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

1. 腎氣由臍下上衝心痛小便不通

此名心疝。用韭菜汁和五苓散(見內外備用諸方)藥末,以小茴香煎湯沖服。

又方:真雲苓、小茴香各四兩,共研末,水為丸梧子大,每服三錢,開水下,服完即愈,其效如神。

白話文:

這是心疝的症狀,表現為腎氣從下腹部往上衝,導致心痛且尿液不通。治療方法是用韭菜汁與五苓散藥粉混合,再用小茴香煎煮的湯水沖服。

另一個方子是:用真雲苓和小茴香各四兩,研磨成粉末,用水和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服用完畢即可痊癒,療效極佳。

2. 小腹有塊直衝心胸叫號疼痛止覺筋硬

此名橫梁疝,最難醫治,婦人患此最多。用補骨脂一斤,黑芝麻二兩,拌炒,篩去芝麻,只將補骨脂磨末(忌鐵器),以酒為丸。每服三錢,開水送下,或照後絲瓜方及丹溪方更妙。

白話文:

小腹有一塊硬塊直衝心胸,疼痛難忍,感覺筋骨僵硬。這叫做橫梁疝,是最難治療的疾病,婦女患病者最多。治療方法是用補骨脂一斤,黑芝麻二兩,混合炒製,篩去芝麻,只留下補骨脂磨成粉末(注意不能用鐵器),再用酒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錢,用開水送服,或者參考其他治療疝氣的有效方劑(例如後絲瓜方和丹溪方)效果更好。

3. 小腸氣痛腎子腫脹偏墜

名曰疝氣。用老絲瓜(又名水瓜,又名線瓜)瓦上焙枯、研末,熱酒沖服,重者不過三服即愈。雖氣痛衝心亦效。

又方:凡疝初起,必發寒熱疼痛欲成囊癰者,用新鮮地骨皮(即枸杞子根)、生薑各四兩,共搗如泥,用綢包於囊上,其癢異常,一夕即消,永不再發。

又方:陳皮、荔枝核(炒焦)、硫黃(火中熔化,即投水中去火毒)各等分,共研末,飯為丸如梧子大。每服十四五丸,空心服,酒下,其疼立止。痛甚者加五、六丸,不可再多,雖氣痛衝心,三四服可以斷根。此丹溪方也。

又方:槐子一兩,炒為末,入鹽三分,空心熱酒送下,腫消痛止。

又方:雄黃五分,飛淨,為細末,薑湯下,止痛如神。

又方:將兩腳第二趾對捆一處,用豆大艾火從第二腳趾頭上合縫處燒之,立愈。或在足大趾外邊甲縫內中間不上不下之處燒之亦可。男左女右。

又方:左腳里側螺螄骨上排起四指三陰交穴,艾火燒七次,止痛如神,並可除根。

又方:旱蓮草五錢(又名墨頭、墨斗、墨東),酒煮服。不論老少久近皆效。

又方:慄炭燒紅,放碗內,加好燒酒半碗,以碗蓋住飲之,雖痛不可忍,亦可立止。

又方:病在左,用荔枝核(一歲一粒)新瓦上焙枯研末,空心好酒沖服。病在右,用小茴香五錢,鹽水炒,研末,空心服。一日兩次,甚效。

又方:荔枝核四兩(鹽水浸炒),小茴香一兩(鹽水炒),同研極細,加紅白二糖拌勻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錢,一日三次,四劑後,即可斷根。

又方:榖樹葉(三月三日或五月五日採取,線穿陰乾,要擇如雲板式者)每用四錢,煎湯服,服後,即時小解一二次,立愈。輕者一服,重者兩服全愈,神效。榖樹又名楮樹,又名構樹,又名榖皮樹。

又方:苦楮樹葉半斤,煮滾,放壇內,先熏後洗,每日數次,其效甚速。

又方:生石菖蒲、柑子葉、小茴香各一兩,搗極融爛,置酒壺內,加開水一碗,將壺入鍋內,隔水燙滾,於患處隔衣頻頻熨之,止痛如神。

又方:青礬三錢,滾水送下,立止,三服除根。

又方:葫蘆巴子一兩,鐵鍋內炒黑,研末。每服三錢,滾酒送下,出微汗即消。

又方:蓖麻子七粒,和飯搗為丸,敷腳心,左痛敷左,右痛敷右,雙痛雙敷。

又方:黨參三錢,當歸(酒洗)、炙耆各二錢,川芎、川楝、小茴、橘核、荔核各一錢,附子、肉桂(去皮,作二三次沖服)、川椒各五分,赤芍一錢五分,服一、二劑,左邊偏墜而不痛者,效驗之至。

又方:蕎麥麵四兩,葫蘆巴四兩(酒浸,曬乾,勿炒)、小茴香一兩(炒)共磨為末,酒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錢,空心鹽湯下,一日三次。服至一月,大便必有濕熱之物如膿者,乃可斷根。

白話文:

小腸氣痛腎子腫脹偏墜,也就是疝氣。

可以用老絲瓜(水瓜、線瓜)放在瓦片上焙乾研磨成粉,用熱酒沖服,病情嚴重者,三次就能痊癒,即使疼痛劇烈到心臟,也同樣有效。

另一方:疝氣初期,伴隨寒熱疼痛,快要化膿時,可用新鮮地骨皮(枸杞根)和生薑各四兩,搗成泥狀,用綢布包好敷在患處,很快就能止癢消腫,不再復發。

另一方:陳皮、炒焦的荔枝核、火煉後用水冷卻去毒的硫黃,等量混合研磨成粉,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四五丸,空腹服用,酒送下,疼痛能立即止住。疼痛嚴重者可加服五、六丸,但不可超過此量。即使疼痛劇烈到心臟,三、四次就能根治。(此為丹溪方)

另一方:炒過的槐子一兩,研磨成粉,加鹽三分,空腹用熱酒送服,腫脹消退,疼痛止住。

另一方:雄黃五分,提煉淨化後研磨成細粉,用薑湯送服,止痛效果神奇。

另一方:將雙腳第二個腳趾綁在一起,用豆粒大小的艾火在第二腳趾根部縫隙處燒灼,就能立即治癒。或者在腳大拇指外側指甲縫中間位置燒灼也可以,左側為男,右側為女。

另一方:在左腳內側螺螄骨(內踝上緣)上方四指寬的三陰交穴位處,用艾火灸七次,止痛效果神奇,還能徹底根治。

另一方:旱蓮草(墨頭、墨斗、墨東)五錢,用酒煎服,不論年齡大小,病程長短,都同樣有效。

另一方:栗炭燒紅,放入碗中,加入半碗燒酒,用碗蓋蓋住飲用,即使疼痛難忍,也能立即止痛。

另一方:病在左側,用一年一粒的荔枝核放在新瓦片上焙乾研磨成粉,空腹用好酒沖服。病在右側,用小茴香五錢,用鹽水炒後研磨成粉,空腹服用。一天服用兩次,效果顯著。

另一方:鹽水浸泡後炒過的荔枝核四兩,鹽水炒過的小茴香一兩,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加入紅白砂糖拌勻,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錢,一天三次,服用四劑後即可根治。

另一方:穀樹葉(三月三日或五月五日採摘,穿線陰乾,選擇像雲板一樣形狀的葉子)每次用四錢,煎湯服用,服藥後會立即小便一到兩次,就能治癒。病情輕者一劑,病情重者兩劑就能痊癒,效果神奇。(穀樹又名楮樹、構樹、穀皮樹)

另一方:苦楮樹葉半斤,煮沸後放入壇中,先熏後洗,每天數次,效果很快。

另一方:生石菖蒲、柑子葉、小茴香各一兩,搗碎成糊狀,放入酒壺中,加入一碗開水,將酒壺放入鍋中隔水加熱,用熱酒壺在患處隔著衣服反覆熨燙,止痛效果神奇。

另一方:青礬三錢,用滾水送服,立即止痛,服用三次就能根治。

另一方:葫蘆巴子一兩,在鐵鍋中炒黑,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滾燙的酒送服,出微汗後就能消腫。

另一方:蓖麻子七粒,和米飯搗成藥丸,敷在腳心,左側疼痛敷左側,右側疼痛敷右側,雙側疼痛則雙側都敷。

另一方:黨參三錢,酒洗過的當歸、炙甘草各二錢,川芎、川楝子、小茴香、橘核、荔枝核各一錢,附子、去皮的肉桂(分二次或三次服用)、川椒各五分,赤芍藥一錢五分,服用一、二劑,左側偏墜但無疼痛者,效果最佳。

另一方:蕎麥麵四兩,酒浸曬乾(勿炒)的葫蘆巴四兩,炒過的小茴香一兩,一起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錢,空腹用鹽湯送服,一天三次。服用一個月後,大便中排出像膿一樣的濕熱之物,才能徹底根治。

另一方:如果患有偏墜,服用荔枝核、小茴香等藥物無效者,這是熱症。取芙蓉花根(去心)的皮,搗碎成糊狀,加入大黃粉,敷在患處,二、三天就能治癒,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