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煥

《類修要訣》~ 類修要訣續附 (1)

回本書目錄

類修要訣續附 (1)

1. 類修要訣續附

2. 太清中黃胎藏論略

內養形神除嗜欲,心不動搖,六府如燭,常修此道,形神自足。專修靜定身如玉。內絕所思,外絕所欲。一者上蟲居腦宮,《洞神玄訣》曰:上蟲居上丹田,腦心也。其色白而青,名彭居,使人好嗜欲凝滯。學道之人,宜禁制之。萬端齊起搖子心。常思飲膳味無窮,想起心生若病容。

學道者,不得內行扶身,卻為三蟲所惑亂也。二背中蟲住明堂,《洞神玄訣》曰:中蟲,名彭質,其色白而黃,居中丹田,使人貪財好喜怒,濁亂真氣。遣子魂夢神飛揚。或香或美無定方,或進或退難守常。精神恍惚似猖狂,令子坐臥敗谷糧。子若知之道自昌。怡然不易,其道自成也。

三者下屍居腹胃,下屍其色白而黑,居下丹田,名彭矯,使人愛衣服,耽酒好色。令子淡泊常無味。若常守淡泊,三尸既亡,永無思慮矣。靜則心孤多感思,撓則心煩怒多起,服氣未通,被三尸蟲較力,或多怒,或多悲思,或多嗜滋味。使人邪亂失情理。子能守之三蟲棄,得見五牙九真氣。

五牙為五行氣生子五臟中。五牙咸惡辛酸味,若五味不絕,五臟靈氣不生,終不斷思欲想。為有三蟲鎮隨子。屍鬼坐待汝身死,何得安然不驚畏?三尸之鬼,常欲人早終,在於人身中,求人罪狀。每至庚申日,白於司命。若不驚不懼,不早修煉形神,使年敗氣衰,形神枯悴,縱使志若松筠,亦復無成矣。

勸子將心舍煩事,靜持心神,止舍煩務。超然自得煙霞志。超然洞悟,煙霞之暢在乎目前。咸美辛酸五臟病,津味入牙昏心境。但是五味入牙,皆通於兩眼之穴,散沾於百脈之內。致令六腑神氣衰,百骸九竅不靈聖。九仙真氣常自靈,三蟲已死復安寧。由於運動呼吸生,神氣若足,呼吸運動興起,雲霧自然得成,隱化無滯。

居在丹田內熒熒。服氣成者,居在丹田中,凝結若雞子炳煥,肌膚堅白,筋骸清勁。地府除籍天錄名,坐察陰司役神明。內合胎仙道自成,入胎息至五百息,當入異境,地籍除名,三天錄仙。至千息,魂游上境。胎息真仙食氣得,卻閉真氣成胎息。服氣二百日,五臟虛疏,方可學入胎息准九天。

《五神經》云:先須密室無風,厚軟氈席,枕高四指,才與身平。求一志人,同心為道侶。然後捐舍心識,握固仰臥,情無所得,得無所牽,靈氣漸開,心識怡然。初閉息經十息,至五十息,至百息,只覺身從一處,如在一房中。只要心不動移,凡一日一夜十二時都一萬三千五百息。

故《太微升玄經》云:氣絕曰死,氣閉曰仙。魄留守身,魂游上天。至百息後,魂神當見其魄。緣是陰神常不欲人生耳。羽服彩霞何所得,皆自五臟生云翼。蟬為飲氣乘露故生羽翼,人服元氣而天衣不礙於體。五臟真氣芝苗英。《太華受經》曰:元氣含化,布成六根,吉凶受用,應行相從。

白話文:

太清中黃胎藏論略

內在修養形神,去除嗜慾,心神不動搖,六腑功能正常,經常修持此道,形神自然充盈。專心致志地修煉靜定,身心如同美玉一般。內心摒除一切思慮,外在摒除一切慾望。

首先是上蟲,居住在腦宮,《洞神玄訣》中說:上蟲住在上丹田,也就是腦部中心。它顏色白中帶青,名叫彭居,使人嗜慾沉迷,停滯不前。修道之人,應該嚴格禁止這種情況。萬事萬物同時產生,擾亂心神。總是想着美味佳餚無窮無盡,胡思亂想,猶如生病一般。

修道者,不能只顧着保養身體,卻被三蟲迷惑擾亂。其次是中蟲,居住在明堂,《洞神玄訣》中說:中蟲,名叫彭質,顏色白中帶黃,住在中丹田,使人貪財好怒,混亂真氣,導致魂魄在夢中飛揚,喜好之物沒有定數,時進時退,難以恆常,精神恍惚,如同發狂,令身體消瘦,營養不良。如果你能明白這個道理,就能自行修煉成功,怡然自得,道法自然成就。

再次是下屍,居住在腹部胃部,下屍顏色白中帶黑,住在下丹田,名叫彭矯,使人貪戀衣物、沉迷酒色。使人對事物提不起興趣。如果經常保持淡泊名利,三屍蟲就會消失,永遠沒有煩惱憂慮了。靜則內心孤寂,思緒萬千;動則心煩意亂,怒氣叢生。如果練氣之法不通,就會被三屍蟲左右,或大怒,或悲傷,或沉迷於美味佳餚,使人邪念叢生,失去理智。如果你能約束自己,摒除三蟲,就能見到五牙九真之氣。

五牙是五行之氣滋養五臟,五牙厭惡辛酸之味,如果五味不節制,五臟精氣不能生長,終究不能斷絕思慮慾望,因為有三蟲時時跟隨着你,如同鬼魅等著你死亡,你怎能安心無事,不感到驚恐呢?三屍之鬼,總是希望人早點死去,寄居在人體內,尋找人的過錯。每逢庚申日,便向司命星君告狀。如果你不驚不懼,又不早早修煉形神,使身體衰敗,形神枯萎,即使意志堅定如松竹,也終究無法成就。

勸告你放下煩惱之事,靜心凝神,停止繁雜事務,超然自得,修道之心如同煙霞般舒暢明朗。超然洞悟,煙霞般的暢快就在眼前。辛鹹苦酸甘五味傷五臟,津液美味入口,昏亂心境。因為五種味道入口,都通達於兩眼穴位,瀰漫於全身經脈,導致六腑神氣衰弱,百骸九竅不靈活。九仙真氣自然靈動,三蟲已死,身心安寧。因為運動呼吸而產生,神氣充足,呼吸運動興盛,雲霧自然形成,隱化無阻。

居住在丹田內,閃閃發光。練氣成功者,真氣凝聚在丹田內,如同雞蛋般明亮,肌膚潔白,筋骨強健。地府除名,天庭錄名,觀察陰司神明。內在符合胎息仙道,自然成就。進入胎息,呼吸至五百次,便會進入異境,地府除名,三天錄仙。呼吸至一千次,魂魄遊於上界。胎息真仙食氣而成,閉氣練成胎息。練氣二百天,五臟虛弱疏鬆,方可學習胎息,達到九天境界。

《五神經》說:首先需要密室無風,鋪設厚軟的氈席,枕頭高度四指,與身體持平。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修道。然後捨棄雜念,握固仰臥,心無所求,無所牽掛,靈氣漸開,心神安寧。最初閉氣十次呼吸,到五十次,到一百次,只覺身體好像在一個房間裡。只要心神不動搖,一天一夜十二個時辰總共一萬三千五百次呼吸。

因此《太微升玄經》說:氣絕則死,氣閉則仙。魂魄停留在體內,魂魄遊於上天。呼吸到一百次之後,魂神就會見到自己的魄。因為陰神總是阻礙人成仙。羽衣彩霞從何而來?都來自五臟生成的羽翼。蟬因為飲氣吸露而生出羽翼,人修煉元氣,天衣自然貼合身體,五臟真氣如同芝草般茁壯。 《太華受經》說:元氣孕育變化,形成六根,吉凶禍福,皆由它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