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四要》~ 卷之五 (3)
卷之五 (3)
1. 七
經驗對金飲子,治諸疾,不問遠近,無不愈者。常服固元陽,益氣健脾,進食和胃,祛痰,自然榮衛調暢,寒暑不侵。及療四時傷寒,手足腰痛,五勞七傷,外感風寒,內傷生冷,不問三焦痞滿,極有神效。
陳皮(去白炒黃四兩),蒼朮(米泔浸,一兩五錢),川厚朴(薑汁炒,一兩五錢),甘草(三兩重)
上依此方治療神效。
有溫疫時氣二毒,傷寒頭疼,加撫芎、蔥白三莖煎服。
五勞七傷有熱,加黃芩、柴胡。
手足痠疼,加烏藥、檳榔。
痰嗽發瘧,加草果、烏梅。
冷熱氣疼,加茴香、木香。
水氣腫滿,加桑白皮、木通。
婦人赤白帶下,加黃耆、當歸。
酒傷脾胃,加丁香、砂仁。
傷食,加良薑、白豆蔻。
四時泄瀉,加肉豆蔻、訶子。
風痰,加荊芥、北細辛。
膝腿冷疼,加牛膝、乳香。
腿痹,加菟絲子、羌活。
渾身拘急有熱,加地骨皮、麥門冬。
白痢,加吳茱萸。
赤痢,加黃連,去甘草。
頭風,加藁本、白芷。
有氣,加茴香。
氣塊,加三稜、莪朮。
頭疼,加茱萸、乾薑。
婦人腹痛,加香附子、烏藥。
眼熱,加大黃、荊芥。
冷淚,加木賊、夏枯草。
腰痛,加杜仲、八角茴香。
白話文:
【七】經驗對金飲子,這是一帖能治療各種疾病的藥方,無論病程長短,都能達到痊癒的效果。長期服用可以鞏固體內的元氣,補益體力,強健脾胃,促進食慾,調和胃氣,消除痰濕,自然而然身體的防禦系統就能運行順暢,不再受到寒暑的侵擾。同時也能治療四季中的感冒,手足腰背疼痛,過度勞累與各種內傷,不管是外部感受的風寒,還是內部因生冷食物導致的傷害,無論是三焦部位的脹滿不適,都能發揮出神奇的療效。
所需藥材為:陳皮(去掉白色的部份後炒至微黃,約四兩),蒼朮(用米漿浸泡,約一兩五錢),川厚朴(薑汁炒過,約一兩五錢),甘草(約三兩)。
以上藥材依此方配製,治療效果十分顯著。
若在溫疫或時節性病毒肆虐時,有感冒頭痛的症狀,可加入撫芎、蔥白三根一同煎煮服用。
若因過度勞累或七情內傷而產生熱症,可加入黃芩、柴胡。
若手足感到痠痛,可加入烏藥、檳榔。
若有咳嗽、痰多或瘧疾,可加入草果、烏梅。
若感到冷熱交錯的氣痛,可加入茴香、木香。
若出現水腫或腹部脹滿,可加入桑白皮、木通。
婦女若有白帶或紅色分泌物,可加入黃耆、當歸。
若因喝酒過量而傷害脾胃,可加入丁香、砂仁。
若消化不良,可加入良薑、白豆蔻。
若在四季中出現拉肚子的情況,可加入肉豆蔻、訶子。
若因風痰困擾,可加入荊芥、北細辛。
若膝蓋或腿腳冰冷疼痛,可加入牛膝、乳香。
若腿部麻痹,可加入菟絲子、羌活。
若全身緊繃且伴有熱感,可加入地骨皮、麥門冬。
若出現白色痢疾,可加入吳茱萸。
若出現紅色痢疾,可加入黃連,但要去掉甘草。
若出現頭風,可加入藁本、白芷。
若有氣滯,可加入茴香。
若有氣塊,可加入三稜、莪朮。
若有頭痛,可加入茱萸、乾薑。
婦女若有腹部疼痛,可加入香附子、烏藥。
若有眼睛紅熱,可加入大黃、荊芥。
若有眼睛冷淚,可加入木賊、夏枯草。
若有腰痛,可加入杜仲、八角茴香。
2. 八
加減玄武湯,治傷風傷寒,數日未解,六脈浮沉,身疼頭疼,惡寒潮熱,咳嗽痰喘,遍身疼痛,手足冷痹,飲食進少,大便腑溏痢,不問四時傷寒,一切治之。
白朮,芍藥(各一兩),白茯苓(七錢),甘草(三錢)
上依此方治之,用生薑五片。
頭疼,加川芎、細辛。
泄瀉,加木香、藿香。
咳嗽,加五味子、半夏。
遍身疼痛,加官桂、川芎。
有痰,加天南星、陳皮。
水瀉,加乾薑、木香。
四肢疼痛,加附子,名真武湯。
心煩,加人參、麥門冬。
熱未除,加黃芩、乾葛。
三日無汗,如瘧惡熱惡寒,加麻黃、桂枝。
白話文:
【八】加減玄武湯,適用於風邪或寒邪侵襲,幾天後症狀仍未緩解,脈象浮沉不定,身體與頭部感到疼痛,畏寒且伴隨似潮水般週期性的發熱,有咳嗽、痰多、喘息的症狀,全身各處感到疼痛,手腳冰冷僵硬,食慾不振,排便稀軟或有腹瀉的情況,無論四季何時受到寒氣侵襲,皆可使用此方治療。
所需藥材為:白朮、芍藥(各約30公克),白茯苓(約21公克),甘草(約9公克)。
依照此方進行治療,另需加入五片生薑。
若頭痛,則應加入川芎、細辛。
若有腹瀉,則應加入木香、藿香。
若有咳嗽,則應加入五味子、半夏。
若全身疼痛,則應加入官桂、川芎。
若有痰,則應加入天南星、陳皮。
若有水瀉,則應加入乾薑、木香。
若四肢疼痛,則應加入附子,此方稱為真武湯。
若心煩,則應加入人參、麥門冬。
若熱感未消,則應加入黃芩、乾葛。
若三天內無汗出,且有類似瘧疾的畏寒和高熱,則應加入麻黃、桂枝。
3. 九
五苓散,治傷寒溫熱病,表裡未解,頭疼發熱,口燥咽乾,煩渴及飲水煩渴不止,小便赤澀,霍亂吐瀉,自利煩渴,心氣不寧,腹中氣塊,小腸氣痛者,熱不散,黃疸發渴,一切治療之。
白朮(一兩),茯苓(去皮,八錢),肉桂(去皮,七錢),豬苓(五錢),澤瀉(八錢)
上依此方治療無不效驗。
陽毒,加芍藥、升麻,去肉桂。
狂言亂語,加辰砂、酸棗仁。
頭疼目眩,加川芎、羌活。
咳嗽,加五味子、桔梗。
心氣不定,加人參、麥門冬。
痰多,加半夏、陳皮。
喘急,加馬兜鈴、桑白皮。
大便不通,加大黃、朴硝。
氣塊,加三稜、莪朮。
心熱,加黃芩、蓮肉。
身疼拘急,加麻黃。
口乾噯水,加乾葛、烏梅。
眼黃酒瘟及五瘟,加茵陳、木通、滑石。
鼻衄,加山梔子、烏梅。
五心熱如勞,加桔梗、柴胡。
有痰有熱,加桑白皮、人參、前胡。
水氣,加甜葶藶、木通。
吊腎氣,加茱萸、枳殼。
小腸氣痛,加茴香、木通。
霍亂轉筋,加藿香、木瓜皮。
白話文:
[九] 這段文字介紹的是「五苓散」,主要用於治療類似流感或熱病等情況,當身體的內外狀況尚未完全恢復,出現頭痛、發燒、口乾舌燥、喉嚨乾渴、極度渴望喝水且喝後仍不解渴,小便呈現深紅色且排尿困難,或是出現霍亂症狀如嘔吐與腹瀉,以及自身感到口渴、心神不寧,腹部有硬塊,或是感到小腸部位疼痛等症狀,若是因熱量無法散發導致黃疸及口渴,都可以使用此藥物來治療。
藥方成分包括:白朮(30公克)、茯苓(去皮,24公克)、肉桂(去皮,21公克)、豬苓(15公克)、澤瀉(24公克)。
按照這個配方治療,通常都能見到效果。
若為陽性中毒,應加入芍藥、升麻,但需去掉肉桂。
如果出現胡言亂語的現象,則可加入辰砂、酸棗仁。
對於頭痛和眼睛眩暈的症狀,可以加入川芎、羌活。
若患者有咳嗽問題,可以添加五味子、桔梗。
若心臟功能不穩定,可以加入人參、麥門冬。
如果痰多,則可以加入半夏、陳皮。
若呼吸急促,可以加入馬兜鈴、桑白皮。
對於大便不通的情況,可以加入大黃、朴硝。
對於腹部有硬塊的問題,可以加入三稜、莪朮。
對於心臟過熱的症狀,可以加入黃芩、蓮肉。
若身體僵硬疼痛,可以加入麻黃。
對於口乾且常想喝水的情況,可以加入乾葛、烏梅。
對於眼睛黃疸或酒精中毒及五種瘟疫,可以加入茵陳、木通、滑石。
對於鼻子出血,可以加入山梔子、烏梅。
對於五心(手心腳心胸口)熱如勞累,可以加入桔梗、柴胡。
對於有痰又有熱的問題,可以加入桑白皮、人參、前胡。
對於水腫,可以加入甜葶藶、木通。
對於腎部問題,可以加入茱萸、枳殼。
對於小腸疼痛,可以加入茴香、木通。
對於霍亂轉筋,可以加入藿香、木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