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

《三元參贊延壽書》~ 卷之三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0)

1. 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

雞過宿收不密,蜈蚣必集其中,不再煮而食之,為害非輕。

雞並子不可合李子食之。老雞能呼人姓名,殺之則止。雞有四距重翼者,龍也,殺之震死。烏雞最暖,可補血,婦人可食。閹雞善啼,內毒。踏雞子殼令人得白瘕風。半夜雞啼則有憂事。雞生子皆雄者必有喜事。

雉離,禽也。損多益少,久食瘦人,春夏多食有毒。九、十至十一月稍補,他月發痔及瘡疥,八月忌之。益人神氣,丙午日不可食,明主於火也。四月勿食,氣逆。和胡桃、菌子同食,下血,有痼疾者不宜。和蕎麥麵食生肥蟲。卵不與蔥同食生寸白。

鶩,鴨也,六月勿食,益神氣。黑鴨滑中,發冷痢腳氣,人不可多食,有毒。妊娠多食,令子倒生。野鴨不可與胡桃、木耳同食。

《異苑》曰:章安有人元嘉中啖鴨肉成瘕,胸滿面赤,不得飲食,醫以秫菜食之,須臾吐一鴨雛,遂瘥。此因內生所致,又食過而然。

白鴨,補虛,目白者殺人。鴨卵多食發疾冷氣。

老鴨善,嫩鴨毒。鴨子不可合蒜食之,又不可合李子、鱉肉食之。野鴨九月已後,即中食。全勝家者,雖寒不動氣,又身上生熱瘡,多年不好者,但多食之即瘥。

白鵝,肉性冷,多食霍亂髮痼疾。卵不可多食。蒼鵝發瘡膿。老鵝善,嫩鵝毒。鵝毛柔暖而性冷,選細毛夾以布帛,絮而為被,偏宜覆嬰兒而闢驚癇也。

鵪鶉,四月已後,八月已前,不堪食。《本草》云:蝦蟆化也。鶉,患痢人可煮食之,良。和生羹煮食泄痢,酥煎偏令下焦肥。與豬肝同食麵生黑子。與菌同食發痔疾。

鷓鴣不可與筍同食,令人腹脹。此鳥天地之神,每月取一隻饗,至尊,自死者忌之。

山雞頓食發五痔,和蕎麥食生瘡,不與豉同食,殺人,卵不可與蔥同食,生寸白,不可久久食,令人疫。鷩雉,一名山雞,養之禳火災,山雞類也。

南唐相馮延已苦腦痛,久不減,太醫吳延紹誥。庖人曰:「相公平日多食鷓鴣、山雞。」吳曰:「得之矣。」投以甘草湯而愈。蓋此禽多食烏頭、半夏,有毒,以此解之。又類編通判楊立之官南方,多食鷓鴣,生喉癰,膿血日夕不止。泗水楊吉老令先啖生薑一片,愈。蓋以製半夏毒也。唐崔魏公,以多食竹雞暴亡,梁新命捩生薑汁,折齒灌之,復活。亦此意也。

鴛鴦肉常食之患大風。夫婦不相和,煮鴛鴦肉食之,即時和順相愛也。

雀肉不與李同食。合醬食妊娠所忌。不可合雜生肝食之。雀糞和老薑末蜜丸服之,令人肥白。

鵓鴿,雖益人,病者食之多減藥力。

雄鵲,婦人不可食,燒毛納水中沉者是雄。

烏鴉,肉澀不中食。鴉瘦,病嗽骨蒸者,可和五味醃炙食之。鴉眼睛,研,注人目中,令人見神鬼。

燕肉,人不可食,入水必為蛟龍所害,食者損人神氣。出千金博物志

白話文:

雞放隔夜沒妥善保存,蜈蚣就會聚集在上面,如果再拿來煮食,危害不小。

雞蛋不能和李子一起吃。老雞會叫出人的名字,殺掉它就能停止。雞有四個距、翅膀又重的,是祥瑞之兆,殺了它會遭天譴。烏雞最溫補,可以補血,婦女可以食用。閹雞愛叫,內有毒素。踩雞蛋殼會得白瘕風。半夜雞叫會有憂慮的事情發生。雞生的蛋全是雄的,會有喜事發生。

野雞,肉多食則有害,少食則有益。長期食用會讓人消瘦,春夏季多吃有毒。九到十一月可以稍微多吃一點,其他月份食用則容易長痔瘡和皮膚病,八月則忌食。雖然野雞能增強元氣,但丙午日(星期五)不能吃,因為丙午屬火。四月也不宜食用,會導致氣逆。野雞和胡桃、菌類一起吃會流血,有舊疾的人更不能吃。野雞和蕎麥麵一起吃會生出肥蟲。野雞蛋不能和蔥一起吃,否則會生出寸白(一種病)。

鴨子,六月不要吃,能增強元氣。黑鴨性寒滑,會導致腹瀉、腳氣,人不能多吃,有毒。孕婦多吃,會導致胎兒倒生。野鴨不能和胡桃、木耳一起吃。

古書《異苑》記載:章安有人在元嘉年間吃鴨肉後長了瘕(腫塊),胸悶臉紅,無法進食,醫生讓他吃秫菜,不久就吐出一隻鴨雛,病就好了。這是因為體內已經長出病灶,又因為吃得太多導致的。

白鴨,能補虛,但是眼睛發白的會殺人。鴨蛋多吃會引起疾病和寒氣。

老鴨性溫良,嫩鴨有毒。鴨肉不能和蒜一起吃,也不能和李子、鱉肉一起吃。野鴨九月以後才能吃。體質虛弱的人,即使天冷也不會覺得冷,身上還會長熱瘡,多年不癒,但多吃野鴨肉就能痊癒。

白鵝,肉性寒涼,多吃會導致霍亂和舊疾復發。鵝蛋也不能多吃。灰鵝容易生瘡。老鵝性溫良,嫩鵝有毒。鵝毛柔軟溫暖但性寒,選取細毛夾在布帛裡做成被子,特別適合給嬰兒蓋,可以預防驚癇。

鵪鶉,四月以後,八月以前,不宜食用。《本草綱目》說,鵪鶉是蝦蟆變成的。鵪鶉適合患痢疾的人食用,煮著吃效果很好。和生薑一起煮著吃可以治療泄瀉,用酥油煎則能滋養下焦。鵪鶉和豬肝一起吃,麵食會發黑。和菌類一起吃會長痔瘡。

鷓鴣不能和筍一起吃,會讓人腹脹。鷓鴣是天地之神,每月取一隻祭祀至尊,自己死掉的鷓鴣則忌食。

山雞一次吃太多會長五種痔瘡,和蕎麥一起吃會長瘡,不能和豉(豆豉)一起吃,會中毒,山雞蛋不能和蔥一起吃,會長寸白,不能長期食用,會讓人得疫病。鷩雉,也叫山雞,養它可以避火災,和山雞類似。

南唐宰相馮延己長期頭痛,久治不癒,太醫吳延紹詢問後,廚子說:「相公平時吃很多鷓鴣和山雞。」吳延紹說:「找到了病因!」就給他喝甘草湯,病就好了。因為這些禽類經常吃烏頭、半夏等有毒植物,所以用甘草解毒。類似的,編修通判楊立之在南方任職期間,吃了很多鷓鴣,得了喉癰,膿血不斷,泗水楊吉老令他先吃一片生薑,就好了,也是用生薑來解半夏的毒。唐朝崔魏公因為多吃竹雞而暴亡,梁新命用生薑汁灌進他嘴裡,竟然復活了,也是這個道理。

鴛鴦肉經常吃會得大風病。夫妻不和,煮鴛鴦肉吃,就能和睦相愛。

麻雀肉不能和李子一起吃。和醬一起吃是孕婦的禁忌。不能和各種生肝一起吃。麻雀糞和老薑末、蜂蜜一起做成丸藥服用,可以讓人變得肥白。

鴿子,雖然有益於人,但病人吃它會減弱藥效。

雄鵲,婦女不能吃,燒掉羽毛後放到水裡沉下去的是雄鵲。

烏鴉,肉澀不好吃。但是瘦烏鴉,對於咳嗽、骨蒸的人,可以和五種香料一起醃製後烤著吃。烏鴉的眼睛,研磨後滴進人眼中,可以讓人看見神鬼。

燕子肉,人不能吃,放到水裡就會被蛟龍傷害,吃了會損傷元氣。(出自《千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