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子

《錦身機要》~ 卷中 (2)

回本書目錄

卷中 (2)

1. 虎吹龍笛

笛無孔竅不須橫,就便輕吹氣自通。

直使箇中一二物,泥丸頂上覺生風。

志剛曰:笛不吹,氣不入,氣不入,路不通,路不通,丹不行。自吹不得,故令彼吹,使氣入路通而丹行也。方可煉之,覺窗門氣透,泥丸風生,此吹笛之驗矣。

白話文:

[虎吹龍笛]

笛子若沒有孔洞就不需橫放,只要輕輕一吹,氣息自然能流通其中。

這樣可以使其中的一兩樣東西,在頭頂泥丸(人體百會穴)的位置感覺到有如微風拂過。

志剛說:如果不吹奏笛子,氣息就無法進入,氣息無法進入,道路就不能暢通,道路不通,丹藥(修煉內功時所稱的精氣)就無法運行。自己吹不成,所以讓對方來吹,使得氣息進入,道路得以暢通,丹藥才能運行。這樣纔可以進行修煉,感覺到氣息從窗門透出,頭頂泥丸處有風生起,這就是吹奏笛子的效果證明瞭。]

請注意,此段文字涉及中醫和道家的修煉理論,"笛子"在此處應理解為一種象徵或比喻,並非實際的吹奏樂器。"吹笛"的過程,指的是氣息在體內的運行,"丹藥"和"泥丸"則是道家內丹術中的術語,分別代表人體的精氣和頭頂的穴位。

2. 龍鼓虎琴

貼胸交股動渠心,輔翼勾肩興趣臨。

此是鼓琴真妙訣,不須徽指發清音。

志剛曰:貼胸交股惹他心情,輔翼勾肩動他興趣。心情發則清音至,興趣動則妙理來。所謂「無絃琴到底,清音何自中。但得琴中趣,何勞弦上音」。

白話文:

將胸部緊貼著他,雙腿交纏引起他的注意與心緒,用肩膀輕輕勾住他,再以側身輔助,這樣能激起他的興趣。

這就是彈奏無形之琴的真正訣竅,不需要實際撥弄琴絃,也能發出清澈的音色。

志剛說:當你用身體去觸動對方的情緒,對方就會產生反應,當對方感興趣時,就能感受到其中的奧妙。這就如人所說的,即使沒有琴絃,清澈的音色從何而來?只要能領略到彈琴的樂趣,又何必在乎琴絃上的聲音呢?

以上翻譯純為文字轉換,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

3. 龍虎交加

龍先擒虎虎擒龍,龍虎交加興趣濃。

卻用口傳心授法,口傳心授要勤功。

志剛曰:此安爐立鼎之象也,他以兩翼而擒我,我以兩翼擒他。所謂兩翼七竅,輔翼人也。是詩雖不出先師之意,觀其交加之字,乃安爐立鼎之道也,又非上章可比。口傳心授詳見下章。

白話文:

「首先龍擒住虎,接著虎也擒住龍,這象徵著龍與虎的交加,使氣功修煉變得更有趣味。這使用的是口耳相傳、心領神會的學習方法,而這種學習方式需要勤奮練習。

志剛說:這是安爐立鼎的象徵,對方用他的兩翼來擒我,我則用我的兩翼去擒他。所說的兩翼七竅,都是用來輔助和支撐人的。這首詩雖然並未完全表達出先師的原意,但從『交加』二字,我們可以看出這正是安爐立鼎的修煉之道,這與前一章描述的情況不同。至於口傳心授的詳細內容,請參閱下一章節。」

4. 龍虎傳授

口訣還須口口傳,只因口訣路通玄。

既知火發靈光透,顯出青龍惹妙鉛。

志剛曰:人之一身以心為主,小腸與舌又專主乎心。故知舌舐舌則心火盛,心火盛則小腸盛,小腸盛則知先天真鉛將至矣。真鉛既至,此口傳心授之妙訣驗矣。

白話文:

口訣必須親口相傳,因為這些口訣通往奧祕深遠的知識之路。

當我們理解了內在能量如火焰般透亮,就能顯現出生命的活力,就像青龍被奇妙的鉛所吸引。

志剛說:人的身體是以心臟為主導,而小腸和舌頭專門受心臟的影響。因此,如果舌頭舔舐舌頭,心臟的能量就會旺盛;心臟能量旺盛,小腸的功能也會強大,這時就知道先天的真正能量即將來臨。當真正的能量到達,這個親口相傳、用心領會的微妙訣竅也就得到驗證了。

5. 獻龍招虎

獻出青龍惹黑龜,光華閃爍透簾幃。

若非獻出青龍首,怎得天門發地雷。

志剛曰:天門者,西北也,地雷者,復卦也。一陽生於西北,便宜獻出青龍,引惹黑龜。所謂一陽初動,中宵漏水,溫溫鉛鼎,光透簾幃之意也。

白話文:

【獻龍招虎】

獻出青龍以吸引黑龜,那時的光芒閃耀穿透了窗簾。

如果不是獻出了青龍的頭,又如何能引發來自天門的地雷。

志剛說:天門指的是西北方,地雷則指的是復卦。一絲陽氣在西北方誕生,此時應獻出青龍,以吸引黑龜。這就是所謂的一絲陽氣初動,半夜時分的滴水聲,溫暖的丹爐,其光芒穿透窗簾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