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

《三元參贊延壽書》~ 卷之三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2)

1. 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

《書》云:飲食上蜂行住,或貓犬畛破之水生瘡。

《書》云:飲食生冷,北人土厚水深,稟氣堅實,不損脾胃。久居南方,宜忌之。南人土薄水淺,稟賦多虛,不宜脾胃。久居北方者,尤宜忌之。

《書》云:空心茶,宜戒;卯時酒、申後飯,宜少。

《書》云:極飢而食且過飽,結積聚極,渴而飲且過多,成痰癖。日沒後食訖,便未須飲酒,不幹嘔。

太宗謂宰臣曰:「朕每日所為,自有常節,飲食不過度,行之已久,甚覺有力。老子云:『我命在我,不在天,全在人之調適。』卿等亦當加意,毋自輕攝養也。」

陶隱居云:何必餐霞服大藥,妄意延年等龜鶴,但於飲食嗜欲中,去其甚者將安樂。

漿水,按《本草》:味甘,酸,微溫,無毒。調中引氣,開胃止渴,強力通關,治霍亂瀉痢。消宿食,解煩去睡,調理臟腑,治嘔噦,白人膚體如繒帛,為人常用,故不齒其功。

世之所用熟水品目甚多,貴如沉香則燥脾,木骨草則澀氣,蜜香則冷胃,麥門冬則體寒,如此之類,皆有所損。

紫蘇湯,今人朝暮飲之,無益也。芳草致豪貴之疾,此有一焉。

宋仁宗命翰林院定熟水,奏曰:「紫蘇第一,沉香第二,麥門冬第三,以蘇能下胸膈浮氣。」殊不知久則泄人真氣,令人不覺。

《本草》云:酒飲之,體軟神昏,是其有毒也,損益兼行。

扁鵲云:久飲常過,腐腸爛胃,潰髓蒸筋,傷神損壽。

有客訪周顗,顗出美酒兩石,顗飲石二,客飲八斗。次明,顗無所苦,酒量貫也,客已死矣。觀之,客腸已出,脅已穿,豈非量過,而犯扁鵲之戒歟。

飲白酒,食牛肉,生蟲。酒漿,照人無影不可飲,不可合乳汁飲,令人氣結,祭酒自耗者殺人。酒後食芥辣物多,則緩人筋骨。

臥黍穰,食豬肉,患大風。凡中藥毒及一切毒,從酒得者難治。酒性行血脈,流遍身體也。

《書》云:飲酒,醉未醒,大渴飲冷水,又飲茶,被酒引入腎臟,為停毒之水。腰腳重膇,膀胱冷痛,兼患水腫,消渴攣痹。」

《書》云:酒醉當風,以扇扇之,惡風成紫癜。又:醉酒吐罷,便飲水,作消渴。神仙不禁酒,以能行氣壯神,然不過飲也。

《本草》:茶飲者,宜熱,宜少,不飲尤佳。久食去人脂,令人瘦,下焦虛冷,惟飽食後一、二盞不妨消渴也。飢則尤不宜,令人不眠。同韭食身重。

《書》云:將鹽點茶,引賊入家,恐傷腎也。

東坡說茶除煩去膩,世固不可無茶。然暗中損人不少,吾有一法常自修之。輒以濃茶漱口於食後,煩膩既去而脾胃不知,凡肉之在齒者,得茶漱滌,乃不覺脫去,不煩挑剔也。蓋齒性便苦,緣此漸堅牢,而齒蠹且日去矣。

《書》云:飲多,則肺布葉舉,氣逆上奔。

《書》云:陰地流泉,六月行路,勿飲之,發瘧。

白話文:

人元之壽(飲食有度者得之)

書中記載:飲食不潔,如同蜜蜂在食物上爬行,或像貓狗喝過的水,都可能導致皮膚生瘡。

書中記載:生冷飲食,北方人因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體質強健,不易損傷脾胃;但長期居住南方的人,就應該注意忌口。南方人土地貧瘠、水源淺薄,體質多虛弱,脾胃較弱;長期居住北方的人,更應該注意忌口。

書中記載:空腹喝茶應戒除;卯時(早上五點到七點)喝酒、申時之後(下午三點到五點)吃飯,都應適量。

書中記載:極度飢餓時暴飲暴食,容易導致積食;極度口渴時大量飲水,容易產生痰飲。日落之後吃完飯,最好不要立即喝酒,以免嘔吐。

太宗皇帝曾對宰臣說:「我每天的生活都有規律,飲食不過量,已經持續很久了,感覺身體非常有力氣。老子說:『我命在我,不在天,全在人之調適。』你們也要用心注意養生,不要輕忽自己的飲食起居。」

陶弘景說:不必追求吞服仙丹妙藥,妄圖像龜鶴一樣長壽,只要在飲食嗜好上,去除過度的部分,就能夠安享天年。

漿水,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味甘酸,微溫,無毒。能調理脾胃,引氣開胃,止渴,增強體力,通暢經絡,治療霍亂、瀉痢;能消化宿食,消除煩悶、改善睡眠,調理臟腑,治療嘔吐;使皮膚白皙光潔。因其用途廣泛,所以人們常常忽略它的功效。

世人常用的熟水(指泡茶或烹煮用的水)種類繁多,像沉香水則燥熱傷脾,木骨草水則澀滯氣機,蜂蜜水則寒涼傷胃,麥門冬水則體寒,諸如此類,都各有其缺點。

紫蘇湯,現在人早晚飲用,其實沒有益處,反而會導致某些疾病。珍貴的草藥也可能導致富貴病,紫蘇湯就是一個例子。

宋仁宗曾命翰林院評選熟水,奏報結果是:紫蘇湯第一,沉香水第二,麥門冬水第三,因為紫蘇湯能降胸膈之浮氣。卻不知道長期飲用會損耗人體真氣,讓人不自覺。

《本草綱目》記載:飲酒過度,會導致身體軟弱、神志昏迷,說明酒是有毒的,它既有益處也有害處。

扁鵲說:長期飲酒過量,會腐蝕腸胃,損傷骨髓筋脈,傷神損壽。

曾經有客人拜訪周顗,周顗拿出兩石(約400斤)美酒,周顗自己喝了一石,客人喝了八斗(約40斤)。第二天,周顗安然無恙,可見其酒量驚人,但客人卻死了。解剖發現,客人的腸子都流出來了,肋骨都穿透了,這不就是因為飲酒過量,犯了扁鵲的戒律嗎?

喝白酒,吃牛肉,容易生蟲。酒漿(發酵的酒)如果清澈見底,沒有影子,就不可飲用;不可與乳汁同飲,會讓人氣結,祭祀用的酒如果自己喝了,則傷身甚至致命。酒後吃辛辣食物過多,會使筋骨鬆弛。

睡在黍穰(稻穀的秸稈)上,吃豬肉,容易患上皮膚病(大風)。凡是中藥毒性或其他毒素,如果通過酒進入體內,都難以治療。因為酒的特性是運行於血脈,遍佈全身。

書中記載:飲酒醉了還沒醒,就大量喝冷水,又喝茶,會使酒毒進入腎臟,導致停滯。從而出現腰腿沉重、膀胱冷痛,以及水腫、消渴、肢體麻痺等症狀。

書中記載:酒醉後吹風,用扇子扇風,容易導致皮膚出現紫癜。又:醉酒後嘔吐完畢,立即喝水,容易導致消渴症。神仙雖然也喝酒,因為酒能行氣壯神,但他們也從不過量。

《本草綱目》記載:喝茶,宜熱不宜冷,宜少不宜多,最好不喝。長期喝茶會消耗人體脂肪,使人消瘦,下焦虛寒,只有在飽食之後喝一兩杯,才能消解渴慾。飢餓時尤其不宜喝茶,會導致失眠。茶和韭菜一起吃,會使人感到身體沉重。

書中記載:用鹽巴點茶,就像引賊入室,恐怕會損傷腎臟。

蘇軾說茶能除煩解膩,世上確實離不開茶。但茶暗中損傷人體的地方也不少,我有一個方法一直用來保養自己。就是在飯後用濃茶漱口,既能去除油膩,又不會傷及脾胃;食物殘渣在牙齒縫隙中,用茶水漱口就能清除,不必費力挑剔。而且牙齒本來就容易酸軟,這樣慢慢地就能使牙齒堅固,蛀牙也逐漸減少了。

書中記載:飲水過多,會導致肺部氣機上逆。

書中記載:陰暗潮濕的地方流出的泉水,在六月酷暑天氣行走時,不要飲用,以免引起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