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

《三元參贊延壽書》~ 卷之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7)

1. 沐浴洗面

《書》云:頻沐者,氣壅於腦,滯於中,令形瘦體重,久而經絡不通暢。

《書》云:飽食沐發,冷水洗頭,飲水沐頭,熱泔洗頭,冷水濯足,皆令人頭風。

《書》云:新沐發勿令當風,勿濕縈髻,勿濕頭臥,令人頭風、眩悶及生白屑、發禿、面黑、齒痛、耳聾。

《書》云:女人月事來不可洗頭,或因感疾,終不可治。

《書》云:沐浴漬水而臥,積氣在小腹與陰,成腎痹。

《書》云:炊湯經宿洗體成癬,洗面無光,作甑哇瘡。

《書》云:頻浴者,血凝而氣散,體雖澤而氣自損,故有癰、疽、瘡、癤之疾者,氣不勝血,神不勝形也。

《書》云:時病新愈,冷水洗浴,損心胞。

《書》云:盛暑沖枳,冷水洗手,尚令五臟乾枯,況沐浴乎?

《書》云:因汗入水,即成骨痹。昔有名醫將入蜀,見負薪者,猛汗河浴。醫曰:此人必死,隨而救之。其人入店中,取大蒜細切,熱面澆之,食之汗出如雨。醫曰:「貧下人且知藥,況富貴乎。」遂不入蜀。

《書》云:遠行觸熱,逢河勿洗,面生烏皯。

《閒覽》云:目疾切忌浴,令人目盲。白彥良壯歲,常患赤目。道人曰:但能不沐頭,則不病此。彥良記之,七十餘更無眼疾。

白話文:

【沐浴洗臉】

《書》提到:過度洗澡的人,會導致氣血在腦部阻塞,影響中焦運化,使身體消瘦、肢體沉重,長久下來會導致經絡運行不順。

《書》提到:飯後立刻洗頭、用冷水洗頭、喝完水後洗頭、用熱的米湯洗頭、用冷水洗腳,這些都會引發頭風病。

《書》提到:剛洗完頭髮不要吹風,不要讓頭髮濕著纏繞,也不要頭髮濕著就睡覺,這樣會導致頭風、頭暈、產生頭皮屑、掉髮、臉色暗沉、牙痛、耳鳴。

《書》提到:女性生理期來時不可以洗頭,可能會因此生病,而且這病可能永遠都治不好。

《書》提到:沐浴後全身浸泡在水中再睡覺,會導致氣血堆積在小腹和生殖器,形成腎部疾病。

《書》提到:用隔夜的熱水洗澡會形成癬,洗臉會使臉色黯淡,造成臉上出現紅疹。

《書》提到:經常洗澡的人,血液會凝固,氣血會散失,即使皮膚看似光滑,但實際上氣血已受損,所以患有膿包、毒瘡、粉刺的人,是因為氣血不足,精神無法支持身體所致。

《書》提到:疾病剛好轉,用冷水洗澡會傷害心臟。

《書》提到:酷熱天氣下,用冷水洗手,也會導致五臟功能衰竭,更何況是全身沐浴呢?

《書》提到:出汗後馬上接觸冷水,會形成骨骼疾病。過去有位名醫要前往四川,途中看到一位伐木工人滿身大汗後跳進河裡洗澡。醫生預言他必死無疑,並立即施救。伐木工人到店裡,取些大蒜切碎,加上熱麵條,吃後汗水如雨。醫生說:「窮人都知道如何自救,何況是富貴人家呢?」因此他沒有前往四川。

《書》提到:長途跋涉後,受到高溫曝曬,碰到河水千萬不要洗澡,否則會使臉上產生黑色斑點。

《閒覽》提到:眼睛疾病最忌沐浴,會使人失明。白彥良年輕時常有紅眼症。道士告訴他:只要不洗頭,就不會得這種病。彥良牢記這話,七十多歲後,再也沒有眼疾困擾。

2. 櫛發

真人曰:發多櫛,去風明目,不死之道。曰:頭髮梳百度。

陶隱居云:飽則人浴飢則梳,梳多浴少益心目。故道家晨梳,常以百二十為數。

真人曰:發宜多櫛,手宜在面,齒宜數叩,精宜常咽,氣宜精煉。

此五者,所謂子欲不終,修崑崙耳。

安樂詩云:發是血之餘,一日一次梳。通血脈,散風濕。

《瑣碎錄》云:亂髮藏臥房壁中,久招不祥,又云:勿令發覆面,不祥。頭髮不可在魚鮓中食之,殺人。

《本草》云:收自己亂頭髮,洗淨,干,每一兩入椒五十粒,泥固封,入爐,大火一煅,如黑糟,細研,酒服一錢匕,髭髮長黑。

劉安君燒自己發,合頭垢等分,合服如大豆許三丸,名曰還精。令頭不白,服氣積義。

劉根曰:取七歲男齒女發,與己頸垢合燒,服之一歲,則不知老,常為之,使老有少容也。

《書》云:凡梳頭髮及爪皆理之,勿投水火,正爾拋擲。一則敬父母之遺體,二則有鳥,曰鵠鷤,夜入人家,取其爪發,則傷魂。

《書》云:發落諸飲食中,食之成瘕。

宋明帝宮人腰痛引心,發則氣絕,徐文伯曰:「發瘕也。」以油灌之,吐物長二尺,頭已成蛇,懸柱上水瀝盡,惟餘一發。唐·甄立言為太常,昔有病人心腹滿煩彌瘴,診曰:「誤食發而然。」令餌雄黃,吐一蛇,如拇指大,無目。燒之,有發氣,若頭尾全,誤食必然。

白話文:

真實的人說:經常梳理頭髮,可以驅除風邪,明亮視力,這是長生不老的方法。也就是說,每天要梳頭一百次。

陶隱居表示:飽餐後適合沐浴,飢餓時應梳頭,多梳頭少洗澡對心眼有益。所以道教徒早晨梳頭,通常會梳一百二十下。

真實的人說:應該常梳頭髮,手應該常在臉上按摩,牙齒應該常敲打,精華應該常吞嚥,氣息應該精練。

這五點,就是所謂的你若不想生命結束,就該修煉崑崙(道教的一種修煉方法)。

安樂詩說:頭髮是血液的剩餘,每天至少要梳一次。這樣能疏通血液脈絡,分散風濕。

《瑣碎錄》提到:亂髮藏在臥房的牆壁中,時間久了會招來不祥;又說,不要讓頭髮遮住臉,這會帶來不祥。頭髮不能在魚類食物中食用,會致死。

《本草》提到:收集自己的亂髮,清洗乾淨,晾乾,每兩髮加入五十粒花椒,用泥封固,放入爐中,大火燒製,直到頭髮變成黑色糟狀,細細研磨,每次用酒送服一錢,可以促進鬍鬚和頭髮變黑。

劉安君燒掉自己的頭髮,加上等量的頭皮屑,混合服用,稱為還精,可以使頭髮不變白,這在養生法中有記載。

劉根說:取七歲男孩的頭髮和女孩的頭髮,加上自己的頸部污垢一起燒掉,服用一年,就不會衰老,長期這樣做,可以保持年輕的外貌。

《書》提到:每次梳頭或剪指甲後,都應整理好,不能隨意丟入水或火中,這樣做一是尊敬父母遺留的身體部分,二是因為有一種叫鵠鷤的鳥,夜晚會進入人類家中,拿走指甲和頭髮,這樣會傷害人的靈魂。

《書》提到:頭髮掉入飲食中,吃了會形成瘤。

宋明帝的宮人腰部疼痛牽連到心臟,發作時會喘不過氣,徐文伯說:「這是頭髮引起的瘤。」他用油灌注治療,結果吐出一條兩尺長的東西,頭已經變成了蛇,懸掛在柱子上,水分流盡後只剩下一根頭髮。唐朝甄立言擔任太常時,曾有一病人腹部滿脹且煩躁,診斷後認為是誤食頭髮所致。他讓病人服用雄黃,結果吐出一條像拇指一樣大的蛇,沒有眼睛。將蛇燒掉,散發出頭髮的氣味,如果頭和尾巴都完整,那麼一定是誤食了頭髮。

3. 大小腑

《書》云:忍尿不便,成五淋;膝冷成痹;忍大便成五痔。

《書》云:弩小便,足膝冷呼氣;弩大便,腰痛目澀。

《書》云:或飲食,或走馬,或疾走,或為寒熱所迫,令胞轉,臍下痛,胞屈闢,不小便致死。

《瑣碎錄》云:夜間小便時,仰面間眼,至老眼不昏。又丈夫飢欲坐小便,若飽則立小便,慎之無病。

又云:不可對正北溺,及對三光便溺,及向西北,並損人年壽。

《書》云:凡人求道受戒,勿犯五逆,有犯者凶。大小便向南一逆,向北二逆,向日三逆,向月四逆,仰視天及星辰五逆。

《書》云:大小二事,勿強關抑忍,又勿失度,或澀,或滑,皆傷氣害生,為禍甚速。

劉惟簡至乾寧軍,有人獻金花丸,以縮小便,藥犯砒蠟,服三日,小便極少。至羈州,肢體通腫。蓋被閉卻水道,水溢妄行。不遇盧昶,幾為所誤。蓋水泉不止者,膀胱不藏也,宜服暖劑以攝水,可強止之耶?

白話文:

【大小腑】

《書》上說:如果憋尿不排,可能會導致五淋症;膝蓋常冷可能形成痹症;憋大便也可能引發五痔。

《書》上記載:強忍小便,會導致腳膝冰冷及呼吸困難;強忍大便,會引起腰痛和眼睛幹澀。

《書》上寫著:在飲食、騎馬、快速奔跑,或在寒熱交迫的情況下,可能會使膀胱轉位,導致肚臍下方疼痛,膀胱扭曲,無法小便,嚴重時甚至會致死。

《瑣碎錄》提到:夜晚小便時,仰頭睜開眼睛,這樣到老了眼睛都不會昏花。另外,男性餓的時候應該坐下小便,飽的時候則要站著小便,這樣可以避免生病。

還有一種說法:不能面向正北方小便,也不能面對日月星三光進行大小便,也不能向西北方,這些行為都可能減損壽命。

《書》上寫:凡追求修行的人,在受戒時,切勿做出五逆的行為,違背者會招來不幸。大小便朝南是第一逆,朝北是第二逆,朝向太陽是第三逆,朝向月亮是第四逆,仰望天空及星辰是第五逆。

《書》上指出:對於大小便這兩件事,不要強制憋住或抑制,也不要失去節制,不管是過於乾澀或是過於順滑,都會傷害身體,帶來的災禍非常迅速。

劉惟簡到了乾寧軍,有人送他金花丸,說可以縮短小便時間,但藥裡含有砒蠟,吃了三天後,小便量變得極少。到了羈州,他的四肢開始浮腫。這是因為藥物阻塞了水道,使得水分無法正常排出,亂跑全身。如果不是遇到了盧昶,他幾乎因此誤判病情。要知道,如果尿液不停流出,那是膀胱功能失調,應該服用溫補的藥物來控制水份,而不是強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