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生訓纂》~ 卷之六 (2)
卷之六 (2)
1. 養老
必須不飢、不飽、不寒、不熱,行住坐臥,言談笑語,寢食造次之間,不妄失者,則可延年益壽矣。太乙真人曰:一者少言語養內氣,二者戒色欲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淡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人由氣生,氣由神住,養氣全神,可得真道。
凡在萬物之中所保者,莫先於元氣攝養之道,莫若守中實內有陶和將護之方。須在閒日,安不忘危,聖人預戒老人,尤不可不慎也。春夏秋冬,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五臟受氣蓋有常分,不適其性而強,云為用之過耗,是以病生。善養生者,保守真元,外邪客氣,不得而干之。
至於藥餌,則招徠真氣之藥少,攻伐和氣之藥多,故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康節詩曰:爽口物多終作疾,懼心事過必為殃。與其病後能加藥,孰若病前能自防。郭康伯遇神人授一保身衛生之術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自病生時。郭信用其言,知自護愛,康強倍常,年幾百歲。
年老養生之道,不貴求奇,先當以前賢破幻之詩,洗滌胸中憂鬱,而名利不苟求,喜怒不妄發,聲色不因循,滋味不耽嗜,神慮不邪思。三綱五常,現成規模,貧富安危,且處見定,是亦養壽之大道也。龐居士詩云:北宅南莊不足誇,好兒好女眼前花。忽朝身沒一丘土,又屬張三李四家。
先賢詩云:克己工夫未肯加,吝驕封閉宿如蝸。試與靜夜深思省,剖破藩籬即大家。又詩云:世人用盡機關,視為貪生怕死,我有安樂法門,直須顛倒於此。祁孔賓,聞窗外詩云:祁孔賓隱去來,修飾人間事甚苦,不堪偕,所得末,毫銖所喪如山崖。晁文地公云:眾所好者,虛名客氣冗具羨財,予所好者,天機道眼法要度門。
又云:觀身無物,從外化緣生,觀心無物,從顛倒想生。又云:身有安全敗壞者,事之招也。即世而可見性有起升淪墜者,行之報也。異世而不知,譬如形聲之有影響,必然之理也。人云:人有疾苦或多偶爾,非因所作,無如之何?歷觀幻化之軀,而有甚於此者,能推此理,足以自寬。又云:仕宦之間,暗觸禍機;衽席之上,密涉畏途:輸回之中,枉入諸趣。
古人云:心死形方活,心強命即亡。又云:你喜我不喜,君悲我不悲,雁飛思塞北,鷹憶舊巢歸。秋月春花無限意,箇中只許自家知。天師云:靈臺皎潔似冰壺,只許元神裡面居。若向此中留一物,平生便是不清虛。老子云:虛其心,實其腹,是皆融智慧,黜聰明,而宅天和,以卻百邪者也。
比於金石草木剛烈之劑,喪津枯液以求補益者,其功遠矣。此又老人之所當知者。溫公率真約會,序齒不序官為,具務簡素,朝夕食不過五味、菜果、脯醢之類,各不過三十器,酒巡無算,深淺自斟,主人不勸,客亦不辭。逡巡無下酒時,作菜羹不禁,召客共用一簡。客住可否,於字不下別作簡。
白話文:
養老
養生之道,在於保持身心平衡,不飢不飽,不寒不熱,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應自然適度,不致過度耗損精力。太乙真人提出七個養生要訣:一、寡言少語,以養護內在之氣;二、戒除色慾,以保全精氣;三、飲食清淡,以滋養血液;四、吞嚥津液,以滋養臟腑;五、避免憤怒,以保護肝氣;六、飲食清淡,以滋養胃氣;七、少思少慮,以保養心氣。人體的生命源於元氣,元氣依賴精神的滋養,養護元氣,保持精神平和,才能獲得長壽。
萬物之中,最重要的是保養元氣,方法在於內心平和,身心調和。即使在安逸的日子裡,也要居安思危,老年人更應謹慎。四季更迭,陰陽變化,疾病大多源於過度消耗身體。五臟的承受能力有限,超出負荷就會導致疾病。養生之道在於保養真元,防止外邪入侵。
藥物雖能治療疾病,但真正有效的藥物少,而傷耗元氣的藥物多,因此,保養勝於服藥。正如康節詩云:「爽口的食物最終會導致疾病,憂慮過多的事也會招致禍患。」与其生病後再服藥,不如預防疾病。郭康伯得到神人指點,養生之道在於內心的平和,心靜則身靜,心亂則身病。郭康伯遵循此法,身體健康,活到百歲。
老年養生,不必追求奇特的方術,應當先以先賢的詩詞,洗滌胸中的憂鬱,不貪圖名利,不妄動喜怒,不沉溺聲色,不貪圖口腹之欲,不胡思亂想。遵循三綱五常,無論貧富安危,都能保持內心的平和,這也是長壽之道。正如龐居士詩云:「富貴貧窮都不值得炫耀,兒女成群也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人死後不過一堆黃土,財產最終還是會落入他人手中。」
先賢詩云:「不努力修煉自身,內心吝嗇驕傲,如同蝸牛一樣封閉自己,不妨在靜夜深思反省,破除障礙,才能成就一番大事。」又云:「世人費盡心機追求長生,我卻有安樂的法門,就在於顛倒世人的看法。」祁孔賓隱居山林,認為人間的繁華苦樂都如同過眼雲煙,不值得執著。晁文地公則認為,世人追求虛名、財富,而他則追求天機、道法。
他說:「觀察自身,一切皆是外緣所致;觀察內心,一切皆是錯誤的念頭所致。」又說:「身體的安危盛衰,是由於外在的原因;而內心的起伏變化,則是行為的結果。即使是後世不知,也必然有其因果。」有人說,人生的疾苦多半是意外,難以避免。但從幻化無常的人生觀看,還能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呢?理解這個道理,就能夠寬慰自己。又說:「仕途之中暗藏危機,臥榻之側潛伏危險,人生的旅程充滿了曲折。」
古人云:「心死則形體才能活,心強則生命就會消亡。」又云:「你快樂我不快樂,你悲傷我不悲傷,大雁南飛思念北方,雄鷹歸巢懷念舊地,秋月春花各有各的情趣,只有自己才能真正領悟。」天師云:「靈台清淨如同冰壺,只容元神居住。若心中留戀一物,便是不清淨。」老子云:「空虛其心,充實其腹。」這些都是融合智慧,摒棄聰明,順應天和,祛除百邪的方法。
服用辛辣燥烈的藥物,耗損津液,以求補益,其效果是遠遠不夠的。老年人更應懂得這個道理。溫公的生活簡樸,不論官位高低,一律平等相待,飲食清淡,菜餚不多,酒水隨意,主人不勸酒,客人也不推辭,如果沒有下酒菜,就做些簡單的羹湯,大家一起享用。客人來訪,無論住多久,都不必另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