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修要訣》~ 卷下 (13)
卷下 (13)
1. 重陽祖師坐忘銘
常默元氣不傷,少思慧燭內光。不怒百神和暢,不惱心地清涼。不求無諂無明,不執可圓可方。不貪便是富貴,不苟何懼君王。味絕靈泉自降,氣定真息自長。觸則形斃神遊,想則夢離屍僵。氣漏形歸厚土,念漏神趨死鄉。心死方得神活,魄滅然後魂昌。轉物難窮妙理,應化不離真常。
至精潛於恍惚,大象混於渺茫。造化若知規繩,鬼神莫測行藏。不飲不食不寐,是謂真人坐忘。
白話文:
常常保持沉默,元氣就不會受損。減少思慮,內在的智慧之光就會顯現。不輕易發怒,全身的機能運作就會和諧順暢。不煩惱,心靈就會保持清淨平靜。不追求,就能遠離諂媚與愚昧。不執著,就能做到圓融通達。不貪婪,就等於擁有富貴。不隨便,就算面對君王也無所畏懼。戒絕各種慾望,靈泉自然會降臨。氣息安定,真正的呼吸才能延長。一旦接觸慾念,肉身就會衰敗,精神則會飄散。一旦有妄想,就如同夢魘般離魂,身體僵硬。氣息流失,肉身就會回歸大地。念頭流散,精神就會走向死亡。只有心靈死去,精神才能活躍。魄消滅了,魂才能得到成長。轉換外物很難窮盡其中的奧祕,但應對變化時,不會離開真實與常道。
最精微的東西隱藏在模糊不清之中,最大的形象混合在無邊無際裡。如果造物主知道規矩,鬼神也無法揣測其行蹤。不飲、不食、不眠,這就是所謂的真人進入「坐忘」的境界。
希望這能幫到你!
2. 胎息銘
三十六咽,一咽為先。吐唯細細,納唯綿綿。坐臥亦爾,行立坦然。戒於喧雜,忌以腥膻。假名胎息,實曰內丹。非只治病,決定延年。久久行之,名列上仙。
白話文:
「做三十六次的吞嚥動作,每一次都應當專注而確實。呼氣時要細膩緩慢,吸氣時要綿長連貫。無論是坐著還是躺著,都能保持這種呼吸法,行走或站立時也能泰然自若。在練習時要遠離嘈雜的環境,也要避免接觸腥羶等刺激性食物。這種呼吸法被稱為胎息,實際上是修煉內丹的一種方式。它不僅能治療疾病,更可以確定的是有助於延長壽命。長期堅持下去,名字將會被列入上仙的行列。」
3. 馬自然金石誥
大海東頭紅日輪,青山幾度碾為塵。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死生多少人。九轉靈丹非五金,若無神授恐難尋。欲知子母真仙訣,煉藥先須學煉心。何必燒丹學駐顏,鬧非朝市靜非山。時人慾覓長生藥,對境無心是大還。速養丹田速養身,好將陰德濟斯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欲得長生調伏心,莫觀往古與來今。但向靜中神氣合,何愁不到大仙林。
白話文:
【馬自然金石誥】現代譯文如下:
在大海的東邊,太陽每天如輪般升起,即便堅固的青山也有被風化成塵土的時候。人生不過百年,算起來也就三萬六千天,每一天都有人出生,也有人離世。那所謂的九轉靈丹並非只是由五種金屬煉成,如果沒有得到神靈的啟示,恐怕也是難以找到。
想要知道真正的仙術和訣竅,首先必須學習如何鍛煉自己的心性。我們不必刻意追求服食丹藥來保持青春,熱鬧的都市或靜謐的山林都不是我們要追求的。當下的人們若想尋找長生之藥,其實最關鍵的是要做到面對各種環境而心無所動,這纔是最大的修為。
應該快速地養護自己的丹田,也就是要養護好自己的身體。我們應當以善行去幫助他人,如果不在這一世好好修行,又怎能期待在來生得到解脫呢?想要長生不老,首先要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心態,不要被過去或未來的事物所困擾。只要能在靜寂中使精神和氣息達到和諧統一,又何必擔心不能達到神仙的境界呢?
4. 李清庵太極頌(計二十四章)
道本至虛,至虛無體。窮於無窮,始於無始。
虛極化神,神變生氣。氣聚有形,一分為二。
二則有感,感則有配。陰陽互交,乾坤定位。動靜不已,四象相系。健順推蕩,八卦茲系。運五行而有常,定四時而成歲。
沖和化醇,資始資生。在天則斡旋萬象,在地則長養群情。
形形相授,物物相孕。化化生生,奚有窮盡。
天地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無錯綜,隱顯相扶。
原其始也,一切萬有未有不本乎氣;推其終也,一切萬物未有不變於形。
是知萬物本一形氣也,形氣本一神也。神本至虛,道本至無,易在其中矣。
天位乎上,地位乎下,人物居中。自融自化,氣在其中矣。
天地物之最巨,人於物之最靈,天人一也。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變在其中矣。
人之極也,中天地而立命,稟虛靈以成性。立性立命,神在其中矣。
命系乎氣,性系乎神。潛神於心,聚氣於身,道在其中矣。
形神則有生,有生即有死。出生入死,物之常也。
氣化則無生,無生故無死。不生不死,神之常也。形化體地,氣化象天。形化有感,氣化自然。
明達高士,全氣全神,千和萬合,自然成真。
真中之真,玄之又玄。無質生質,是謂胎仙。
欲造斯道,將奚所自?惟靜惟虛,胎仙可冀。
虛則無礙,靜則無欲。虛極靜篤,觀化知復。
動而主靜,實以抱虛。二理相須,神與道俱。
道者神之主,神者氣之主,氣者形之主,形者生之主。
無生則形住,形住則氣住,氣住則神住,神住則無住。是名無住住。
金液煉形,玉符保神。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命寶凝矣,性珠明矣,元神靈矣,胎仙成矣,虛無自然之道畢矣。
大哉,神也!其變化之妙歟?
白話文:
內容如下:
道的根本是極為虛無,這種虛無沒有具體形態。它窮究於無盡的深遠,起源於無始的時空。
當虛無達到極致便轉化為精神,精神轉換後產生了氣息。氣息凝聚成為具體形態,從此一分爲二。
這兩種形態有了感應,感應引發了配對。陰陽兩極相互交錯,乾坤位置得以確立。動靜不斷更迭,四象互相聯繫。健順的力量推動萬物,八卦由此誕生。五行運轉有其規律,四季輪回構成了年歲。
沖和之力化為醇厚,創造出生命之初。在天界,它運轉萬物;在大地,它滋養萬物。
形態之間相互傳承,萬物彼此孕育。生命的轉化和新生,何曾有窮盡?
天地萬物由有形而生,有形由無形而來。有無交織,隱顯相輔。
追溯其起源,萬物的根源無不基於氣息;推及終結,萬物的轉化無不影響形態。
因此可知,萬物本質上是一種形態和氣息,形態和氣息本質上是一種精神。精神本質上是極度虛無,道的本質是絕對無形,易經的道理就在其中。
天在上,地在下,人和物處於中間。自行融合,自行轉化,氣息就在其中。
天地是最大的物體,人類是最靈性的物種,天人合一。宇宙掌握在手中,萬物變化發生於身體,轉變就在其中。
人的極致,是位於天地之中,秉賦虛靈的本性。建立本性和命運,精神就在其中。
命運由氣息決定,本性由精神控制。將精神藏於心,將氣息聚於身,道就在其中。
形體和精神形成生命,有生就有死。生死交替,是萬物的常態。
氣息轉化則無生,無生也就無死。不死不生,是精神的常態。形體變化遵循地的規律,氣息變化象徵天的運行。形體變化因感受而起,氣息變化則自然而然。
明智的高士,保持氣息和精神的完整,萬物合一,自然成就真我。
真正的真實,玄而又玄。無形生成有形,這就是所謂的胎仙。
想要達到這種境界,該如何開始?唯有靜心,唯有虛懷,胎仙才可期待。
虛無則無障礙,靜心則無慾望。虛無到極致,靜心到極致,觀察轉化,感知重生。
動中有靜,實中有虛。二者相輔相成,精神與道同在。
道是精神的主宰,精神是氣息的主宰,氣息是形體的主宰,形體是生命的主宰。
無生則形體永存,形體永存則氣息永存,氣息永存則精神永存,精神永存則無所不在。這就是所謂的無所不在的永存。
金液鍛煉形體,玉符保護精神。形體和精神都臻於完美,與道合為一體。
命運的寶貴凝聚,性靈的明珠明亮,原始精神靈活,胎仙成就,虛無自然的道已經完備。
偉大的精神啊!它的轉化真是奇妙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