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四 (74)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74)

1. 犀角飲

治滯熱下後,丹毒仍作。犀角(無真者川連代)、升麻防己梔子、條芩、生耆、朴硝、淡竹葉等分,煎服。

白話文:

在治療熱毒引起的腹瀉之後,丹毒仍然存在。犀角(沒有真犀角可用四川連翹代替)、升麻、防己、梔子、條芩、生耆、朴硝、淡竹葉等分,煎服。

2. 白芍湯

治臍腫如吹,驚悸多啼。白芍(酒炒)、苡仁(炒)、鉤藤鉤、茯苓各一錢,澤瀉、桂心、甘草各五分,姜引。

白話文:

治療臍腫脹大如吹氣,驚悸多哭的症狀。使用白芍(用酒炒過)、苡仁(炒過)、鉤藤鉤、茯苓各一錢,澤瀉、桂心、甘草各五分,最後加入生薑引導藥效。

3. 桃仁丸

治小兒陰腫。桃仁(去皮尖,炒)七錢,蒺藜(炒,去刺)、丹皮、桂心各五錢,黑丑三錢,研極細末,蜜丸綠豆大,酒水每吞十丸,日二服。

白話文:

用於治療小兒陰囊腫大:

桃仁(去尖皮、炒)7錢、蒺藜(炒製、去刺)、丹皮、桂心各5錢、黑烏2錢,將這些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以蜂蜜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服用時以酒或水送服,每次服用10丸,每日服用2次。

4. 烏梅散

治陰囊腫痛,腎子縮入,痛止方出。烏梅肉(炒燥)、元胡、炙草各五錢,淨勾子、乳香沒藥(俱炙去油)各三錢,研末,白湯下每一錢。

白話文:

用於治療陰囊腫痛,腎臟萎縮,疼痛停止後藥方纔能發揮作用。烏梅肉(炒乾)、元胡、炙草各五錢,淨勾子、乳香、沒藥(都烤過並除掉油)各三錢,研磨成粉末,用白開水送服每次一錢。

5. 勻氣散

治陰腫陰縮,桔梗(焙)一兩,陳皮六錢,砂仁(炒)、小茴(炒)、甘草(炙)各三錢,黑姜錢半,曬研極細,水下一錢。裡寒陰縮,當服理中湯

白話文:

治療陰部腫脹縮小的症狀:

桔梗(焙):一兩

陳皮:六錢

砂仁(炒):三錢

小茴(炒):三錢

甘草(炙):三錢

黑姜:半錢(曬乾研成極細的粉末)

水(服用時服用):一錢

如果裡寒陰縮,則應該服用理中湯。

6. 白醜散

治囊腫便秘及四肢俱腫。白醜錢半(半生半炒),桑皮(蜜炙)、甘草(炙)、陳皮各一錢,白朮(土炒)、木通各二錢,水煎,頻頻服。

白話文:

治療囊腫便祕和四肢都腫脹。白醜錢半(一半生品一半炒品)、桑皮(用蜜炙過的)、甘草(炙過的)、陳皮各一錢,白朮(用土炒過的)、木通各二錢,加水煎煮,頻繁服用。

7. 沆瀣丹

治嬰兒內蘊胎熱,口舌生瘡及陽水浮腫,便秘尿赤,用此疏利臟腑。大黃(酒炒)、川柏(炒)、條芩(炒)、川芎各九錢,黑醜(炒)、赤芍(炒)、枳殼(炒)、薄荷葉滑石連翹檳榔各六錢,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重一錢,茶水化服,嬰兒只服半丸。

白話文:

用來治療嬰兒蘊藏在體內的胎毒熱氣,而出現口舌生瘡、浮腫、便祕和尿液發紅。此方可疏通臟腑。

製作方法:

  1. 大黃(經過酒炒)、川柏(經過炒)、條芩(經過炒)、川芎各九錢。

  2. 黑醜(經過炒)、赤芍(經過炒)、枳殼(經過炒)、薄荷葉、滑石、連翹、檳榔各六錢。

  3.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並加入煉過的蜂蜜,做成藥丸。

  4. 每丸藥的重量約為一錢,用茶水化開後服用。

  5. 嬰兒只能服用半丸。

8. 天保采薇湯

治嬰兒癍痧、麻疹諸初起及風痰驚搐,用此清解表裡。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桔梗、法夏、茯苓陳皮甘草升麻葛根川芎赤芍、藿香葉厚朴(炒)、蒼朮制等分,薑、棗引。或作丸服,薑湯下。

白話文:

治療嬰兒癍痧、麻疹等各種初期症狀,以及風痰驚搐,使用此藥方可以清解表裡。將羌活、獨活、柴胡、前胡、枳殼、桔梗、法夏、茯苓、陳皮、甘草、升麻、葛根、川芎、赤芍、藿香葉、厚朴(炒製)、蒼朮(製過)等藥材等分混合,加入薑、棗引。可以製成丸劑服用,用薑湯送服。

以上匯方治癰疽諸毒,七日以前瘡勢未成,形體強壯,脈症俱實者,或汗下、或清解、或溫散,隨症選用,但得腫消痛止,表裡俱解,毒自內消矣。若腫過七日之後,形勢已成者,則宜托裡消毒,透膿排膿等方。使毒現於外,以速其效,倘仍用散下之劑,恐傷元氣,致生變證也,慎之!

白話文:

以上的各種治療癰瘡毒瘡的方法,在瘡勢尚未形成,身體強壯,脈象和症狀都很實在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發汗、清熱解毒或溫散等方法,根據症狀選擇使用,只要腫脹消失,疼痛停止,表裡俱解,毒素自然會從體內消失。如果腫脹超過七天之後,瘡勢已經形成,則宜採用託裡消毒、透膿排膿等方法。使毒素顯現在外,以加速其治療效果。如果仍然使用發散或攻下的劑量,恐怕會傷及元氣,導致病情變化,務必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