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煥

《類修要訣》~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呂純陽祖師未生詩

父母未生前,與母共相連。十月胎在腹,能動不能言。晝夜母呼吸,往來通我玄。無情生有情,虛靈徹洞天。剪斷臍帶子,一點落根源。性命歸真土,此處覓真鉛。時時防意馬,刻刻鎖心猿。迷失當來路,輪迴苦萬千。若遇明師指,說破妙中玄。都來二十句,端的上青天。

白話文:

在我還未出生之前,我和母親是緊密相連的。在母親肚子裡的十個月裡,我能活動但無法說話。母親晝夜的呼吸,與我之間有著微妙的聯繫。從無生命轉變為有生命,這份虛無又靈性的轉換,貫穿了整個生命之源。出生時,臍帶被剪斷,我的生命就由此點開始。生命的本質回歸到最真實的地方,在這裡尋找生命的真正起源。時刻要警惕自己的思緒,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迷失了前行的方向,就會陷入無盡的輪迴苦海。倘若遇到明白的師傅指引,就能領悟其中的奧祕。這二十句詩,確實引領人進入生命的深層次理解,就像飛升至青天一般。

2. 逍遙子導引訣

水潮除後患,平明睡醒時,即起,端坐,凝神息慮,舌抵上齶,閉口調息,津液自生,漸至滿口,分作三次以意送下。久行之,則五臟之邪火不炎,四肢之氣血流通,諸疾不生,永除後患,老而不衰。

火起得長安。子午二時,存想真火自湧泉穴起,先從左足行上玉枕,過泥丸降入丹田三遍。次從右足,亦行三遍。復從尾閭足,又行三遍。久久純熟,則百脈流通,五臟無滯,四肢健而百骸理也。

夢失封金櫃,欲動則火熾,火熾則神疲,神疲則精滑而夢失也。寢寐時調息思神,以左手搓臍二七,右手亦然。復以兩手搓脅腹,擺搖七次,嚥氣納于丹田。握固良久乃止。屈足側臥,永無走失。

形衰守玉關。百慮感中,萬事形勞,所以衰也。返老還童,非金丹不可。然金丹豈易得哉?善提生者,行住坐臥一意不散,固守丹田,默運神氣,沖透三關,自然生精生氣,則形可以壯,壽可以延矣。

鼓和消積聚,有因食而積者,有因氣而積者,久則脾胃受傷,醫藥難治。孰若節飲食,戒嗔怒,不使有積聚為妙?患者當升身閉息,鼓動胸腹,俟其氣滿,緩緩呵出。如此行五、七次,便得通快即止。

兜禮治傷寒。元氣虧弱,腠理不密,則風寒傷感。患者端坐盤足,以兩手緊兜外腎,閉口緘息,存想真氣自尾閭升過夾脊,透泥丸,逐其邪氣。低頭屈抑如禮拜狀,不拘數,以汗為度,其疾自愈。

叩齒牙無疾,齒之有疾,乃脾胃之火薰蒸。侵晨睡醒時,叩齒三十六,通以舌攪牙根之上,不論遍數,津液滿口,方可嚥下,每作三次乃止。及凡小解之時,閉口緊叩其齒,解畢方開,永無齒疾。

升觀鬢不班。思慮太過則神耗,氣血虛敗而鬢班。以子午時握固端坐,凝神絕念,兩眼含光,上視泥丸,存想追攝二氣自尾閭上升,下降返還元海,每行九遍。久則神全,氣血充足,發可返黑也。

運睛除眼翳,傷熱傷氣,肝虛腎虛,則眼昏生翳,日久不治,盲瞎必矣。每日睡起時,跌坐凝息,塞兌垂簾,將雙目輪轉十四次,緊閉少時,忽然大睜開,行久不替,內障外翳自散。切忌色欲並書細字。

掩耳去頭旋。邪風入腦,虛火上攻,則頭目昏旋,偏正作痛,久則中風不語,半身不遂,亦由此致。治之須靜坐,升身閉息,以兩手掩耳,折頭五、七次,存想元神逆上泥丸,以逐其邪,自然風邪散去。

托踏應輕骨,四肢亦欲得小勞,譬如戶樞終不朽,熊經鳥伸,吐納導引,皆養生之用也。平時雙手上托如舉大石,兩腳前踏如履平地,存想神氣依按四時,噓呵二七次,則身健體輕,足耐寒暑矣。

搓塗自美顏。顏色憔悴,良由心思過度,勞碌不謹。每晨靜坐閉目,凝神存養,神氣衝澹,自內達外,兩手搓熱拂面七次,仍以漱津塗面,搓拂數次。行之半月則皮膚光潤,容顏悅澤,大過尋常矣。

白話文:

水潮除後患:在清晨睡醒後,立即起身,端正坐好,專注精神,摒除雜念,舌頂上顎,閉口調節呼吸,自然會產生唾液,等到口中充滿,分三次用意念引導吞下。長期這樣做,五臟的病氣不會發炎,四肢的氣血會流通,疾病就不會發生,永遠消除後患,即使老了也不會衰弱。

火起得長安:在子時和午時,想像真火從湧泉穴升起,先從左腳開始,向上到達玉枕,經過泥丸降到丹田,重複三次。再從右腳同樣進行三次。再從尾閭開始,也做三次。長期練習,百脈就會流暢,五臟沒有阻滯,四肢強壯,全身骨骼也會健康。

夢失封金櫃:如果在睡夢中失去控制,則火氣會旺盛,火氣旺盛會讓人精神疲憊,精神疲憊會導致精氣流失,進而在夢中遺精。在睡眠時調整呼吸,集中精神,用左手搓揉肚臍二十七次,右手也同樣做。再用雙手搓揉腹部和腰部,擺搖七次,吞下一口氣,將其納入丹田。緊握拳頭一段時間後停止。彎曲腿側躺,永遠不會遺精。

形衰守玉關:因為心中有太多煩惱,身體被萬事勞累,所以身體會衰老。想要返老還童,除非得到金丹,但是金丹哪有那麼容易得到呢?對於懂得保養生命的人來說,在行走、站立、坐臥時,精神專一,固守丹田,默默運行神氣,沖透三個關卡,自然會生精氣,形體就可以壯盛,壽命也可以延長。

鼓和消積聚:有因飲食過量而積聚的,有因氣血不順而積聚的,長時間會傷害脾胃,很難用藥物治療。最好的方法是節制飲食,戒除生氣和憤怒,不要讓積聚發生。患者應該起身閉氣,鼓動胸部和腹部,等到氣滿,緩慢呼出。這樣做五到七次,就可以感到舒暢,然後停止。

兜禮治傷寒:如果元氣虧虛,毛孔不密,就會受到風寒影響。患者應該端坐,雙腳交叉,用雙手緊緊包住外腎,閉口屏息,想像真氣從尾閭升起,通過夾脊,穿透泥丸,驅逐邪氣。低頭彎腰,像在禮拜,不限次數,直到出汗為止,疾病就會自愈。

叩齒牙無疾:牙齒生病,是因為脾胃的火氣燻蒸。早晨睡醒時,叩擊牙齒三十六次,用舌頭攪拌牙根上方,不限次數,等到口中充滿唾液,才能吞下,每次做三次就停止。每次小解時,閉口緊緊叩擊牙齒,直到解完纔打開,永遠不會有牙齒疾病。

升觀鬢不班:思考過多會消耗精神,氣血虛弱會導致鬢髮斑白。在子時和午時,握拳端坐,凝神屏息,雙眼含光,向上看泥丸,想像追攝二氣從尾閭升起,下降回到元海,每次做九次。長期這樣做,精神就會完整,氣血充足,頭髮可以恢復黑色。

運睛除眼翳:受到熱氣和氣血不足的影響,肝臟和腎臟虛弱,就會眼睛模糊,產生翳障,如果不治療,可能會導致失明。每天睡醒時,趺坐調節呼吸,閉眼垂簾,雙眼轉動十四次,緊閉一會兒,突然大睜開,長期這樣做,內障和外翳就會消失。切記要避免性慾和看細小的文字。

掩耳去頭旋:邪風進入腦部,虛火上攻,就會頭暈目眩,偏頭痛或正頭痛,長時間會導致中風無法說話,半身不遂,也可能因此造成。治療的方法是靜坐,起身閉氣,用雙手捂住耳朵,彎頭五到七次,想像元神逆向上升到泥丸,以驅逐邪氣,自然風邪就會散去。

託踏應輕骨:四肢也需要適度運動,就像門鉸不朽一樣,熊的動作和鳥的展翅,吐納和導引,都是養生的方法。平時雙手向上舉起像是扛著大石頭,雙腳向前踏步像是走在平地上,想像神氣按照四季運行,噓呵二十七次,身體就會健壯,體重就會減輕,更能忍受寒冷和酷熱。

搓塗自美顏:面色憔悴,是因為心思過度,勞累不當。每天早晨靜坐閉眼,凝神養生,神氣沖淡,從內到外,雙手搓熱拂臉七次,再用唾液塗抹臉部,搓擦多次。實踐半個月,皮膚就會光澤潤滑,面色悅澤,遠超平常。

閉摩通滯氣:氣滯會引起疼痛,血滯會引起腫脹,滯留會帶來困擾,不能不謹慎治療。必須心平氣和閉氣,用左手按摩滯留處七七次,右手也同樣做。再用唾液塗抹。勤奮練習七天,氣血就會流暢,永遠不會有凝滯的困擾。養生家所說的幹洗,就是這個意思。

凝抱固丹田:元神一出就收回來,神返身中氣自回。這樣早晚都做,自然會產生真正的胎兒。這是凝抱的功效。平時靜坐,想像元神進入丹田,隨著呼吸。十天丹田就會堅固,一百天靈明就會逐漸通達,不能忽視或中斷。

淡食能多補:五味對五臟都有不同的益處。如果飲食不節制,必然會導致虧損。不如節制飲食,更好。然而,這種清淡,並不是完全放棄五味,而是指希望五味的味道更加淡薄。仙翁曾說:斷鹽不是道,飲食無滋味。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完全放棄五味。

無心得大還:大還之道,是聖人的道路。無心,就是保持清淨和寧靜。如果一個人能夠保持清淨和寧靜,天地都會歸屬他,難道聖人的道路就無法傳承,大還就不能得到嗎?《清淨經》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修行者要體會和實踐,想要達到清真靈妙的境界就像反掌之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