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涇

《厚生訓纂》~ 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

1. 養老

老人骨肉疏,冷風寒易中。若窄衣貼身,暖氣著體,自然氣血流通,四肢和暢。雖遇盛夏,亦不可令袒露其頸項。蓋自腦至頸項,乃風府督脈所過,中風人多是風府而入,須常用絮軟夾帛貼巾幘中,垂於頸下,著肉入衣領中至背膊間,以護腠理為妙。不然風傷腠中,必為大患,慎之慎之。

春時遇天氣頓暖,不可頓減綿衣,須一重重漸減,庶不至暴傷。夏月尤宜保輔,當居虛堂靜室,水次木陰,潔淨之處,自有清涼。不可當風納涼,飲食勿食太飽,凡飲食尤戒生冷、粗硬、油膩及勉強飲食。渴飲粟米湯、豆蔻熟水為妙。夏至以後,宜服甘寒平補肺腎之藥,二三十服,以助元氣可也。

白話文:

老年的骨頭和肌肉比較疏鬆,容易受到寒冷風氣的侵襲。如果穿著緊身的衣服,讓身體保持暖和,自然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四肢舒適。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也不應裸露脖子,因為從頭部到脖子是風門和督脈經過的地方,許多中風患者都是由這兩條經脈進入的。因此,應該使用絮軟的夾層布料製成的圍巾,掛在脖子下面,深入衣服領口至背部,來保護皮膚和毛孔。否則,風邪侵入皮膚,將會引起嚴重的問題,一定要小心。

春季遇到天氣突然變暖,不要立刻減少棉衣,應該逐漸減少,這樣纔不會突然受寒傷害。夏季更需要保護自己,應該住在空曠的房間和清靜的房間裡,靠近水源和樹蔭,保持清潔乾淨的地方,自然就會感到涼爽。不要直對風口乘涼,飲食不宜過飽,所有飲食都應避免生冷、粗糙、油膩的食物以及強迫進食。口渴時最好喝粟米湯或豆蔻熟水。夏至以後,適合服用甘寒平補肺腎的藥物,服用二十至三十次,以補充元氣即可。

冬月最宜密室溫淨,衾服輕軟,仍要暖裹肚腹,早眠晚起,以避霜威。朝宜少飲醇酒,然後進粥,臨臥服涼膈化痰之劑。其炙煿燥毒之物,尤切戒之。老人以牛乳煮粥食大補益。天寒之日,山藥酒、肉酒時進一杯,以扶衰弱,以禦寒氣,切不可遠出,觸冒嚴風。老人當避大風、大雨、大寒、大暑、露霧、霰雪、旋風、惡氣,能不觸冒,是謂大祥。

老人所居之室,必須大周密,無致風傷也。老人之食,大抵宜溫熱熟軟,忌黏硬生冷,其應進飲食,不可頓飽,但頻頻與食,使脾胃易化,穀氣常存。若頓令飽食則多傷胃,老人腸胃虛薄,不能消運,故易成疾。然尤大忌雜食,雜則五味相撓,更易生患,若乳酪酥蜜,冬春間常溫而食之頗宜,但不宜多食,恐致腹脹作瀉,為人子者宜留意焉。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未愈然後服藥,此養老人之大法也。

白話文:

冬季最適合待在溫暖乾淨的密室裡,被褥要輕軟,但肚子要暖和,早睡晚起,避免寒風侵襲。早上可以少喝點酒,然後吃粥,睡前服用清涼化痰的藥物。要特別注意避免辛辣燥熱的食物。老年人可以用牛奶煮粥吃,非常滋補。天氣寒冷的日子,可以適量喝點山藥酒或肉酒,以補益身體、抵禦寒氣,千萬不要外出,避免受寒。老年人要避免強風、暴雨、酷寒、酷暑、露水、霧氣、冰雹、旋風和惡氣,盡量不要接觸這些,就是最大的福氣。

老年人居住的房間,一定要嚴密遮風,避免風寒侵襲。老年人的飲食,大多適合溫熱、熟軟的食物,要忌食黏硬生冷的食物。飲食方面,不要一次吃太飽,要少量多次,讓脾胃更容易消化,穀氣可以常存。如果一次吃太飽,很容易傷胃。老年人腸胃虛弱,消化功能差,很容易生病。尤其要忌食雜食,各種食物混在一起,會互相影響,更容易生病。乳酪、酥蜜在冬春季節溫熱後食用非常適合,但不可多吃,以免造成腹脹腹瀉,子女們要留意。凡是老年人有病,應該先用飲食調理,如果沒有效果再服用藥物,這是養老的最佳方法。

老人藥餌,止是扶持之法,只可溫平順氣,進食補虛中和藥治之,不可用市肆贖買,他人惠送,不知方味,及狼虎之劑,最宜慎重詳審。新登五穀,老人不宜,食動一切宿疾。人年五十以上,率患大便不利,或常若下痢,須當預防。若秘澀則數數食葵菜等冷滑之物,如其下痢,宜用參苓白朮,兼與姜韭溫熱之菜以治療之。

男子六十閉房戶,所以補衰敗,重性命也。老人之道,當常念善,無念惡,常念生,無念殺,常念信,無念欺。無作博戲,強用氣力,無舉重,無疾行,無喜怒,無極視,無極聽,無太用意,無太思慮,無吁嗟,無叫喚,無吟詠,無歌嘯,無啈啼,無悲愁,無哀動,無慶弔,無接對賓客,無預局席,常常淡食,如此者可以無病常壽。老人須知,服食將息,調身按摩,搖動取接,導引行氣,不得殺生取內以自養。

白話文:

老年人的用藥,只能用來維持身體機能,藥性要溫和平和,以滋補虛弱、調理身體為主。千萬不要隨意購買市面上的藥物,也不要接受他人送的藥,因為你可能不知道藥方和藥性,甚至可能是劇毒之物,一定要慎重謹慎。剛開始食用五穀雜糧,老年人不宜,因為容易引發舊病。年過五十的人,容易出現便秘或腹瀉的毛病,要提前預防。如果便秘,可以多吃一些像葵菜這樣的清涼滑利食物;如果腹瀉,可以服用參苓白朮,搭配生薑、韭菜等溫熱食物來治療。

男性六十歲後要減少房事,目的是為了滋補衰敗的身體,以延長壽命。老年人應該常懷善心,不要起惡念;常想著活著,不要想著殺戮;常懷誠信,不要欺騙他人。不要賭博,不要過度用勁,不要舉重物,不要快步行走,不要喜怒無常,不要長時間看東西,不要長時間聽聲音,不要過度用腦,不要胡思亂想,不要嘆氣,不要大聲喊叫,不要吟詠,不要唱歌,不要哭泣,不要悲傷,不要哀傷,不要參加慶弔活動,不要接待賓客,不要參加聚會,飲食要清淡。這樣就能無病延年。老年人還要明白,養生之道,除了服藥休息外,還要注意調身按摩,搖動肢體,導引行氣,切忌殺生取內臟來滋補身體。

又當非其書勿讀,非其聲勿聽,非其務勿行,非其食勿食。非其食者,如豬、㹠、雞、魚、蒜、鱠、生肉、生菜、白酒、一應冷硬之類。常學淡食,輕清甜軟為佳。蓋淡為五味之本,土德沖和之氣,淡食養胃,則百病不生。故云老者,非肉不飽,肥則生風,非人不暖,暖則多淫。

必須不飢、不飽、不寒、不熱,行住坐臥,言談笑語,寢食造次之間,不妄失者,則可延年益壽矣。太乙真人曰:一者少言語養內氣,二者戒色欲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淡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人由氣生,氣由神住,養氣全神,可得真道。

白話文:

要保持健康長壽,就必須遵循一些生活規律。不要讀不該讀的書,不要聽不該聽的聲音,不要做不該做的事,不要吃不該吃的食物。不適合的食物像是豬肉、羊肉、雞肉、魚肉、大蒜、生魚片、生肉、生菜、白酒以及所有冰冷堅硬的食物。平時要習慣吃清淡的食物,以清淡、柔軟、甜美的食物為佳。因為清淡是五味的根本,是大地平和的能量,清淡飲食能養胃,百病就不會產生。所以說,老年人吃肉吃不飽,吃得太油膩容易生風,穿得少身體不暖,暖和了就會容易性慾過度。

生活起居中,要做到不餓不飽,不冷不熱,走路、站立、坐著、躺著,說話、談笑、睡覺、吃飯,任何時候都不能放縱自己,才能延年益壽。太乙真人說:一要少說話,養內氣;二要戒除性慾,養精氣;三要少吃美味的食物,養血氣;四要吞嚥津液,養臟氣;五要控制怒氣,養肝氣;六要飲食清淡,養胃氣;七要少思慮,養心氣。人是由氣產生的,氣是由神居住的,養氣全神,才能得到真正的道。

凡在萬物之中所保者,莫先於元氣攝養之道,莫若守中實內有陶和將護之方。須在閒日,安不忘危,聖人預戒老人,尤不可不慎也。春夏秋冬,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五臟受氣蓋有常分,不適其性而強,云為用之過耗,是以病生。善養生者,保守真元,外邪客氣,不得而干之。

至於藥餌,則招徠真氣之藥少,攻伐和氣之藥多,故善服藥者,不如善保養。康節詩曰:爽口物多終作疾,懼心事過必為殃。與其病後能加藥,孰若病前能自防。郭康伯遇神人授一保身衛生之術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自病生時。郭信用其言,知自護愛,康強倍常,年幾百歲。

白話文:

在所有事物中,最重要的是保持元氣和滋養身體的方法,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身心平衡,堅守內在的本性,像陶器一樣堅韌,像將領一樣守護。平時就要時刻警惕,不要忘記潛在的危險,古聖人特別提醒老人,更要小心謹慎。春夏秋冬,四季陰陽變化,疾病都是因為過度使用身體而產生。五臟各司其職,都有固定的承受能力,如果超過負荷,就會造成損耗,從而導致疾病。善於養生的人,會保護自身的元氣,抵禦外界的邪氣,讓它們無法侵入。

至於藥物,能滋補元氣的藥物很少,而攻伐和氣的藥物卻很多,所以善於服藥的人,還不如善於保養自己。康節先生詩中說:「美味的食物終究會變成疾病,憂愁和過度的精神壓力一定會帶來災禍。」与其病了之後再吃藥,不如病前就做好預防。郭康伯遇到一位神仙,得到了一套保身養生的方法,他說:「身體有病,自己最清楚,身體的病還要靠心來醫治。當心境平靜時,身體也會安穩,當心生波瀾時,疾病也會随之而來。」郭康伯遵從他的話,懂得自我保護和愛護身體,身體強健,比常人更健康,活了幾百歲。

年老養生之道,不貴求奇,先當以前賢破幻之詩,洗滌胸中憂鬱,而名利不苟求,喜怒不妄發,聲色不因循,滋味不耽嗜,神慮不邪思。三綱五常,現成規模,貧富安危,且處見定,是亦養壽之大道也。龐居士詩云:北宅南莊不足誇,好兒好女眼前花。忽朝身沒一丘土,又屬張三李四家。

先賢詩云:克己工夫未肯加,吝驕封閉宿如蝸。試與靜夜深思省,剖破藩籬即大家。又詩云:世人用盡機關,視為貪生怕死,我有安樂法門,直須顛倒於此。祁孔賓,聞窗外詩云:祁孔賓隱去來,修飾人間事甚苦,不堪偕,所得末,毫銖所喪如山崖。晁文地公云:眾所好者,虛名客氣冗具羨財,予所好者,天機道眼法要度門。

白話文:

老年人養生之道,不必追求奇特方法,首先要學習古代賢人破除虛幻的詩句,洗滌心中憂鬱,不貪圖名利,不輕易發怒,不沉迷聲色,不貪圖美味,不胡思亂想。 三綱五常,是現成的規範,不論貧富安危,都能心存坦然,這也是長壽之道。龐居士詩中說:「北宅南莊不足夸耀,兒女美滿如同眼前花朵。忽然身死一抔土,又歸屬於他人所有。」

古代賢人詩中說:「克己工夫不願付出,吝嗇驕傲,封閉自己如同蝸牛。試著在靜夜深思反省,打破藩籬才能成為大家。」又詩中說:「世人用盡機關,認為貪生怕死,我卻有安樂的方法,只要顛倒看待。」祁孔賓在窗外聽見詩句:「祁孔賓隱去來,修飾人間事物真苦,不堪忍受,得到的微不足道,失去的卻如同高山。」晁文地公說:「世人喜愛的,是虛名、客套、冗贅、羨慕財富,我喜愛的,是天機、道眼、法要、度門。」

又云:觀身無物,從外化緣生,觀心無物,從顛倒想生。又云:身有安全敗壞者,事之招也。即世而可見性有起升淪墜者,行之報也。異世而不知,譬如形聲之有影響,必然之理也。人云:人有疾苦或多偶爾,非因所作,無如之何?歷觀幻化之軀,而有甚於此者,能推此理,足以自寬。又云:仕宦之間,暗觸禍機;衽席之上,密涉畏途:輸回之中,枉入諸趣。

古人云:心死形方活,心強命即亡。又云:你喜我不喜,君悲我不悲,雁飛思塞北,鷹憶舊巢歸。秋月春花無限意,箇中只許自家知。天師云:靈臺皎潔似冰壺,只許元神裡面居。若向此中留一物,平生便是不清虛。老子云:虛其心,實其腹,是皆融智慧,黜聰明,而宅天和,以卻百邪者也。

白話文:

人們說,觀察身體,它本無實體,是外在因緣所生;觀察心靈,它也無實體,是顛倒的念頭所生。又說,身體的安危興衰,是行為招致的結果;而世間可見的品行起落,是過去行為的報應。即使是不同時代,我們也不必感到困惑,就如同聲音和形狀互相影響一樣,這是必然的道理。有人說,人生難免會遇到疾病苦難或偶發事件,這些並非自己所作所為,無可奈何。但如果能深入觀察這個虛幻的身體,就會明白還有比這些更嚴重的事,因此也能以這種道理寬慰自己。

古人說,心死了,身體才能活;心強盛了,生命就會消亡。又說,你喜我不喜,你悲我不悲,大雁飛翔思念塞北,老鷹回憶舊巢歸去。秋月春花,滿載著無限的意趣,只有自己才能真正了解。天師說,靈臺清淨明亮,如同冰壺一般,只有元神才能居住其中。如果在其中留存任何事物,一生便不能真正清淨虛空。老子說,清空心思,充實腹中,這些都是融合智慧,摒棄聰明,安住天和,以抵禦百邪之道的道理。

比於金石草木剛烈之劑,喪津枯液以求補益者,其功遠矣。此又老人之所當知者。溫公率真約會,序齒不序官為,具務簡素,朝夕食不過五味、菜果、脯醢之類,各不過三十器,酒巡無算,深淺自斟,主人不勸,客亦不辭。逡巡無下酒時,作菜羹不禁,召客共用一簡。客住可否,於字不下別作簡。

或因事分簡者,聽會早赴不待促。違約者,每事罰一巨觥。詩曰:七人五百有餘歲,同醉花前今古稀。走馬關雞非我事,紵衣絲髮且相輝。又曰:經春無事連翻醉,彼此往來能幾家。切莫辭斟十分酒,儘教人笑滿頭花。

當時同會伯康(溫公之兄)與君從(席汝言)七十八歲,安之(王尚恭)七十七歲,正叔(楚建中)七十四歲,不疑(王謹言)七十三歲,叔達七十歲,溫公六十五歲,合五百一十歲。口號成詩用安之韻。嗚呼!為人子者,於親壽在堂之時,隨分約鄰里之老者,約為此會以娛其頹齡,無不可者,故特取云。

白話文:

如同金石草木剛烈之藥,耗損津液、枯竭體液來求得補益,其效果確實遙遠。這也是老年人應該明白的道理。溫公的率真約會,以年齡排序,不分官職高低,注重簡樸,早晚飯不過五味、蔬菜、水果、肉乾醬料等,每樣不超過三十道菜,酒水循環無數,深淺自行斟酌,主人不勸酒,客人也不推辭。酒意漸消,想要再來點菜餚,便不拘禮節,召集客人一起享用一份簡餐。客人要住下,就簡單寫個簡短的字條,不需要再另寫其他。

如果因為事情需要分開用餐,就告知時間,早點來,不必催促。違約者,每件事都要罰一杯大酒。詩云:「七人五百有餘歲,同醉花前今古稀。走馬關雞非我事,紵衣絲髮且相輝。」又說:「經春無事連翻醉,彼此往來能幾家。切莫辭斟十分酒,儘教人笑滿頭花。」

當時參加聚會的伯康(溫公的哥哥)和君從(席汝言)七十八歲,安之(王尚恭)七十七歲,正叔(楚建中)七十四歲,不疑(王謹言)七十三歲,叔達七十歲,溫公六十五歲,加起來共五百一十歲。以「安之」的韻腳,將口號編成詩歌。唉!做兒子的,當父母健在的時候,就應該按照自己的能力,邀請鄰里中的老年人,一起舉辦這樣的聚會,以娛樂他們的晚年,這是無可厚非的,因此特別記錄下來。

羅大經云:予家深山中,每春夏之交,蒼蘚盈階,落花滿徑,門無剝喙,松影參差,禽聲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隨意讀書,或詩數篇。從容步山徑,撫松竹,與犢麛共偃息於長林豐草之間,坐弄流水,漱口濯足。既歸竹窗下,山妻稚子作筍蕨,供麥飯,欣然一飽。

美筆墨,任大小,作數十字,展所藏法帖盡卷縱觀之。興到則吟小詩一兩首,再煮苦茗一杯。出步溪邊,邂逅園翁溪友,門桑麻,說粳稻,量時校雨探節數,時相與劇談一餉。歸而倚杖柴門之下,則夕陽在山,紫綠萬狀,變幻頃刻,可悅人目。牛背笛聲,兩兩歸來,而月印前溪矣。

白話文:

羅大經說:我家住在深山中,每到春夏交替之際,青苔滿佈階前,落花遍灑小徑,門前寂靜無聲,松影婆娑,鳥鳴聲此起彼落。午睡醒來,便去汲取山泉,拾取松枝煮苦茶喝。隨心所欲地讀書,或讀幾首詩。悠閒地漫步山徑,撫摸松竹,與小牛小鹿一起在茂密的樹林和草地上休息,坐在溪邊玩水,漱口洗腳。回到竹窗下,山妻和孩子準備好竹筍蕨菜,配上麥飯,我欣然享用,飽餐一頓。

欣賞美妙的書法作品,不論大小,寫上幾十個字,展開珍藏的書帖,一卷一卷地欣賞。興致來了就吟誦一兩首小詩,再煮一杯苦茶。走出門,來到溪邊,偶遇園丁和溪邊的朋友,聊聊桑麻,談談稻穀,推算時令、比較雨量、探討節氣變化,大家熱烈地談論一番。回家後,倚著拐杖站在柴門外,夕陽西下,山巒呈現出紫綠交織的色彩,變化無常,令人賞心悅目。牛背上傳來笛聲,一對對牛兒緩緩歸家,月亮映照在前面的溪流上。

唐子西云: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玩味此句最妙,然識其妙者蓋少。彼牽黃臂蒼,馳獵於聲利之場者,但見滾滾馬頭塵,忽忽駒隙影耳,人能真知此,妙則東坡所謂無享。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所得不已多乎?易曰:觀頤觀其自養也。康節詩云:老年軀體素溫存,安樂窩中別有春。

盡道山翁拙於用,也能康濟自家身。此自養之旨也。善自養如鶴林,斯可以逸老矣。

白話文:

唐子西說:「山林靜謐,猶如太古洪荒;白晝漫長,彷彿童年時光。」這句話的意境十分美妙,但真正懂得其中奧妙的人卻不多。那些追名逐利、忙於奔波的人,只看見眼前滾滾的馬蹄揚起的塵土,以及轉瞬即逝的光陰,哪裡能體會到這其中的深意呢?若能真正明白這其中的妙處,就像東坡先生所說,便可享受人生的無盡樂趣。

靜坐一天,猶如過了兩天;若能活到七十歲,就相當於活了一百四十歲,所得豈不豐厚嗎?《易經》說:「觀頤,觀其自養也。」康節先生的詩句也說:「老年軀體素來溫和,安樂的窩裡別有一番春意,儘管世人說山翁不善於應世,但他卻能養護好自己的身心。」這就是自養的真諦。善於自養之人,就像鶴林般清閒,便可以安逸地度過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