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 (1)
卷二十 (1)
1. 產後厥逆
凡產母產時用力過甚,勞倦傷脾,脾氣耗竭,不能注於四旁,故足冷而厥氣上行。《經》曰: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厥氣上行,滿於經絡,則神氣浮越去身而飄散矣。此惟急方始可舉氣以歸元,苟非大補,焉能回陽而神復。必用加參生化湯倍人參,連進二帖,使氣血旺而神復厥止。
如渴,另用生脈散代茶,助津以滋臟燥。雖有四肢厥冷泄漏,或類傷寒陰症,亦不可用四逆湯,必倍參生化佐為黑姜,或加熟附一片,以回陽止逆,則可已足以行參、耆之力矣。
加參生化湯:人參二錢,川芎二錢,當歸四錢,薑炭,炙草各四分,桃仁十粒,加元棗二枚,水煎。如厥回,暫去人參,待血塊痛除再加(此治新產發厥)。
滋榮益氣復神湯:產後發厥,無塊痛者服此。川芎、焦朮、炙耆、麥冬各一錢,人參、當歸各三錢,熟地二錢,炙草四分,陳皮四分,五味十粒,水煎服。口渴以生脈散代茶。汗多加麻黃根、棗仁各一錢。塊痛不止、加肉桂五分。便秘加蓯蓉、麻仁各二錢。痰加竹瀝,薑汁,橘紅四分,酒一杯。手足口氣漸冷,加附子五分,倍用人參。
白話文:
產婦生產時因為用力過度,加上勞累損傷脾胃,導致脾氣虛耗衰竭,無法將氣血輸送到四肢末梢,所以會出現腳冰冷、氣往上衝的厥逆現象。《黃帝內經》說:「陽氣在下衰弱,就會形成寒厥;厥氣往上衝,充滿經絡,就會導致精神渙散,脫離身體。」這種情況必須用緊急的藥方才能將氣往下拉回體內,如果不用大補的藥,怎麼可能恢復陽氣、讓精神恢復呢?必須使用加強人參用量的生化湯,連續服用兩帖,讓氣血旺盛,精神恢復,厥逆才能停止。
如果感到口渴,可以另外用生脈散代替茶飲,幫助產生津液,滋潤乾燥的臟腑。即使有四肢冰冷、虛脫的現象,或是像傷寒的陰症,也不可以用四逆湯,必須在加強人參用量的生化湯中加入黑薑,或加一片熟附子,用來恢復陽氣、止住厥逆,這樣就能充分發揮人參、黃耆的藥效了。
加參生化湯:人參二錢、川芎二錢、當歸四錢、薑炭、炙甘草各四分、桃仁十粒,加上紅棗兩枚,用水煎煮。如果厥逆恢復,暫時不用人參,等血塊疼痛消除後再加回去(這個藥方是治療剛生產完就發生厥逆的情況)。
滋榮益氣復神湯:產後發生厥逆,沒有血塊疼痛的人服用這個藥方。川芎、炒白朮、炙黃耆、麥冬各一錢,人參、當歸各三錢,熟地二錢,炙甘草四分,陳皮四分,五味子十粒,用水煎煮服用。口渴可以用生脈散代替茶飲。如果汗多,可以加入麻黃根、棗仁各一錢。如果血塊疼痛不止,加入肉桂五分。如果便秘,加入蓯蓉、麻仁各二錢。如果痰多,加入竹瀝、薑汁、橘紅各四分,再加入一杯酒。如果手腳和口中的氣息逐漸冰冷,加入附子五分,人參加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