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修要訣》~ 類修要訣續附 (1)
類修要訣續附 (1)
1. 太清中黃胎藏論略
內養形神除嗜欲,心不動搖,六府如燭,常修此道,形神自足。專修靜定身如玉。內絕所思,外絕所欲。一者上蟲居腦宮,《洞神玄訣》曰:上蟲居上丹田,腦心也。其色白而青,名彭居,使人好嗜欲凝滯。學道之人,宜禁制之。萬端齊起搖子心。常思飲膳味無窮,想起心生若病容。
學道者,不得內行扶身,卻為三蟲所惑亂也。二背中蟲住明堂,《洞神玄訣》曰:中蟲,名彭質,其色白而黃,居中丹田,使人貪財好喜怒,濁亂真氣。遣子魂夢神飛揚。或香或美無定方,或進或退難守常。精神恍惚似猖狂,令子坐臥敗谷糧。子若知之道自昌。怡然不易,其道自成也。
白話文:
內心修養身形和精神,去除嗜欲,心境保持平靜,六腑功能如同明亮的蠟燭般運作。經常修煉此道,身形和精神自然充盈。專心修煉靜坐定心,身體便如玉石般堅固。內心排除雜念,外在斷絕欲望。第一種蟲,名為上蟲,居住在腦宮,也就是《洞神玄訣》所說的,上蟲居於上丹田,即腦心。其顏色白中帶青,名為彭居,使人沉溺於嗜欲,心神凝滯。修道之人應當嚴格約束自己,避免被其影響。種種欲望齊聚,擾亂心神,常想着美食佳肴,無窮無盡,心生煩惱,如同病容。
修道之人,不應當內心迷失,被三種蟲所迷惑。第二種蟲,名為背中蟲,居住在明堂,也就是《洞神玄訣》所說的,背中蟲,名為彭質,其顏色白中帶黃,居於中丹田,使人貪財好色,喜怒無常,濁亂真氣,令魂魄飄忽不定,夢境紛飛。或沉迷於香氣美色,無所定論,或進或退,難以保持常態。精神恍惚,如同瘋狂,導致坐卧不安,耗損精氣。如果你能明白這些道理,自然就能修煉有成。保持心境平和,不為外物所擾,修道之路自然能順利成就。
三者下屍居腹胃,下屍其色白而黑,居下丹田,名彭矯,使人愛衣服,耽酒好色。令子淡泊常無味。若常守淡泊,三尸既亡,永無思慮矣。靜則心孤多感思,撓則心煩怒多起,服氣未通,被三尸蟲較力,或多怒,或多悲思,或多嗜滋味。使人邪亂失情理。子能守之三蟲棄,得見五牙九真氣。
五牙為五行氣生子五臟中。五牙咸惡辛酸味,若五味不絕,五臟靈氣不生,終不斷思欲想。為有三蟲鎮隨子。屍鬼坐待汝身死,何得安然不驚畏?三尸之鬼,常欲人早終,在於人身中,求人罪狀。每至庚申日,白於司命。若不驚不懼,不早修煉形神,使年敗氣衰,形神枯悴,縱使志若松筠,亦復無成矣。
白話文:
這三種蟲子住在人的腹胃,它們的顏色是白中帶黑,住在下丹田,叫做彭矯。它們會讓人喜歡穿衣服、沉迷酒色,使人對子女漠不關心,經常感到無聊。如果能經常保持淡泊,三尸就會消失,永遠不會再有思慮。靜下來時,心會感到孤單,容易產生感傷;情緒波動時,心會煩躁,容易發怒。如果沒有練氣通暢,三尸蟲就會跟人較勁,讓人容易發怒、悲傷、沉迷於美食。使人思想混亂,失去理智。如果你能守住心神,三尸蟲就會離開,你就能看到五牙九真氣。
五牙是五行之氣,生存在五臟之中。五牙都厭惡辛酸的味道。如果五味不斷,五臟的靈氣就不會產生,終究無法斷除思慮和欲望。因為三尸蟲始終跟隨著你,屍鬼等著你死亡,你怎麼能安然無懼呢?三尸鬼,總是希望人早點死去,它們住在人體內,尋找人的過錯。每逢庚申日,它們就會向司命報告。如果你不驚不懼,不早點修煉形神,讓年老時氣衰,形神枯萎,即使意志堅定如松柏,也最終無法成功。
勸子將心舍煩事,靜持心神,止舍煩務。超然自得煙霞志。超然洞悟,煙霞之暢在乎目前。咸美辛酸五臟病,津味入牙昏心境。但是五味入牙,皆通於兩眼之穴,散沾於百脈之內。致令六腑神氣衰,百骸九竅不靈聖。九仙真氣常自靈,三蟲已死復安寧。由於運動呼吸生,神氣若足,呼吸運動興起,雲霧自然得成,隱化無滯。
居在丹田內熒熒。服氣成者,居在丹田中,凝結若雞子炳煥,肌膚堅白,筋骸清勁。地府除籍天錄名,坐察陰司役神明。內合胎仙道自成,入胎息至五百息,當入異境,地籍除名,三天錄仙。至千息,魂游上境。胎息真仙食氣得,卻閉真氣成胎息。服氣二百日,五臟虛疏,方可學入胎息准九天。
白話文:
勸你放下心中煩惱,靜心凝神,拋開雜務,保持超然自得,享受閒適的意境。這種超然洞悟,煙霞般的舒暢就在眼前。五味雜陳,會損害五臟,導致味覺麻木,心神迷亂。因為五味進入口腔,會影響眼睛的穴位,並散佈到全身經脈。這會導致六腑的神氣衰弱,四肢百骸和九竅的功能失靈。只有保持真氣充足,才能驅散三蟲,恢復健康。運動和呼吸會滋生真氣,神氣充足,呼吸運動就會自然而然地興起,形成雲霧般的狀態,暢通無阻。
真氣凝聚在丹田之中,像雞蛋般明亮,肌膚光滑潔白,筋骨强健有力。這樣就可以脫離陰間的生死簿,被列入天庭的仙籍,可以駕馭神明,掌握陰司。內心修煉成胎仙,達到五百息的胎息狀態,就能进入仙境,地府除名,天庭錄仙。达到一千息,就能魂游上界。真正的仙道,就是通過食氣,修煉胎息。修煉二百天后,五臟虛弱,才能學習胎息之法,達到九天之境。
《五神經》云:先須密室無風,厚軟氈席,枕高四指,才與身平。求一志人,同心為道侶。然後捐舍心識,握固仰臥,情無所得,得無所牽,靈氣漸開,心識怡然。初閉息經十息,至五十息,至百息,只覺身從一處,如在一房中。只要心不動移,凡一日一夜十二時都一萬三千五百息。
故《太微升玄經》云:氣絕曰死,氣閉曰仙。魄留守身,魂游上天。至百息後,魂神當見其魄。緣是陰神常不欲人生耳。羽服彩霞何所得,皆自五臟生云翼。蟬為飲氣乘露故生羽翼,人服元氣而天衣不礙於體。五臟真氣芝苗英。《太華受經》曰:元氣含化,布成六根,吉凶受用,應行相從。
白話文:
想要修煉,首先得找個密閉無風的房間,鋪上厚實柔軟的毛毯,枕頭高度要比身體高四指,保持平躺。再找一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修煉。然後放下心中雜念,握拳仰躺,心無所求,不被外界牽絆,靈氣就會逐漸打開,心中感到舒適自在。一開始閉氣十個呼吸,慢慢增加到五十個,再到一百個,身體會感覺像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好像置身於一個房間裡。只要心神不動,一天一夜十二個時辰,共計一萬三千五百個呼吸。
因此,《太微升玄經》說:氣息斷絕就叫做死亡,氣息閉住就叫做成仙。身體留著陰魂,元神則飛往天界。在閉氣一百個呼吸之後,元神就能看到陰魂。因為陰神不願意再過凡人的生活。羽衣彩霞都是從五臟生出來的。蟬因為吸取天地之氣,凝聚露水,所以長出翅膀,人吸收元氣,就能擁有無形的仙衣。五臟的真氣就是滋養生命的靈芝。 《太華受經》說:元氣孕育萬物,形成六根,吉凶禍福都是由它主宰,相隨相生。
內氣為識,胎氣為神,子能胎息,復還重嬰。反魂五臟之始,先布於水,內有六府,外應六根。丹主東方其色青,《五緯經》曰:肝主於木,生於水,克之於土,來自東方,其色蒼。當存想青氣出之於左脅,但六時思之不輟,當見此氣如青雲。用此氣可治一切人熱疾、時行、肝腫、疥癬、急嗽,但觀前人疾狀,量其淺深,想此氣攻之,無不愈者。如觀前人肝色枯悴,不可治也。
子但閉固千息經,青氣周流色自成。胎息經千息為內養,此氣青色,當自凝結。心主南方其色赤,服之千息赤色出。《五緯經》曰:心主於火,生之於木,克之於金,來自南方,其色赤。每日午時,想赤氣在心大如雞子,漸漸自頂而出,自散。咒曰:南方丙丁,赤龍居停,陰神避住,陽官下迎。
白話文:
內在的氣息是意識,胎兒的氣息是精神,孩子能夠胎息,就能夠恢復到嬰兒狀態。反魂是五臟之始,先佈於水,內含六腑,外應六根。丹藥的主宰在東方,其色青,《五緯經》說:肝臟主木,生於水,克制於土,來自東方,其色蒼。應該想像青色的氣息從左脅出來,時刻不停地想,就會看見此氣如同青雲。用這個氣息可以治療一切人體發熱的疾病、流行病、肝腫、疥癬、急咳,只要觀察病人病狀,估量病情輕重,想像這個氣息去攻克它,沒有治不好的。如果觀察病人肝色枯萎,就不可治療。
你只要閉合固守千息經,青色的氣息流轉,顏色自然會形成。胎息經千息是內養,這個青色的氣息,應該自然凝結。心臟主宰南方,其色赤,服用千息後赤色會出現。《五緯經》說:心臟主火,生於木,克制於金,來自南方,其色赤。每天午時,想像赤色的氣息在心臟處,大小如同雞蛋,逐漸從頭頂出來,自行散去。咒語是:南方丙丁,赤龍居住,陰神避開,陽官迎接。
思之必至,用之必靈。如此三咒之,能常行此氣,存想五十日不闕,當為赤氣如火光自見。用此氣可治人一切冷病,當用氣攻之。若病人面色帶青,即不治。肺主西方其色白,服之千息白色極。《五緯經》曰:肺主於金,生之於土,克之於木,來自西方。常服每至丑時,存想肺間有氣狀如白珠,其光漸漸上注於眉間。
後乃咒曰:西方庚辛,太微玄真,內應六府,化為肺神。見於無上,遊于丹田,固護我命,用之成仙。急急如律令。存念一遍,如此四十九日,肺中有氣如白雲自見。此氣照地下一切寶物,及察人善惡。如寒,用心氣,緣是火氣;如熱,用腎氣,緣是水氣。不辨用氣,即無效也。
白話文:
用心思考,運用靈活,如此反覆念誦三遍,能持續運行這股氣,每日存想不間斷,五十天後,就會出現如同火光般的紅色氣息。這股氣可治療一切寒症,用氣攻之即可。但若病人面色發青,則不可治療。肺主西方,其色白,持續服食,千息後會呈現白色極致。《五緯經》記載:肺主金,生於土,克於木,來自西方。每天丑時,持續服食,存想肺部有如白珠的氣息,其光逐漸上注眉間。
接著念誦咒語:西方庚辛,太微玄真,內應六府,化為肺神。見於無上,遊于丹田,固護我命,用之成仙。急急如律令。如此念誦一遍,持續四十九天,肺部就會出現如白雲的氣息。這股氣能照亮地下的寶物,也能察知人的善惡。若遇寒症,就用心氣,因其屬火氣;若遇熱症,就用腎氣,因其屬水氣。若不辨別用氣,便無效。
脾主中央其色黃,服之千息黃色昌。《五緯經》曰:脾主於土,生之於火,克之於水。閉氣千息,不敢伏臟藏,存想黃色。但一念一想,不限時節,亦無咒。其脾臟存之四十九日,自見此氣。已後用,可能自蔽形影。腎主北方其色黑,服之千息黑色得。《五緯經》曰:腎主於水,生之於金,克之於火。
此五牙神氣。但至五更初,各存想氣色都出於頂上訖即止,亦不假一一別存想,兼不用咒亦得。只是較遲,滿百日方有效驗也。驅役萬靈自有則,服氣心志,正兼行內,行內外相扶,一年後,應是人間鬼怪精魅及土地神祗並不敢藏隱;所到去處,地界神祗隨衛道者,陰司六籍,善惡具知也。乘服彩霞歸太極。
白話文:
脾臟位於身體中央,其顏色為黃色,修煉時需集中精神,想像黃色氣息,持續呼吸一千次,就能讓黃色氣息充盈。古書《五緯經》記載,脾臟屬土,由火生,被水克制。修煉時,閉氣一千次,專心想像黃色,不需拘泥於時間和咒語。持續修煉四十九天,就能看見黃色氣息。之後繼續修煉,可能會影響自身形體。腎臟位於北方,其顏色為黑色,修煉時需集中精神,想像黑色氣息,持續呼吸一千次,就能讓黑色氣息充盈。《五緯經》記載,腎臟屬水,由金生,被火克制。
這五種氣息,在凌晨五點開始修煉,各自想像氣息從頭頂散發出來即可,不需分別想像,也不需要咒語。但修煉時間較長,需要持續一百天才會顯現效果。驅使萬物自有法則,修煉時需用心專注,同時兼顧內外修煉,內外相輔相成。一年後,人間鬼怪精魅、土地神祗都將不敢隱藏,你所到之處,地界神祗都會隨行保護,陰司記錄也會清楚記載你的善惡。最後,乘著彩霞回到太極之境。
《胎息伏氣經》曰:內息無名,唯行想成,若不行戒,行入胎息未得合神。《太微靈隱書》曰:凡人入胎息,遊人間,行屍解術,隨物所化。故有托衣衾所化者,常以庚辛日取庚時,於一淨室內,焚名香一爐於所臥床頭。兼須設几案,上著香爐,下著所柱者龍杖及履鞋等物,盡安置於頭邊,身衣不解,以衾蓋之,首西而臥。自念身作死人,當陰念此咒七遍。
咒曰:太一玄冥,受生白雲,七思七召,三魂隨迎。代余之身,掩余之形,形隨物化,應化而成。此存念一食間,但依尋常睡,如常存念之起。一食久,輒不得與人語。若與人語,其法不成。如此常行四十九日,漸漸成法。後要作,不問行住坐臥,陰念此咒七遍,隨手捉物,便別處去。
白話文:
《胎息伏氣經》說:內息無名,只能靠意念修行,如果沒有戒律,進入胎息狀態也無法與神靈相合。《太微靈隱書》說:凡人進入胎息,可以在人間遊走,行屍解術,隨意變化。因此,想要用衣服被褥變化的人,必須在庚辛日庚時,選擇一間乾淨的房間,在床頭燃香一爐。還要準備一個矮桌,上面放著香爐,下面放著龍杖、鞋子等物品,全部放在床頭。穿著衣服,用被子蓋住,頭朝西睡下。心中默念自己是死人,然後默念咒語七遍。
咒語是:太一玄冥,受生白雲,七思七召,三魂隨迎。代余之身,掩余之形,形隨物化,應化而成。心中默念完咒語之後,就如平常睡覺一樣,保持著念頭入睡。一頓飯的時間後,就不要與人說話。如果與人說話,這個方法就會失效。如此持續練習四十九天,就會慢慢掌握這個方法。之後想要使用這個方法,無論是站著、走著、坐著、躺著,都可以默念咒語七遍,隨意抓取物品,就能瞬間移動到其他地方。
眾人只見所把之物身以死矣,後卻見物還歸本形。此法即可以下界助身,不可以便行非法之事,大須護慎。其法大須隱默,若臥在床上,但以被覆身,隱念一遍,便卻出入。只見所臥衾被是身,不見被形。若於財色留心,當為神理銷折矣。九行空門至真路,大道不與人爭怒。
動息能持勿暫停,陰神返照神常助。持心不息,其道易成。諸行無心是實心,因心運得歸天去。無心之心,因心運心。雖無有心,還因心有。除苟無心是謂真,眾事曰苟,無事曰除。除心上念,萬行歸餘。自隨胎息入天門。胎息以善行為要機,無念為至路。玄元正理內藏身,無曲潛形體合真。
白話文:
大家只看到被拿走的东西仿佛消失了,后来又看到东西恢复原状。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帮助身体,但不能用来做违法的事,必须谨慎。这个方法需要隐秘,比如躺在床上,用被子盖住身体,默默念一遍,就能出入自如。你只看到被子,感觉它就是你的身体,看不到被子的形状。如果对金钱和美色动心,就会被神明的力量毁掉。九行空门才是真正的道路,大道不会与人争执。
呼吸要保持不停歇,阴神返照,神灵常伴左右。持之以恒,道途就会更容易成就。所有行为不存私心才是真正的真心,因为真心会带领你回归天道。无心之心的奥秘,在于用心运心。虽然没有显意识,但它仍然依赖着心。只有完全无私才能算作真,所有带有私心的事都叫做苟,不带有私心的事都叫做除。去除心中杂念,万般行为归于自然。跟随胎息进入天门。胎息以行善为关键,无念才是终极之路。玄元正理藏于身体内部,不偏不倚,潜藏身形,与真合一。
《洞玄經》曰:心無曲,萬神足。三部清虛元氣固,六府翻成百萬神。三元靜,六府調,真氣歸於真形,二理相合,五臟六府諸神共有百萬,自然相和應也。大腸之府主肺堂,肺為首,三焦之主。中有元神內隱藏。《太明經》曰:大腸主肺也,鼻柱中央為候色也,元氣自足,其氣當見。
腎府當明內宮女,外應耳宅為門戶。《內神經》曰:精主腎,腎為後宮,內宮列女主。耳,腎之宮,承氣於耳。左腎為任,右腎為癸,循環兩耳門內,有元神守自都管,兼主志。凡人好嗔怒即傷腎,腎傷即失志,俱喪元神。故道者忌嗔怒。膀胱兩府合津門,氣海循環為要路。
白話文:
心無邪念,萬神皆至。三部清虛元氣牢固,六府化作百萬神明。三元安定,六府調和,真氣歸於真形,陰陽相合,五臟六腑諸神共有百萬,自然相互應和。大腸主肺,肺居首位,統管三焦,其中藏着元神。大腸與鼻子相通,元氣充足,鼻色紅潤。腎臟如同內宮,外應耳朵,耳朵是腎臟的门戶。精氣主宰腎臟,腎臟如同後宮,內宮列女主宰。耳朵是腎臟的宮殿,承載着肾氣。左肾属阴,右肾属阳,循环流动,左右耳门内有元神守卫,并主宰意志。凡人喜怒嗔怒便伤肾,肾伤则失志,元神消亡。故修道者忌怒。膀胱兩府合为津门,氣海循環是重要通道。
膀胱是兩府氣,腎合膀胱,乃受津之府,上應於舌根也。津液往來常潤,肥澤舌岸,以應兩膀胱氣。若少不潤,服氣人未成,當欲少語,以養津也。語多即口乾,難用氣也。中有神,其神常抱無貪之行。故道者不貪,志合神理。子當得見內神章,終身不泄神常助。
白話文:
膀胱是兩個身體機能的聚集地,與腎臟相連,負責儲存津液,在舌根部位有所對應。津液持續滋潤,使舌頭飽滿濕潤,反映著膀胱的狀態。如果津液不足,體內氣機尚未充盈,就應該少說話,以滋養津液。說話太多會導致口乾舌燥,不利於氣機運行。膀胱中蘊藏著神明,它總是保持著無貪的狀態。因此,修道之人不貪圖外物,志向與神明相合。你應該要明白內神章的道理,這樣一輩子都不會洩露神明,神明也會一直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