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生訓纂》~ 卷之四 (2)
卷之四 (2)
1. 處己
人立詈人,而人不答者,必有所容也。不可以為人畏我,而更求以辱之,人或起而我應,恐口噤而不能出言矣。人有訟人,而人不校者,必有所處也。不可以為人畏我,而更求以攻之,為之不已,人或出而我辨,恐理虧而不能逃罪矣。同居之人,或往來須揚聲曳履,使人知之,不可默造。
倘或適然議我,彼此慚愧,況其間有不曉事之人,好伏於幽暗處,以伺人言,此生事興訟之端也。凡人僻居靜坐,不可輒譏議人,必慮有聞之者,俗謂牆壁有耳是也。稠人中亦不可譏人,恐有相親厚者。士大夫之子弟,苟無世祿可守,無常產可依,而欲為仰事俯育之計,莫若為儒,命通可以取科第。否則訓導生徒,可以取束脩之奉。
否則後事筆札,可以為餬口之資。如不能為儒,則醫卜、農商技藝可以養生,不至辱先,皆可為然。必以廉恥節義為先,雖貧賤至極,亦不可失。不然則安逸無事,流蕩無成,心術大壞,甚至為乞丐盜竊者,亦可哀哉。凡人生耽迷麴櫱而縱飲無度,貪饕膏梁而侈濫不已,家富者至於破蕩,家貧者必為劫盜,甚至賣墳塋樹木,掘父祖棺木者。悲夫!悲夫!有誡飲者曰:吃酒二斤,糴麥一斗,磨面五斤,可飽十口。
誡食曰:人能咬菜根則百事可做。倡優起於夏桀聲伎之奉,其來雖遠,但尤物移人,後必有災,古人之戒極明,切矣。其不曉世事者,被誘固不足怪,而素稱明智,亦有被其狐媚蠱惑,迷不自覺,至於敗德喪身亂家者,殊可哀憫也。故有詩曰:二八嬌娥體似酥,笑中懸劍斬愚夫,雖然不見頭顱落,暗使精神即漸枯。
博與奕,乃貪心、殺心、癡心、嗔心之變理也,於事雖小,害道則大。人家不肖子孫,墮其窟窖,至有敗蕩家業,喪失身命者,要皆一念,貪癡之心,有以溺之耳。少年之人,尤宜警戒。故曰:世人不省事,日日奕與博,贏得轉頭空,何須論高著。黃白之說,固有是事,乃大福德之人,鬼神欲資其了道,故以界之,亦非資其富貴也。
世之碌碌者,妄意希冀,信丹客虛誑,而迷戀不已,然不知非求之所可得也。況得之未必能享耶。借使有之,彼丹客者豈不自珍秘,而肯輕以與人耶?其不可信明矣。故有詩曰:破布衣衫破布裙,逢人便說會燒銀,若還果有燒銀術,何不燒此養自身。又云:肯將身後無窮術,賣得人間有限財。
卜其宅祧葬之事也,葬乘生氣,葬之理也。世乃溺於風水可致當富貴,而百計營求甚至暴露其親,以俟善地,至終身不葬焉。殊不知人固有得地而發福者,苟非天與善人,或亦地遇其主而然,蓋萬中之一也。若心慕富貴,不加修為,而顓顓謀人之地,思以致之,是欲以智力而竊奪造化之權,豈理也哉?故有詩曰:風水先生慣說空,指南指北指西東。山中定有王侯地,何不搜尋葬乃翁。
白話文:
[處己]
人當眾罵人,而對方不回應的,必定有所包容忍讓。不能因為對方害怕你,就更進一步羞辱他,萬一對方反擊,你可能氣得說不出話來。有人與人爭訟,而對方不計較的,必定有所妥協退讓。不能因為對方害怕你,就更進一步攻擊他,一直糾纏不休,萬一對方反駁,你可能理虧而逃脫不了罪責。同住的人,彼此往來,應該大聲說話,拖著鞋子走動,讓別人知道,不可偷偷摸摸。
如果恰巧因此被議論,彼此都會感到尷尬。況且,有些不懂事的人,喜歡躲在陰暗處偷聽別人說話,這很容易引起是非和訴訟。一個人獨處靜坐,不可隨便議論他人,要考慮到是否會被人聽到,俗話說「牆壁有耳」就是這個道理。在人多的地方也不可議論他人,以免得罪與對方關係密切的人。士大夫的子弟,如果沒有世襲的官職可以依靠,沒有固定的產業可以依賴,而想謀求生活,不如讀書做官,考取功名。否則,教導學生,可以收取束脩(學費)為生。
否則從事文書筆札的工作,也可以餬口。如果不能做官,那麼行醫、卜卦、農耕、經商、學習技藝,都能養活自己,不至於辱沒祖先,都是可以的。一定要以廉恥節操為先,即使貧窮到極點,也不能丟棄。否則,生活安逸無事,卻遊手好閒,一事無成,心術敗壞,甚至淪為乞丐或小偷,真是可悲啊!人生沉迷於酒色,縱情飲酒,貪圖美味佳餚,揮霍無度,家境富裕的會因此破產,家境貧寒的必然走向搶劫盜竊,甚至賣掉祖墳墓地、樹木,挖掘祖先棺木,真是悲哀啊!悲哀啊!告誡飲酒的人說:喝二斤酒,可以買一斗麥子,磨成五斤麵粉,可以養活十個人。
告誡飲食的人說:人能吃得下粗茶淡飯,那麼什麼事都能做。倡優(戲子)起源於夏桀時期的聲樂歌舞,雖然歷史悠久,但是美色惑人,後患無窮,古人的告誡非常明確,值得警惕。那些不懂世事的人被誘惑,不足為奇,但是那些自稱聰明的人,也會有被美色迷惑,迷失自我,以至於敗壞道德,喪失性命,敗壞家門的,實在令人同情。所以有詩云:「二八佳人體態嬌媚,笑裡藏刀斬殺愚夫,雖然不見頭顱落地,卻暗中使人精神日漸枯萎。」
博弈,是貪婪之心、殺戮之心、愚癡之心、嗔怒之心的變相表現,雖然事情看起來很小,但是危害卻很大。家裡有不肖子孫沉迷於博弈,甚至敗壞家業,喪失性命,都是因為一念之差,貪婪愚癡之心,沉迷其中所致。年輕人尤其應該警惕。所以說:「世人不知事情輕重,日日沉迷於博弈,贏了也只是轉瞬即逝的空歡喜,何必去追求那些虛名呢?」
煉丹之術,確實存在,但那是大福德之人,鬼神想幫助他們成道,所以才顯現出來,並不是為了讓他們富貴。世上的庸碌之輩,妄圖追求,相信煉丹者的虛言,並且沉迷其中,卻不知道這不是憑空所能得到的。即使得到了,也未必能享受得到。即使真的有,那些煉丹者豈會不珍藏,而輕易給予別人呢?這是不值得相信的。所以有詩云:「破衣爛衫,逢人就說自己會煉金,如果真的會煉金,為什麼不煉金來養活自己呢?」又云:「願意把死後才能得到的無窮妙法,換取人間有限的財富。」
卜筮宅地墳墓之事,擇吉地而葬,是葬禮的道理。世人沉迷於風水可以帶來富貴,不惜一切代價尋找,甚至不惜暴露自己的親人,等待良辰吉地,甚至終身不葬。殊不知,確實有人因為得到好地方而發達,但這不是人人可得,如果不是上天眷顧好人,或者地方遇到主人,都是萬分之一的機率。如果心裡嚮往富貴,又不努力修煉,而專心致志地尋找風水寶地,企圖以此致富,這是想要用人力來竊取造化的權力,豈能行得通?所以有詩云:「風水先生慣說空話,指東指西指南指北,山中一定有王侯的墓地,為什麼不去尋找埋葬你的父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