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家訓》~ 增訂喉科家訓卷四 (3)
增訂喉科家訓卷四 (3)
1. 望舌說
舌苔白膩而滑,表有風寒;白而厚膩,內挾穢濁不正之氣;微黃漸從火化黃甚,痧火爍氣也;尖絳,邪熱人心;純絳色鮮澤,邊尖生刺,痧已透為營熱外泄;未透,紫絳而乾,根邊多帶黃白厚膩,此表邪未透,痧火已爍及營分,為難治;中心焦黑,舌短縮乾絳而硬,中心焦神昏者,皆不治。
白話文:
【看舌診斷說明】
如果舌頭上的舌苔呈現白色且濕潤黏膩,這表示身體表面有風寒侵襲。若舌苔白色且厚重黏膩,則顯示體內有混濁不清的異常氣息。當舌苔從微微的黃色轉變為深重的黃色,這可能是因為熱毒在體內生成,形成痧火燒灼的情況。如果舌頭尖端呈深紅色,可能代表邪惡的熱氣已經進入心臟。舌頭全體呈現鮮豔的深紅色,邊緣和尖端出現突起,這表明痧症已經發散,是營養熱氣外洩的現象。若痧症尚未發散,舌頭呈現紫色且乾燥,舌根和邊緣多見厚重的黃白色舌苔,這表示表面的邪氣尚未完全發散,痧火已經影響到營養部分,這種情況較難治療。若舌頭中央呈現燒焦的黑色,舌頭縮短且乾燥堅硬,舌中央焦黑並伴有神智昏迷的現象,這些都是無法治療的徵兆。
2. 善後說
喉瘀愈後,須善自保衙,以復太和。其餘熱,須清泄淨盡,可加培養。宜薄滋味,節飲食,謹嗜欲。一切腥膻發物,及房室,俱宜遠戒。否者,痧後餘波,變怪百出。慎勿輕易嘗試。
白話文:
在喉部瘀傷康復後,你必須要好好照顧自己,以恢復身體的平衡狀態。對於殘留的熱氣,必須要徹底清除,並且可以適度地調養身體。應該少吃重口味的食物,控制飲食量,並節制私慾。所有腥羶類的刺激性食物,以及過度的性生活,都應該盡量避免。否則,病癒後的不良影響可能會以各種形式出現。千萬不要輕易去挑戰這些禁忌。
3. 喉痧順逆治法論
夫喉痧一症,疫邪由口鼻而入於肺胃。蓋肺主皮毛,開竅於鼻;胃主肌肉,挾口環唇。西醫云人吸空中養氣而活,所謂養氣即天陽之正氣也。如吸正氣何病之有?今之疫邪者,乃天陽時令不正,及地質穢濁之氣與養氣相渾而入於肺胃二經,故必由肺胃之經絡而發於咽喉。初起僧寒發熱,身疼無汗,遍身𰣤痧,咽喉腫痛。
斯時即進辛涼解散湯,引痧出外為妙。又有初發即神昏譫語,疫邪侵襲神經,毒素流行三焦,辛涼宜透法主之,使𰣤痧透達,不致內竄,可也。此一二日大概情形也。如初起誤投寒涼,表邪夫透內郁化火,壯熱煩躁,痧隱肌肉,面紅目赤,骨節疼痛,無汗,咽喉腫痛,腐爛,乃一陰一陽之火乘威上亢,銷爍肺金,由是音鼻塞並見也。
速投疏達以開其毛竅,清裡以化其毒,吹以化腐丹,使疫邪不上焰,毒火不內射,可望轉機之理。些西日之情形也。主方以清涼解毒湯可也。至五六日熱勢更甚,汗少,痧隱,神昏譫語,喉腐且臭,唇燥,舌乾而絳,氣機不利,津液枯涸。此係初時失於透表,或誤進苦寒,逼其疫毒內陷,自肺胃營分逆傳心包,竟成難瘳之候。
治仿犀角地黃合清官湯,佐以紫雪丹,和入金汁外吹珠黃散,清涼解熱,芳香逐穢,冀燒幸於萬一。如痧尚未達,壯熱無汗,內火已熾,大便乾結燥實,腑氣不通,治以表裡兩解,涼膈散加荊防主之,使其痧透,火清而大便通行為妙。又有汗出,痧透,液傷燥結,便秘者,滋陰清肺中,加元明粉,生軍養掖,潤燥可愈。
如誤治或失治,至七八日,咽喉腐爛,汗出縵熱,音啞無聲,氣逆喘急,苔色絳乾,此陰陽俱羝,疫毒內陷,津液灼耗,痰涎沖激,致令肺氣不能降,腎氣不能納,內閉外脫之象。姑以扶正滌痰湯,盡人力以待天命而已。愈後調理,以生津養液,加減滋陰清肺湯為主。總之,此症肺胃二經為受病之根本,先散後清為治法之宗旨。
先哲云:「驟寒則火鬱而內澄,過散剛火焰而腐增。」此二語至理名言,卓然不拔。若初起而驟川清濺,化火而妄投表散,其不致憤事者幾希。可不慎歟?拙見如此,祈高明裁政。余之獲益無既,蒼生亦共被福澤也。
喉瘀治法五門:
疏達
疫邪自口鼻而入於肺胃,病必由肺胃而見於咽喉。初發之時,胸膈才間蘊積毒邪,致生風痰壅滯,不散發為咽喉之病。先是紅腫縱而白腐,疼痛塞熱,湯水難人,遍身𰣤痧隱隱等症。斯時也。若不疏邪達表,而但用滋清之劑,剛恐深入臟腑,敗症百出,莫可挽回。必須用辛涼解散,使疫邪外透,不致內竄為妙。吹以喉痧妙藥徽為首務也。
歌云:
辛涼解散湯,疫痧初起嘈因症,宜變化汗出方為康。
薄荷
白話文:
喉痧這一病症,是由於疫病邪氣從口鼻進入肺胃所致。肺主宰皮毛,其孔道在鼻子;胃主宰肌肉,環繞口周。西醫認為人吸入空中的氧氣而生存,所謂的養氣就是自然界中的正氣。如果吸入的是正氣,哪會有疾病?然而現在的疫邪,是由於自然界時序失常,以及地質污染的氣體與氧氣混雜後進入肺胃二經,因此必定沿著肺胃的經絡,在咽喉部位爆發。初期表現為畏寒發熱,身體疼痛無汗,全身出現痧疹,咽喉腫痛。
此時應立即服用辛涼解散湯,促進痧疹排出體外為佳。有的患者一開始就神志不清,胡言亂語,這是疫邪侵入神經系統,毒素在三焦流動的表現,應使用辛涼透法,讓痧疹充分排出,防止它們在體內擴散,這是可以做到的。這是第一、二天的大致情況。如果一開始錯誤地使用了寒涼藥物,導致表面的邪氣未能充分排出,轉而在體內鬱積成火,患者會出現高熱煩躁,痧疹隱匿於肌肉之下,面色紅潤,眼睛充血,骨節疼痛,無汗,咽喉腫痛,腐爛,這是一陰一陽的火氣上攻,損毀肺部,導致聲音嘶啞,呼吸困難。
迅速使用疏達法打開毛孔,清裏法化解毒素,吹入化腐丹,阻止疫邪向上蔓延,防止毒火向內射擊,可以期待病情有所轉機。這是第三、四天的情況。主要使用的藥方是清涼解毒湯。到了第五、六天,病情進一步加重,汗少,痧疹隱蔽,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咽喉腐爛並且散發惡臭,嘴脣乾燥,舌頭乾燥呈深紅色,氣機運行不暢,津液枯竭。這是因為初期沒有讓疫毒充分透表,或者誤用了苦寒藥物,導致疫毒內陷,從肺胃營分逆傳到心包,形成了極難治癒的局面。
治療方法類似於犀角地黃湯與清宮湯的結合,輔以紫雪丹,同時在外用吹入珠黃散,以清涼解熱,芳香去污,期望能有一線生機。如果痧疹尚未完全透出,高熱無汗,體內火氣旺盛,大便乾硬,腑氣不通,治療應同時處理表裡,涼膈散加荊防為主,讓痧疹透出,火氣消退,大便通暢為佳。有的患者出汗,痧疹透出,但體液損傷,大便祕結,這時應該滋陰清肺,加入元明粉,生軍養掖,潤燥可治癒。
如果治療失誤或未得到治療,到了第七、八天,咽喉嚴重腐爛,出汗後仍然高熱,聲音嘶啞無法發聲,氣喘吁吁,舌苔深紅乾燥,這表明陰陽俱損,疫毒內陷,津液消耗殆盡,痰液刺激,導致肺氣不能下降,腎氣不能收納,呈現內閉外脫的症狀。只能使用扶正滌痰湯,盡力而為,等待天命。痊癒後的調理,以滋補津液,加減滋陰清肺湯為主。總而言之,這一病症的根本在於肺胃二經受到侵害,先散後清是治療的核心原則。
前輩說過:「突然寒冷會導致火氣內聚,過度散熱則會增加腐爛。」這兩句話是至理名言,非常深刻。如果一開始就大量使用清熱藥物,或者在火氣已旺時錯誤地使用散熱藥物,很少有人能避免後果。我們能不小心嗎?我的見解就是這些,希望高明之人指正。我所獲得的好處無盡,大眾也會共享福祉。
喉痧的治療法則分為五個方面:
- 疏達:疫邪從口鼻進入肺胃,病症必然通過肺胃在咽喉顯現。初期,胸膈部位積聚了毒邪,導致風痰堵塞,如果不疏散而出,就會成為咽喉的病竈。首先是紅腫然後是白腐,疼痛和熱感,飲食困難,全身隱約出現痧疹。此時,如果不疏導邪氣,只使用滋養清熱的藥物,恐怕會導致疫毒深入臟腑,各種病症層出不窮,無法挽回。必須使用辛涼解散法,讓疫邪向外透出,防止它們在體內擴散,這是最佳選擇。吹入喉痧妙藥徽是最緊迫的任務。
有一首歌訣這樣唱道: 辛涼解散湯,疫痧初起嘈因症, 宜變化汗出方為康。 薄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