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參贊延壽書》~ 卷之三 (4)
卷之三 (4)
1. 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
是以暑月食物尤要節減,使脾胃易於磨化,戒忌生冷,免有腹臟之疾也。
《瑣碎錄》云:暑月瓷器如日照者,不可便盛飲食。
閻孝忠曰:吳楚之人,每中脘有疾,翻謂脾病,胸腹痛不以虛實,悉謂脾病。凡脾藥皆椒薑朮附之類。又盛夏必熱食,居密室服藥,習以為常。余勸以夏當寒食,高居以遠炎暑。則曰:吳楚與北人異,以此自將安樂,充實豈不難哉。《經》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柔剛。
注:陰報於陽謂五月,五陽一陰始生,聖人春食溫,夏食寒,以抑陽扶陰。十一月,五陰一陽,故熱附炎以抑陰扶陽,反此者是謂伐根。盛夏熱食,窮冬寒食,以自取困路,吾未如之何。
一日之忌:暮無飽食物,至飽傷臟腑。又人之陽氣,隨日升沉,日中則隆,日西則虛。無勞復筋骨,當休息肢體,力省運行,食難磨化,或即就寢,不免重傷。故云:夜食飽甚損一日之壽也。
玉叔和洞識攝生之道,常謂:人曰食不欲雜,雜則或有所犯,當時或無災患,積久為人作疾。尋常飲食,每令得所,多食令人膨脝短氣,或致暴疾。夏至秋分少食肥膩、餅臛之屬,此物與酒食瓜果相妨,當時不必習病,入秋節變陽消陰息,寒氣總至,多諸暴卒。良由涉夏取冷太過,飲食不節故也。
而不達者,皆以病至之日便謂是受病之始,而不知其所由來者漸矣。豈不惑哉。
食物
物之無益而有損者,常人尤不可多食,況病人當避忌者乎,此書所載。凡物之有益而無損者,不書。或損益相半者,則書其損而不書其益。
果實
生棗令人熱,渴、氣脹、寒熱、羸瘦者,彌不可多,動臟腑,損脾元,與蜜同食損五臟。
軟棗冷,動宿疾,發嗽,與蟹相忌。
梅子壞齒及筋,多食發熱。
生龍眼平,沸湯內淖過不動脾。
櫻桃,寒熱病多食,發暗風,傷筋骨,嘔吐。小兒多食作熱,性熱也。
生荔枝性熱,多食發虛熱、煩渴、口乾、衄血。
楂子不可多食,損齒及筋。
乳柑太寒,冷脾,發痼疾,利腸,發輕汗。脾胃冷人,尤不可多食,諸柑性同。
橘柚酸者聚痰,甜者潤肺,不可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橙子溫,皮多食傷肝,與檳榔同食,頭旋噁心,生痰瘧。
楊梅多食發熱,損齒及筋。
杏實熱,多食傷筋骨。杏酥生熟吃俱得,半生半熟,殺人。杏仁久服,目盲,眉、發、須落,動宿疾。雙仁者,殺人,可研細治犬傷。
桃實,發丹石,損胃,多食有熱。飽食桃仁,水浴成淋。
桃杏花,本五出而六出者,必雙仁能殺人者,失常故也。
李子平,發瘧,多令虛熱,白蜜和食,傷人五內,不可臨水上啖之及與雀肉同食。李不沉水者,毒。仁和雞子食,內結不消。
梨寒,乳鵝梨、紫花梨治心熱,此外生不益人,多食,寒中。產婦,金瘡人,勿食,令萎困。其性益齒而損脾胃,正二月勿食佳。
白話文:
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
盛夏飲食尤其要節制,讓脾胃容易消化吸收,避免生冷食物,以免傷及腹臟。
古書記載,盛夏時日照過的瓷器,也不宜立即盛放飲食。
有人說,吳楚地區的人,常常患有胃脘疾病,卻都說是脾胃出了問題,不論是虛症還是實症,都說是脾病,治療脾病的藥方也多半是使用胡椒、生薑、蒼朮、附子等辛溫藥材。而且盛夏時節,他們習慣吃熱食,關在密閉的房間裡吃藥,已經習以為常。我勸他們夏天應該吃寒涼的食物,住在通風高的場所,遠離暑熱,他們卻說:吳楚地區和北方不一樣,這是我們長久以來適應的環境,如果改變飲食習慣,身體豈不是吃不消?古書說: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要順應天地間陰陽的變化。
註解:陰氣開始回歸陽氣是在五月,此時是五陽一陰開始生長的時候,所以聖人春天吃溫熱的食物,夏天吃寒涼的食物,來抑制陽氣,扶助陰氣。到了十一月,是五陰一陽的時候,所以要吃溫熱的食物來抑制陰氣,扶助陽氣。反之則會損傷根本。盛夏吃熱食,嚴冬吃寒食,都是自找麻煩,我對此無能為力。
一天之中,要注意的是:晚上不要吃得太飽,吃太飽會傷及臟腑。人體的陽氣隨著太陽的升落而變化,中午陽氣最盛,傍晚則最虛弱。此時不要再勞累筋骨,應該讓身體休息,減少活動量,否則食物不易消化,如果立刻就寢,更容易加重病情,所以說:晚上吃得太飽會損害一天的壽命。
一位養生有道的長者常說:飲食不要太雜,雜食容易犯忌,當時可能沒什麼災禍,但日積月累就會導致疾病。平常的飲食,每樣都適量就好,吃太多會讓人肚子脹、呼吸短促,甚至導致暴疾。夏至到秋分,要少吃肥膩的食物、餅類和羹類,這些食物和酒、瓜果相剋,雖然當時可能沒事,但到了秋天,天氣轉涼,陽消陰長,寒氣來襲,容易導致暴亡。這都是因為夏天貪吃冷飲,飲食不節制造成的。
那些不明白的人,總是等到生病的那天才認為是疾病的開始,卻不知道疾病的產生是日積月累的結果,不是很糊塗嗎?
食物:
那些沒有益處反而有害的食物,一般人都不應該多吃,更何況是病人,應該避免食用。本書記載的都是有害的食物,至於有益無害的食物則不列舉;或損益相半者,則只記載其有害的一面,而不記載其有益的一面。
果實:
生棗會讓人感到燥熱,口渴、氣脹、寒熱、消瘦的人更不能多吃,它會傷及臟腑,損傷脾胃,與蜂蜜同食則會傷及五臟。
軟棗性寒,會加重宿疾,誘發咳嗽,與螃蟹相剋。
梅子會損壞牙齒和筋骨,多吃會發熱。
龍眼性平,用沸水燙過再吃,不會損傷脾胃。
櫻桃,寒熱病患者多吃會誘發中風,傷及筋骨,引起嘔吐。小孩多吃容易發熱,因為它性熱。
荔枝性熱,多吃會引起虛熱、煩渴、口乾、流鼻血。
山楂不能多吃,會損壞牙齒和筋骨。
橘子太寒,會傷及脾胃,加重宿疾,導致腹瀉,出輕微的汗。脾胃虛寒的人,尤其不能多吃,其他柑橘類水果也一樣。
橘柚,酸的會生痰,甜的潤肺,但都不可多吃,會讓人口味變差,吃不出其他食物的味道。
橙子性溫,但橙皮多吃會傷肝,與檳榔同食,會頭暈噁心,生痰致瘧疾。
楊梅多吃會發熱,損壞牙齒和筋骨。
杏仁性熱,多吃會傷及筋骨。杏仁酥生吃或熟吃都可以,但半生半熟的杏仁酥會致死。長期服用杏仁會導致眼睛失明,眉毛、頭髮、鬍鬚脫落,並加重宿疾。雙仁杏有毒,可以研磨後治療犬傷。
桃子會導致丹毒,損傷胃部,多吃會生熱。吃太多桃仁,再泡热水澡,會導致尿路感染。
桃杏的花,本是五瓣,若有六瓣,一定是雙仁的,有毒能致死,這是因為不符合常理。
李子性平,會誘發瘧疾,多吃會導致虛熱,和蜂蜜一起吃會傷及五臟,不要在水邊吃,也不要和麻雀肉一起吃。不沉水的李子有毒。李子的核和雞蛋一起吃,會在體內積聚,難以消化。
梨性寒,乳鵝梨、紫花梨可以治療心熱,其他梨子生吃對人體沒有益處,多吃會傷及脾胃。產婦和受傷的人不要吃,會讓人虛弱無力。梨子雖然能保護牙齒,但會損傷脾胃,農曆二月最好不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