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參贊延壽書》~ 卷之四 (2)
卷之四 (2)
1. 神仙救世卻老還童真訣
乃奇方也,今名班龍珠丹。
鹿角霜(十兩,為末),鹿角膠(十兩,酒浸數日,煮糊丸藥),菟絲子(十兩,酒浸二宿,蒸焙),柏子仁(十兩,淨,別研),熟地黃(十兩,湯洗,清酒浸二宿,蒸焙入藥用)
上末,以膠酒三四升煮糊,杵一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食前鹽湯或酒吞下,五六十丸。
導引有法
夜半後生氣時,或五更睡覺,或無事閒坐,腹空時寬衣解帶,先微微呵出腹中濁氣,一九止或五六止,定心閉目,叩齒三十六通,以集身中神氣。然後以大拇指背拭目,大小九過,使無翳障,明目去風,亦補腎氣。兼按鼻左右七過,令表裡俱熱,所謂灌溉中嶽以潤肺。次以兩手摩令極熱,閉口鼻氣,然後摩面不以遍數,連發際,面有光。
又摩耳根、耳輪不拘遍數,所謂修其城郭以補腎氣,以防聾瞶。
名真人起居之法:以舌柱上齶,上漱口中內外,津液滿口作三嚥下之,如此三度九咽。《黃庭經》曰:「漱咽靈液,體不幹」是也。便兀然放身心同太虛,身若委衣,萬慮俱遣,久久行之,血氣調暢,自然延壽也。
又兩足心湧泉二穴,能以一手舉足一手摩擦之百二十數,疏風去濕健腳力。
歐陽文忠公用此有大驗。
神枕法:昔太山下有老翁者,失其名姓,漢武帝東巡見老翁鋤於道傍,背上有白光高數尺。帝怪而問之有道術否?老翁對曰:「臣昔年八十五時,衰老垂死,頭白齒落,有道士者教臣服棗,飲水絕谷,並作神枕法,中有三十二物,其三十二物中二十四物藥以當二十四氣,其八物毒以應八風。臣行之轉少,白髮返黑,墮齒復生,日行三百里。
臣今年一百八十歲矣,棄世入山,顧戀子孫,復還食谷,又已二十餘年,猶得神枕之力,往不復老。」武帝視老翁顏狀當如五十許人,驗問其鄰,皆云信。帝乃從受其方作枕而不能隨其絕谷飲水也。
方用五月五日、七月七日取山林柏以為枕,長一尺二寸,高四寸,空中容一斗二升,以柏心赤者為蓋,厚二分,蓋致之令密,又當使可開用也,又鑽蓋上為三行,每行四十孔,凡一百二十孔,令容粟米大。
其用藥:芎藭、當歸、白芷、辛夷、杜衡、白朮、藁本、木蘭、蜀椒、官桂、乾薑、防風、人參、桔梗、白薇、荊實、飛廉、柏實、白朮、秦椒、麋蕪、肉蓯容、薏苡仁、款冬花,凡二十四物以應二十四氣;加毒者八物以應八風:烏頭、附子、藜蘆、皂莢、甘草、礬石、半夏、細辛。
上三十二物各一兩,俱㕮咀,以此藥上,安之滿枕中,用布囊以衣,枕百日面有光澤。一年體中所疾及有風疾一一皆愈,滿身盡香。四年白髮變黑,齒落更生,耳目聰明,神方有驗,秘不傳其非人也。藁本是老芎藭母也,武帝以問東方朔,答曰:「昔女廉以此方傳玉青,玉青以傳廣成子,廣成子以傳黃帝。近者,谷城道士淳于公枕此藥枕耳,百餘歲而頭髮不白。
白話文:
神仙救世卻老還童真訣
這是一個神奇的方子,現在叫做班龍珠丹。
將鹿角霜十兩磨成粉末;鹿角膠十兩,用酒浸泡數日,煮成糊狀,再製成藥丸;菟絲子十兩,用酒浸泡兩宿,蒸焙;柏子仁十兩,清洗乾淨,另外研磨;熟地黃十兩,用熱水清洗,再用清酒浸泡兩宿,蒸焙後入藥。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膠酒三四升煮成糊狀,反覆搗杵一千到兩千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前用鹽湯或酒送服,每次服用五六十丸。
導引方法
半夜陽氣初生時,或者五更睡醒後,或者無事閒暇時,空腹寬衣解帶,先輕輕呼出腹中濁氣,呼氣一到九次或五到六次,然後靜心閉目,叩齒三十六下,以聚集體內神氣。接著用大拇指的背面擦拭眼睛,一共擦拭九次,以去除眼翳,明目去風,同時也能補腎氣。再按壓鼻翼左右各七次,使鼻腔内外溫熱,這叫做灌溉中嶽以潤肺。然後雙手互相摩擦至發熱,閉口鼻深呼吸,再用雙手按摩面部,次數不限,按摩至髮際,使面容光澤。
再按摩耳根和耳廓,次數不限,這叫做修補城郭以補腎氣,以預防耳聾眼瞎。
真人養生之道:用舌頭抵住上顎,漱口,將口中内外津液咽下三次,每次咽下三次,共九次。《黃庭經》說:「漱咽靈液,體不幹」就是這個道理。然後身心放鬆,如同融入虛空,身體放鬆如同一件鬆垮的衣衫,摒除一切雜念,長期堅持,就能調和氣血,自然延年益壽。
此外,按摩湧泉穴(腳底心)各一百二十次,能疏散風濕,健壯腳力。
歐陽文忠公曾使用此法,效果顯著。
神枕法:從前太山脚下有一位老翁,名字不詳,漢武帝東巡時,看見這位老翁在路邊耕田,其背後有白光,高數尺。漢武帝感到奇怪,便詢問老翁是否懂得道術。老翁回答說:「臣從前八十五歲時,衰老將死,頭髮花白,牙齒脫落,一位道士教我服用棗子,喝水,不吃五穀,並教我製作神枕法,枕中裝有三十兩種藥物,其中二十四種藥物對應二十四節氣,八種毒藥對應八種風。臣依法而行,便返老還童,白髮變黑,脫落的牙齒重新長出,每天能行走三百里。
臣今年一百八十歲了,本想棄世歸山,但念及子孫,又開始食用五穀,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仍然受益於神枕之力,沒有再衰老。」漢武帝觀察老翁的容貌,看上去只有五十多歲的樣子,詢問鄰居,鄰居都證實了他的說法。於是漢武帝便向老翁學習製作神枕的方法,但他卻無法像老翁一樣不吃五穀只喝水。
製作方法:在五月五日或七月七日,採集山林中的柏樹枝幹製作枕頭,長一尺二寸,高四寸,內部空間能容納一斗二升的米。用柏樹中心鮮紅色的部分做枕頭蓋,厚度二分,蓋子要嚴密,但也要能打開。在蓋子上鑽三個排,每排四十個孔,一共一百二十個孔,孔的大小能容納小米粒。
所用的藥材:川芎、當歸、白芷、辛夷、杜衡、白朮、藁本、木蘭、蜀椒、官桂、乾薑、防風、人參、桔梗、白薇、荊實、飛廉、柏實、白朮、秦椒、蘼蕪、肉蓯蓉、薏苡仁、款冬花,共二十四種藥材,對應二十四節氣;再加上八種毒藥對應八種風:烏頭、附子、藜蘆、皂莢、甘草、礬石、半夏、細辛。
以上三十二種藥材各一兩,都研磨成細末,裝滿枕頭。用布袋包裹,枕一百天,面容就會光澤。一年後,體內的疾病和風濕病都會痊癒,全身都會散發香味。四年後,白髮會變黑,脫落的牙齒會重新長出,耳目也會變得聰明,此神方確實有效,但秘而不宣,非等閒之人所能得之。藁本是老芎藭的根莖。漢武帝曾向東方朔詢問此方,東方朔回答說:「從前女廉用此方傳授給玉青,玉青又傳給廣成子,廣成子又傳給黃帝。最近,谷城的一位道士淳于公也用此藥枕,一百多歲了頭髮也沒有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