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飛

《三元參贊延壽書》~ 卷之二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5)

1. 津唾

真人曰:常習不唾地,益口中津液,是金漿玉醴,能終日不唾,常含而咽之,令人精氣常留,面目有光。

《書》云:養性者,唾不至遠,遠則精氣俱損,久成肺病。手足重,皮毛粗澀,脊痛,咳嗽。故曰遠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

《書》云:嗌為醴泉,聚流為華池府,散為津液,降為甘露,溉臟潤身,宣通百脈,化養萬神,肢節毛髮,堅固長春。

《書》云:人骨節中有涎,所以轉動滑利,中風則涎上潮,咽喉袞饗,以藥壓下,俾歸骨節可也。若吐其涎,時間快意,枯人手足,縱活亦為廢人。小兒驚風,亦不可吐涎也。《仙書》云:亥子日不可唾,亡精失氣,滅損年命。

有人喜唾,液干而體枯,遇至人教以回津之法,久而體復潤。蓋人身以滋液為本,在皮為汗,在肉為血,在腎為精,在口為津,伏脾為痰,在眼為淚。曰汗、曰血、曰淚、曰精,出則皆不可回,為津唾則獨可回,回則生意又續矣。滋腋者,吾身之寶。金丹訣曰:寶聚則為富家翁,寶散則為孤貧客。

白話文:

真實的人說:應該養成不隨地吐口水的習慣,增加口中的津液,這些津液就像金漿玉醴一樣珍貴。如果能做到一整天都不吐口水,而是經常含著津液吞下去,可以讓人精氣常在,面容也會顯得光澤。

古書上寫到:養生的人,不會把口水吐得太遠,因為這樣會損耗精氣,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肺部疾病。例如手腳沉重,皮膚毛髮變得粗糙,背痛,咳嗽等問題。因此,遠處吐口水不如近處吐,但最理想的還是不要吐口水。

古書還提到:咽喉是我們身體的醴泉,聚集的津液匯流成為華池府,分散開來就是津液,降下就變為甘露,這些津液灌溉臟腑,滋潤身體,讓血液順暢,養育萬千神經,讓肢體關節和毛髮都變得堅韌,保持青春活力。

人的骨節中藏有津液,這些津液讓骨節轉動時更加順暢,一旦中風,這些津液就會上湧到喉嚨,造成吞嚥困難。使用藥物可以將這些津液壓回骨節。但如果強制吐出這些津液,雖然當時會感到舒適,但可能會導致手腳乾枯,即使活下來也會變成殘疾。同樣,小孩受到驚嚇時,也不該吐出口水。仙書上說:在亥子這兩天不能吐口水,因為這樣會損失精神和元氣,減少壽命。

有些人經常吐口水,導致體內津液流失,身體乾枯。直到遇到高人指導如何回收津液的方法,經過一段時間後,身體才恢復濕潤。人體以津液為根本,皮膚上的汗,肌肉中的血,腎臟中的精華,口中的津液,脾胃中的痰,眼睛中的淚水,都是津液的一部分。汗、血、淚、精華一旦流失就無法回收,只有津液可以回收,一旦回收,生命力就能延續。這些津液,就是我們身體的寶藏。金丹訣中提到:寶藏聚集,就像富有的老翁;寶藏散失,就像孤苦無依的窮人。

2. 起居

廣成子曰:無勞爾形,無搖爾精,乃可以長生。所謂無勞者,非若飽食坐臥,兀然不動,使經絡不通,血氣凝滯。但不必提重執輕,吃吃終日,無致精力疲極,則妙矣。

莊周曰:人有畏形惡跡而走,舉足愈數而跡愈多,走愈疾而影不隨,是自以為尚遲,疾走不休,絕力而死。不知處陰以休影,處靜以息跡,遇亦甚矣。

《書》云: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蓋敢於有為即殺身,不敢有為則活其身也。

《書》云: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傷陽則衄,傷陰則下。

《書》云:起居不時,食飲不節者,陰受之而入五臟,填滿拍塞為飱泄,為腸癖。賊風虛邪者,陽受之而入六腑,身熱不得臥,上為喘呼。

《書》云:精者,神之本。氣者,神之主。形者,氣之宅,神大用則竭,精大用則竭,氣大勞則絕。

《書》云:清旦常言好事,勿惡言。聞惡事,即向所來方唾之三遍,吉。又勿嗔怒,勿叱吒咄呼,勿嗟嘆,勿唱奈何,名曰請禍。

《書》云:早起以左右手摩腎,次摩腳心,則無腳氣諸疾。以熱手摩面,則令人悅色,以手背揉眼,則明目。

煨生薑早晨含少許,生胃氣,闢山瘴邪氣。早起先以左足下床,則一日平寧。每日下床,先左腳,念「乾元亨利貞」;下右足,念「日日保長生」,如此各念三遍,則終日吉。晨興以鍾乳粉入白粥中,拌和食之,極益人。早起不可用刷牙子,恐根浮,兼牙疏易損極,久之患牙疼。蓋刷牙子皆是馬尾為之,極有所損。今時出牙者,盡有馬尾灰,蓋馬尾能腐齒根。

《書》云:早起向東坐,以兩手相摩令熱,以手摩額上至頂上,滿二九,正名曰存泥丸。

清旦初起,以兩手又兩耳極上下之二七止,令人不聾。次縮鼻閉氣,右手從頭上引左耳二七止,次引兩髮鬢,舉之,令人血氣流通,頭不白。又摩手令熱,以摩身體,從上至下,名干浴,令人勝風寒,時氣,寒熱頭疼,百病皆除之。凡人旦起,常言善事,天與之福。夜起坐以手攀腳底,則無筋轉之疾。

白話文:

廣成子說:不要讓你的身體過度勞累,也不要讓你的精神過度消耗,這樣纔能夠延年益壽。所謂的不要過度勞累,並不是指整天飽食後就坐著或躺著,完全不動,這樣會導致經絡不通暢,血氣運行不順。而是不要做過重的活動,整天忙碌不停,致使自己的精力耗盡,這就是最好的生活狀態了。

莊周說:有人因為害怕自己的影子,急急忙忙地逃跑,結果跑得越快,腳印越多,影子也跟得更緊。他以為自己跑得太慢,於是更加賣力地跑,最後力竭而死。他不知道只要躲在陰涼的地方,就可以讓影子消失,安靜下來,腳印就會停止,他的遭遇實在太慘了。

古書中寫到:如果一個人勇於去冒險,那麼他就可能喪命;但如果他勇於不去冒險,那麼他就能活下去。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勇於去行動,可能會危及到生命,但如果不輕易去行動,就能保全自己。

古書中又寫到:如果一個人的生活作息不規律,過度使用力氣,那麼就會傷害到體內的脈絡。傷害到陽氣,就會導致鼻出血;傷害到陰氣,就會導致下痢。

古書中再寫到:如果一個人的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沒有節制,陰氣就會受到影響,進而進入五臟,導致腹瀉,或是腸胃疾病。而如果是外來的風邪,則會影響到陽氣,進入六腑,造成身體發熱,無法安眠,甚至呼吸困難。

古書中提到:精華是精神的根本,氣息是精神的主宰,身體是氣息的住所。如果精神過度使用,就會枯竭;如果精華過度使用,也會枯竭;如果氣息過度勞累,就會斷絕。

古書中還寫到:清晨的時候,應該說一些吉利的話,避免說一些不吉利的話。如果聽到不吉利的事情,應該向事情來源的方向吐口水三次,這樣就能避兇。另外,也要避免生氣,避免大聲斥責,避免嘆氣,避免喊叫,這些都被認為是招惹災禍的行為。

古書中提到:清晨起牀後,先用手按摩腎部,然後再按摩腳心,這樣可以預防腳氣等疾病。用熱手按摩臉部,可以讓人看起來更有氣色;用手背搓揉眼睛,可以保護視力。

早晨含一點生薑,可以提升胃氣,並且防止山區的瘴氣和邪氣。早晨起牀時,先用左腳下牀,這樣一天都會平平安安。每天下牀時,先用左腳,心中默唸「乾元亨利貞」;再用右腳,心中默唸「日日保長生」,這樣各念三次,一天就會很順利。早晨起牀時,可以在白粥中加入鍾乳粉,攪拌後食用,對身體非常有益。早晨起牀時,不要使用牙刷刷牙,以免牙齒根部浮起,牙齒變得疏鬆,容易損壞,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牙痛。因為牙刷大多是用馬尾製成的,對牙齒有一定的傷害。現在市面上出售的牙膏,大多含有馬尾灰,因為馬尾能夠腐蝕牙齒的根部。

古書中寫到:早晨起牀後,面向東方坐下,雙手相互摩擦至熱,然後用手按摩額頭至上,共做十八次,稱為「存泥丸」。

清晨起牀後,用雙手拉扯兩邊的耳朵,各做十四次,可以預防耳聾。接著縮鼻閉氣,右手從頭頂拉扯左耳,做十四次,再拉扯兩側的頭髮,舉高,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防止頭髮變白。再用手摩擦至熱,然後按摩身體,從上至下,稱為「幹浴」,可以抵抗風寒,時氣,寒熱頭痛,各種疾病都可以被消除。凡人早晨起牀,應該常說好話,這樣上天就會降福。夜晚起牀,坐著用手抓腳底,可以預防腿抽筋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