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家訓》~ 重訂喉科家訓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重訂喉科家訓卷一 (2)

1. 第三章 三陰三陽主在少陰少陽

內經云:一陰一陽結,謂之喉痹之訓。余細思之:少陰君火一陰也,少陽相火一陽也,因指火而言之也。君火打少陰雌官之火也,相火者祀罟坎宮之火也。手少陰心脈挾咽,足少陰腎脈系喉嚨。三焦為水火之道路,君相二火假道相通,坎離既濟,水火平勻,咽喉本無疾病。

二火獨勝,氣熱火結,三焦道路閉塞,陰不能上承,陽不能下降,氣熱則結,結則腫,腫痹痹,甚則不通而危矣。此咽喉經義,三陽三陰取法,則在少陰少陽之謂也。

白話文:

內經有言:一陰一陽的相互作用失調,會導致喉部的疾病,這被稱為喉痹。經過我的深入思考,這裏的一陰指的是少陰的君火,一陽指的是少陽的相火,是從火的觀點來說明的。君火代表的是少陰中的雌性之火,相火則是坎宮中的祀罟之火。手少陰心脈與咽喉相連,足少陰腎脈則與喉部相關。三焦是水和火運行的通道,君火和相火通過這個通道互相連接,使水火得以平衡,這樣咽喉就不會生病。

然而,如果兩種火過於旺盛,熱氣聚集,三焦的道路就會被阻塞,陰氣無法上升,陽氣無法下降。熱氣過盛會導致結聚,結聚又會導致腫脹,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堵塞,情況就會變得危險。這就是咽喉疾病的理論基礎,三陰三陽的法則,就是在講少陰和少陽的影響。

2. 第四章 診斷簡明

喉症外治,但觀形象施方療治,必求脈舌。如右寸洪緊,肺家感風也;兩關浮數,胃火肝風。弦滑風痰也;緩滑濕痰也;左寸浮洪,心火也;右寸沉遲,肺家寒也;右寸沉細,肺蘊熱也;右尺洪大,三焦火旺也;左尺浮洪而有力,腎虛火炎也;紅腫而脈洪,風火也;爛而不腫,脈象沉實,結毒也;細數而浮者,虛火也;細而緩者,虛寒也。此診斷之大略也。

舌乃心之苗也。凡病俱現於舌,能辨其色,症自顯然。舌胎白膩,客邪未化熱也,又主濕蘊痰滯。苔黃主熱,焦黃熱甚,燥黑熱極。務須視其有津無津。有津而無憎寒惡熱,但覺神疲,手足有時作冷,乃下元龍雷之火上升,忌投涼劑,宜以引火歸原之。無津而執甚,神志糊,手足瘛瘲,禁用熱藥,宜以滋液化火熄風之法。

總之,無率氣襲人身中,必次第傳變。臨證之時,察形窮原,對症施藥,自然可愈。內經云:「神聖功巧,不過望聞問切,細心推詳,方可無誤也。」此望舌之大略也。尚祈明師裁政之。

白話文:

[第四章 診斷簡明]

在治療喉嚨病症時,應當觀察病情的具體表現來制定治療方案,同時必須結合脈象和舌象進行診斷。如果右寸脈出現洪緊,表示肺部受到風邪影響;兩關脈浮數,則是胃火與肝風的問題;弦滑脈多見於風痰;緩滑脈則提示溼痰;左寸脈浮洪,代表心火旺盛;右寸脈沉遲,顯示肺部受寒;右寸脈沉細,說明肺內蘊熱;右尺脈洪大,表示三焦火氣旺盛;左尺脈浮洪且有力,是腎虛火炎的症狀;紅腫伴有洪脈,屬風火上攻;潰爛但不腫脹,脈象沉實,爲結毒所致;細數脈浮出,是虛火的表現;細緩脈,則提示虛寒狀態。以上是診斷的基本概要。

舌頭是心臟的外在表現。疾病通常會在舌頭上顯現出來,能夠辨別其顏色,病症就會變得明顯。舌苔白膩,說明外來邪氣尚未轉化爲熱邪,同時也可能伴有溼氣及痰滯。黃苔主熱,焦黃表示熱甚,燥黑則是熱極。必須觀察舌面是否有津液。如果有津液,沒有怕冷或發熱的感覺,只感到精神疲倦,手腳有時發冷,這可能是下元龍雷之火上升,不宜使用涼性藥物,應採用引導火氣歸原的方法。如果沒有津液且極度乾渴,意識模糊,手腳抽搐,禁止使用熱性藥物,應採取滋液化火、熄風的治療方法。

總之,無論何種邪氣侵入人體,必定會按一定的順序發展變化。在實際診療時,要仔細觀察病情,追溯病因,對症下藥,自然可以治癒。《內經》說:“醫術高明,不過在於望聞問切,細心推敲,才能避免錯誤。”這是觀察舌象的基本概要。希望有明師能夠對此進行審定和指導。

請注意,上述內容基於傳統中醫理論,具體醫療行爲需遵循專業醫師指導。

3. 第五章 喉部識經

咽喉二孔,左為納食消化之關也,右能納氣,吸引空氣之所也,乃肺胃二經之部位也。先哲云:乃一身百節之竅,呼吸出入之處也。方寸之地,受病最速。若不識經辨證而為能施方療治乎?如卜眯屬胃陽,下肥屬脾陰。舌中心也,四圍脾也。舌根舨腎,小舌名蔽丁屬胃,喉之友。

右舌根屬肝,外咐耳垂下亦屬肝。牙齒屬腎,牙齦上屬肯,下屬脾。上唇屬脾,下唇屬胃。此喉部識經之大略也。如有夫到之處,祈高明政之。

白話文:

[第五章 喉部經絡認識]

咽喉有兩個主要開口,左邊是食物進入並進行消化的地方,右邊則負責吸入空氣,是肺和胃兩條經絡的所在位置。古人曾說,這是全身各部位與空氣交流的重要通道,是呼吸的必經之地。這片小小的區域,卻是最容易受到疾病侵襲的地方。如果不懂得辨認經絡,瞭解病症,又怎能恰當地開出藥方進行治療呢?

例如,舌尖的問題通常與心臟有關,舌邊的問題則可能與脾臟相關。舌根反映的是腎的健康狀況,而小舌(懸雍垂)與胃相連,我們可以稱它為喉嚨的好朋友。

舌根的右側與肝臟相應,而耳垂下方的區域也是肝臟在舌頭上的反射區。牙齒的健康狀態與腎臟息息相關,牙齦上方的問題與大腸有關,下方則可能涉及到脾臟。上脣的健康情況反映了脾臟的狀態,而下脣則與胃的健康有關。以上就是對於喉部與身體各部位經絡關係的基本介紹。

如果有不足或錯誤的地方,希望有更高深見解的人士能夠指正。

4. 第六章 喉證虛實宜辨

咽喉一科,先哲有三十六、七十二種之硎也。但名目雖多,治法不比虛實二字。余細思之,不必多立病名,往亂心口也。若外感之邪為實,則風熱犯土,瘟疫流行,治之在急。緩則傷入,外來暴熱,若不仰盆焚,雨熱勢靴消,治法不出乎辛涼。內生之火偽虛,寒氣凝結,真陽閉郁,虛陽雷電土騰,若不雌照當空,陰霾不嚨消散,龍雷斷難潛伏,治法故以熱藥導之。也有餘之火為實,由於酒濕薰蒸,肝氣鬱遏,厚味壅熱,皆有餘之火也。

祗能因其症而擇用療治。不足之火為虛,水虧火旺,津液被傷,精血枯耗,治宜甘緩滋降。此辨明虛實原因之大意也。

白話文:

[第六章 咽喉病症的虛實應加以分辨]

咽喉疾病這方面,前輩們歸納出有三十六、七十二種不同的類型。雖然名稱種類繁多,但治療方法基本上可歸納為「虛」和「實」兩大類。我經過仔細思考,認為不必設置過多的病名,以免混淆視聽。

如果病因是外感的實邪,例如風熱侵犯,或是瘟疫傳染,這種情況下必須要緊急處理。拖延病情會導致病況加重,對抗這種突然而來的高溫,就像烈日炎炎下的火盆,若不澆水滅火,熱力不會自動消散。因此,治療方法通常是使用辛涼的藥物。

若是體內自生的火氣,看似虛假的實象,實際上是由寒氣凝結所致,真陽被封閉壓抑,虛陽如雷電般在體內肆虐。如果不讓太陽照耀天空,陰霾不會自動散去,這種雷電般的虛陽也難以被抑制。所以,治療方法是使用熱性藥物引導調整。

此外,也有因過度飲酒、肝氣鬱悶、食用厚重食物導致的過剩之火,這些都屬於實火的情況。

我們需根據患者具體的症狀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若是因體內水份不足導致的虛火,伴隨津液受損、精血消耗,這時治療應選擇滋補降火的藥物。

以上就是關於咽喉疾病虛實辨別的大致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