性,雄黃、硃砂共為末,入清油、輕粉調勻,俟兒睡時,畫於兩眉,醒後自不吮乳。
龍纏瘡如粟成塊成路極痛
鮮珍珠鳳毛草,搗汁搽之,清油調渣敷。
小兒初生諸症六方
初生下不啼,看其肛門,若為脂皮所閉,即用銀簪輕輕撥開便啼。
月內忽不小便,可看下陰馬眼,恐為汗涎所閉,輕輕撥去即尿。
大小便不通,以木通、茄蒂煎濃湯,徐灌少許立通。
初生不尿不乳,大蔥白切四片,用乳汁半盞同煎片時,灌數次即愈。
母羊角燒灰存性,酒下。
初生時,嚼生芝麻,絹包與兒咂之,其胎毒自下。
臍腫出汁二方
以枯礬、龍骨共研末敷之。或枯礬末,即黃柏末皆可。
臍內潰爛,以赤石脂研末,敷上立愈。
三朝洗兒
五枝湯
用桑、槐、榆、桃、柳嫩枝寸余長,各二十節,煎湯,臨洗加豬膽一個,攪勻洗之,最妙。可免瘡疥,兼避惡邪。
月內目閉不開或羞明腫痛
生甘草一截,以豬膽汁炙,為末,以米泔水調灌少許。
臍風(此症總因斷臍後或頻浴,或尿䙀中未換,或因當風使尿,或解視以致受風,皆乳母不知檢點之故)四方
紫蘇、前胡、白殭蠶各五分,飯上蒸濃汁,用棉花蘸滴兒口中,頻滴漸愈。
殭蠶八分,蔥白三根,同搗汁,調母乳上令兒吮,頻調吮自愈。
殭蠶研細末,以乳調灌之,神效。
大凡臍風,肚腹必生青筋一道,行至肚卻生兩岔,行至心不治。必詳視其青筋兩岔盡頭處,各灸燈火三五壯即愈,神效。
胎毒肥瘡
五棓、白芷、花椒各三錢,枯礬二錢,共為末,麻油調搽,干敥亦可。
諸熱五方
胎熱:甘草、黑豆各三錢,竹葉、燈心各七莖,水煎服。
血皮赤色有紅筋:用早白稻粳米為粉,不時撲之,肌肉自生。
蜘蛛瘡,渾身起羅網,燥癢難忍:豆腐皮燒灰存性為末,香油調搽,愈。
灶心土為末,雞蛋清調搽。
皮膚如蛇皮鱗甲之狀:白殭蠶、蛇退為末,煎湯洗之,即愈。
驚風
急慢驚風、痰厥等症,用烏梅、硃砂各三分,麝香三釐,共為細末,母乳調灌,神效。
傷風、傷寒、瘡疥等症四方
荊芥穗炒黑、赤芍炒各一錢,蒼朮制、甘草炙各五分,為細末,服一二次。風寒咳嗽,蔥、薑湯下。
傷風變蒸發熱,薄荷湯下。
鼻涕氣粗,紫蘇湯下。
盜汗自汗,浮麥湯下。
小兒不食二方
五穀蟲焙為末,每服三分,米飲下。
燒核桃食之。
小兒泄瀉不止
山藥半生半炒,為末,每服二錢,炒糖滾水調服,或入粥同食尤妙。
噤口痢二方
甜梨一個挖空,入蜜填滿,紙包火煨,熟吃立止。
噤口紅痢,田螺搗爛,塗臍中,頃刻效。
治五疳如神方
雞肝一具,不沾生水,雄黃二錢研末,共入磁碗內攪勻,入好酒二盞,飯上蒸熟食之,三四次必愈。加穀精草、海粉同蒸更炒。
白話文:
小兒門
斷乳方:將三個山梔子燒成灰,再將雄黃和硃砂研磨成粉末,用清油和輕粉調勻,等孩子睡著時,塗抹在孩子的兩眉之間,醒來後就不會再吮吸乳汁了。
龍纏瘡(如粟米般大小,成塊成片,疼痛劇烈):取新鮮的珍珠鳳毛草搗碎取汁,塗抹患處,再用清油調和藥渣敷在患處。
小兒初生諸症六方:
- 初生嬰兒不下啼哭:觀察其肛門,如果被胎脂阻塞,可用銀簪輕輕撥開,嬰兒就會啼哭。
- 月內嬰兒突然不排尿:觀察其下陰,可能被汗液或涎液阻塞,輕輕撥開即可排尿。
- 嬰兒大小便不通:用木通和茄蒂煎煮濃湯,少量緩慢灌服,即可通便。
- 初生嬰兒不排尿也不吃奶:將大蔥白切成四片,用半盞乳汁同煎片刻,分次灌服,即可痊癒。
- 母羊角燒成灰,用酒送服。
- 初生時,將生芝麻嚼碎,用絹布包好讓嬰兒吮吸,可排出胎毒。
臍腫出汁二方:
- 將枯礬和龍骨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或者單獨使用枯礬粉或黃柏粉。
- 臍部潰爛:將赤石脂研磨成粉末,敷於患處即可痊癒。
三朝洗兒:五枝湯
取桑、槐、榆、桃、柳五種樹的嫩枝,每種二十節,長約一寸,煎煮成湯,洗浴時加入一個豬膽攪勻,用此湯洗浴嬰兒,效果最佳。可以預防瘡疥,並避邪。
月內嬰兒眼睛閉合睜不開,或畏光、腫痛:取一段生甘草,用豬膽汁炙烤後研磨成粉,用米泔水調和,少量灌服。
臍風(此症多因斷臍後處理不當,如頻繁洗澡,尿布長時間未更換,或讓嬰兒受風,或解便時受涼等,皆因乳母未注意清潔所致)四方:
- 紫蘇、前胡、白殭蠶各五分,用米飯蒸煮取濃汁,用棉花蘸取滴入嬰兒口中,多次滴服,逐漸痊癒。
- 白殭蠶八分,蔥白三根,搗碎取汁,與母乳調和讓嬰兒吮吸,多次服用即可痊癒。
- 將白殭蠶研磨成細粉,用母乳調和灌服,效果顯著。
- 臍風一般會在腹部出現一條青筋,延伸到腹部後分成兩岔,直至心臟,如果不治療,會有危險。應仔細觀察青筋分岔的末端,用燈火灸三到五壯即可痊癒,效果顯著。
胎毒肥瘡:五棓、白芷、花椒各三錢,枯礬二錢,研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和塗抹,乾燥後再塗抹亦可。
諸熱五方:
- 胎熱:甘草、黑豆各三錢,竹葉、燈芯草各七莖,水煎服。
- 皮膚發紅,有紅筋:用早稻粳米磨成粉末,隨時撲灑患處,肌肉會自然長好。
- 蜘蛛瘡(全身起紅疹,乾燥瘙癢):豆腐皮燒成灰,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塗抹,即可痊癒。
- 灶心土研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塗抹。
- 皮膚像蛇皮一樣:白殭蠶、蛇退研磨成粉末,煎湯洗浴,即可痊癒。
驚風:
急慢驚風、痰厥等症,用烏梅、硃砂各三分,麝香三釐,研磨成細粉,用母乳調和灌服,效果顯著。
傷風、傷寒、瘡疥等症四方:
- 風寒咳嗽:荊芥穗炒黑、赤芍炒各一錢,蒼朮制、甘草炙各五分,研磨成細粉,服用一到二次。風寒咳嗽,用蔥薑湯送服。
- 傷風發熱:薄荷湯送服。
- 鼻涕多,呼吸粗重:紫蘇湯送服。
- 盜汗或自汗:浮麥湯送服。
小兒不食二方:
- 五穀蟲焙乾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分,用米湯送服。
- 將核桃燒熟後給孩子吃。
小兒泄瀉不止:山藥一半生一半炒熟,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炒糖滾水調服,或者加入粥中一起食用效果更好。
噤口痢二方:
- 將一個甜梨挖空,放入蜂蜜填滿,用紙包好火煨熟,食用即可止痢。
- 噤口紅痢:將田螺搗爛,塗抹在肚臍處,很快見效。
治五疳如神方:
取一個雞肝,不用生水清洗,將二錢雄黃研磨成粉末,與雞肝一起放入瓷碗中攪勻,加入兩盞好酒,用米飯蒸熟後食用,服用三到四次即可痊癒。加穀精草、海粉同蒸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