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生訓纂》~ 卷之三 (3)
卷之三 (3)
1. 起居(附諸忌)
次以兩手摩令極熱,閉口鼻氣,然後摩面,不以遍數,連發際,面有光。又摩耳根耳輪,不拘遍數,所謂修其城郭,以補腎氣,以防聾聵。真人起居之法,次以舌拄上齶,漱口中內外津液滿口,作三嚥下之,如此三度九咽,便兀然放身,心同大虛,身若委衣,萬慮俱遣,久行之,氣血調暢,自然延壽也。又兩足心湧泉二穴,能以一手舉足,一手摩擦之百二十數,疏風去濕,健腳力。
手常摩擦皮膚溫熱,慰去冷氣,此調中暢外,養形之法。
入山山精老魅多來試人形,當懸明鏡九寸於背後,以闢眾惡。蓋鬼魅能變形,而不能使鏡中之形變,其形在鏡中,則消亡退走,不敢為害。渡江河硃筆書「禹」字佩之,能免風濤之厄。如遇風使帆,若風勢顛猛,便須少落帆,投港稍泊,不得貪程。倘風勢不止,天色昏暮,前行不知,宿泊多有疏失。
如使風,遇風忽轉,便當使回尋港,不可當江拋錨,止望風息,恐致誤事。春夏港汊內泊舡,須多用椿纜,恐忽有山水漲發沖決之患。如秋冬當江稍泊,夜間勤起看風色,加添繩纜,恐貪睡有倉卒之患,措手不及。在船人等,過晚不可盡醉,恐有不測,無人使喚。每到馬頭關津,不可令婦人妝飾露白,恐惹眼目。
在舡器用金銀,衣服不必鮮華,到處買物交易,密地包藏上船,毋得彰露。遇晚宿泊,須要趕伴,或前或後,不可孤零,三五生人,不可容易搭載。凡上下水船,忽見後有小船,遠近相逐,當早奔汊宿泊,日落泊西,黃昏不見人時,又泊向東,或前或後,使人不認方可。凡夜起必喚知同伴。
出門外必回身掩門,恐盜乘隙而入。凡覺有盜及犬吠,宜喚醒同伴,直言有盜,徐起逐之,盜必且竄,不可乘暗擊之,恐盜急刀傷及我,及誤擊自家之人。起逐盜防改易元路。賊以物探,不可用手擊。凡刀刃傷,切勿飲水,令血不止而死。當急以布蘸熱湯合之,或冷水浸嚼柏葉止血妙。
簫管掛壁,取之勿便吹,恐有蜈蚣。古井及深阱中有毒氣不可人。窺古井損壽,塞古井令人盲聾。女子不宜祭灶。婦人不宜跂灶。坐灶前不宜歌唱、罵詈、吟哭、咒咀、無禮。刀斧不宜安灶上,簸箕不宜安灶前。灶灰不宜棄廁中。登廁不宜唾,初登時咳嗽三聲,吉。日夜無故,不可於官舍正廳,私家正堂向南坐,多招異事。
白話文:
起居(附諸忌)
早晚用雙手摩擦至發熱,閉住口鼻,然後按摩面部,不必計數,一直按摩到髮際,使臉色紅潤有光澤。再按摩耳根和耳輪,次數不限,這叫做修補身體的屏障,可以補益腎氣,預防耳聾。
真人養生之道,先用舌頭抵住上顎,漱口,將口中內外津液漱滿一口,然後分三次嚥下,如此做三次,共嚥九次,然後全身放鬆,心神寧靜,身體輕盈舒適,所有雜念都消除乾淨。長期這樣做,氣血就會調暢,自然能延年益壽。再者,腳底湧泉穴,可用一隻手抬起腳,另一隻手摩擦湧泉穴一百二十次,可以疏散風濕,增強腳力。
經常摩擦皮膚使之溫暖,去除體內的寒氣,這是調和內外,保養身體的方法。
進入深山,山精鬼魅常會來試探人的形狀,應在背後懸掛九寸長的明鏡,用以驅除邪惡。因為鬼魅能變化形狀,卻不能使鏡中的影像改變,它的形狀在鏡中顯現,就會消失退走,不敢危害人了。渡江河時,用硃砂筆寫個「禹」字佩戴身上,可以避免風濤的危險。
駕船遇風時,如果風勢猛烈,就要稍微收帆,靠岸暫停,不要貪圖行程。如果風勢不止,天色又昏暗,前路不明,住宿就會有很多疏忽。
如果遇到風向突然轉變,就要立即返回港口,不可在江中拋錨,等待風停,以免延誤行程。春夏季節在港汊內停泊船隻,要用更多粗壯的纜繩,以防突然漲水沖壞船隻。秋冬季節在江中停泊,夜間要勤快地起來觀察風向,加固繩纜,以免貪睡而措手不及。船上的人,晚上不要喝得大醉,以免發生意外,無人照應。
每到關卡渡口,不要讓婦女化妝打扮,露出白色衣物,以免招惹是非。
船上的金銀器皿、衣物不必華麗,到處買東西交易時,要暗中包裹好再上船,不要張揚炫耀。晚上住宿,一定要結伴同行,或在前或在後,不可單獨行動;不要輕易搭載三五個陌生人。
上下船時,如果發現後面有小船尾隨,無論遠近,都要及早駛入港汊住宿。日落停泊在西邊,黃昏看不見人的時候,就停泊在東邊,或前或後,使人無法辨認方向。晚上起來,一定要叫醒同伴。
出門在外,一定要回身關門,以免盜賊乘虛而入。如果發現有盜賊或聽到狗叫,就要叫醒同伴,直接說有盜賊,然後慢慢起身追趕,盜賊一定會逃跑,不要趁黑摸索著去打,以免傷到自己或誤傷同伴,追趕盜賊時不要改變路線。賊人用東西探測,不要用手去擊打。
凡是刀刃傷口,絕對不要喝水,以免血流不止而死。要立即用布蘸熱水敷合傷口,或用冷水浸泡嚼碎的柏葉止血,效果很好。
簫管掛在牆上,取下來不要馬上吹,以免有蜈蚣。古井和深坑中有毒氣,不可靠近。窺探古井會損壽,堵塞古井會使人耳聾眼瞎。女子不宜祭灶。婦女不宜踮著腳在灶臺前做事。坐在灶前不宜唱歌、罵人、哭泣、咒罵、無禮。刀斧不宜放在灶臺上,簸箕不宜放在灶前。灶灰不宜丟在廁所裡。上廁所不宜吐痰,剛進去時咳嗽三聲,吉利。白天黑夜無緣無故,不要在官府正廳、私人住宅正堂向南坐,容易招來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