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五 (8)
卷五 (8)
1. 食物積滯腹脹如鼓
方見解毒諸毒門食犬馬肉腹脹方內。
白話文:
肚子脹得像鼓一樣,是因為食物積滯。參考治療各種中毒的方劑,裡面治療吃狗肉、馬肉導致腹脹的方子。
2. 肚腹脹滿飲食如常乃濕熱生蟲之象
照蟲疾各方治之。
白話文:
肚子脹滿,但飲食正常,這是濕熱生蟲的症狀。 按照治療蟲疾的各種方法治療。
3. 十種水腫
(一)清水,先從左右肋腫起,根在肝,大戟為君。(二)赤水,先從舌根腫起,根在心,葶藶子為君。(三)黃水,從腰腹腫起,根在脾,甘遂(炒)為君。(四)白水,從腳腫起,根在肺,桑白皮為君。(五)黑水,從腎囊腫起,根在腎,連翹為君。(六)玄水,從面腫起,根在外腎,芫花(醋炒)為君。
(七)風水,從四肢腫起,根在骨,澤瀉為君。(八)石水,從腎腫起,根在膀胱,藁本為君。(九)高水,從小腹腫起,根在小腸,巴豆(去油皮)為君。(十)氣水,或盛或衰,起根在腹,紅飯豆為君。有十般腫病,各有根源。看十種病根,除將君藥加倍用,餘九味(即以上各藥)等分,研末,蜜丸梧子大,用赤茯苓煎湯吞三丸,不拘時,每日三服。
愈後,再用肉桂、乾薑、肉豆蔻、赤茯苓、莪朮(醋煮)、川芎、桔梗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空心開水下,每日早午晚各一次,百發百中,功效非常。
又方:七星魚(又名柴魚)加蔥與冬瓜皮,煮食,立消。
又方:青頭雄雞,煮湯飲之,或煮粥飲之,厚蓋被睡臥取汗(上腫者方宜汗)即愈。
白話文:
十種水腫
(一) 清水腫:先從左右肋部腫起,病根在肝臟,用大戟為主藥。(二) 赤色水腫:先從舌根腫起,病根在心臟,用葶藶子為主藥。(三) 黃色水腫:從腰腹部腫起,病根在脾臟,用炒過的甘遂為主藥。(四) 白色水腫:從腳部腫起,病根在肺臟,用桑白皮為主藥。(五) 黑色水腫:從腎囊腫起,病根在腎臟,用連翹為主藥。(六) 玄色水腫:從臉部腫起,病根在外腎,用醋炒過的芫花為主藥。
(七) 風水腫:從四肢腫起,病根在骨骼,用澤瀉為主藥。(八) 石水腫:從腎臟腫起,病根在膀胱,用藁本為主藥。(九) 高水腫:從小腹部腫起,病根在小腸,用去了油皮的巴豆為主藥。(十) 氣水腫:腫脹程度時輕時重,病根在腹部,用紅飯豆為主藥。
這十種水腫各有其病因。治療時,將主藥的劑量加倍,其餘九種藥物(即上述藥物)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末,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蜜丸,用赤茯苓煎湯送服,每次服三丸,一日三次,時間不限。
痊癒後,再用肉桂、乾薑、肉豆蔻、赤茯苓、醋煮過的莪朮、川芎、桔梗等量混合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空腹用開水送服,一日三次,療效極佳。
其他療法:
- 用七星魚(也叫柴魚)加蔥和冬瓜皮一起煮食,可以迅速消腫。
- 用青頭雄雞煮湯或煮粥服用,蓋上厚厚的被子睡覺,讓身體出汗(上半身腫脹者適合此法),即可痊癒。
4. 通身浮腫
取活癩蝦蟆一隻,以巴豆七粒,用紙包好,納入口中,用繩吊在有風無日之處,陰乾,剖開,去紙,將頭足分為五起,肝腸亦分為五起配勻,收入瓷瓶,勿使泄氣。臨用取出,焙枯研末,沖酒服。從頭吃起,病從頭消。從前兩足吃起,病從兩手消。從兩後足吃起,病從兩足消。
或不必分開亦可。輕者一二日消盡,重者五日全消。終身忌食蝦蟆。此治浮腫秘傳第一神方也,珍之寶之,忌鹽、醬一百二十日。各種鼓脹亦可治。
又方:活鯉魚一條(重七、八兩,去鱗,將肚剖開去腸淨),入好綠礬五分,松羅茶三錢,男子用蒜八瓣,婦人用蒜七瓣,共入魚腹內,放瓷器中蒸熟,令病人吃魚,連茶、蒜食更妙。從頭吃起,病從頭上消,從尾上吃起,即從腳上消。其效無比。
又方:一童子,年十一,手足臂腿及指頭面遍身浮腫,數日後,漸至沉重,氣喘不眠。用黃皮柑子一個,同甜酒釀二斤,煮至將干,去柑內核,取柑連酒食之,二次全愈。此林屋山人經驗方也。
白話文:
通身浮腫
抓一隻活的蟾蜍,用七粒巴豆用紙包好,放進蟾蜍口中,用繩子吊在通風但沒有陽光的地方陰乾。陰乾後剖開,取出紙包,將蟾蜍的頭和四肢分成五份,內臟也分成五份,均勻混合後放入瓷瓶中,注意不要讓藥氣散失。使用時取出,烘烤至乾燥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從頭開始吃,病就從頭開始消退;從前肢開始吃,病就從雙手開始消退;從後肢開始吃,病就從雙腳開始消退。也可以不分開直接服用。輕症一兩天就能痊癒,重症五天就能完全消退。終生禁止食用蟾蜍。這是治療浮腫的秘傳第一神方,要珍藏好,服用期間一百二十天內忌食鹽和醬油。各種鼓脹也能治療。
另一偏方:取一條七、八兩重的活鯉魚,去除魚鱗,剖開肚子取出內臟洗乾淨。放入五分綠礬、三錢松羅茶,男士放八瓣蒜,女士放七瓣蒜,一起放入魚腹中,放在瓷器裡蒸熟,讓病人食用,連同茶和蒜一起吃效果更好。從頭開始吃,病就從頭開始消退;從尾部開始吃,病就從腳開始消退。其療效無與倫比。
又一偏方:一個十一歲的男孩,手腳、胳膊、腿和手指、臉部全身浮腫,幾天后,病情加重,呼吸困難,夜不能寐。用一個黃皮柑橘,和兩斤甜酒一起煮至將乾,去除柑橘核,將柑橘和酒一起食用,服用兩次便痊癒。這是林屋山人經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