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四 (52)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四 (52)

1. 引經報使

手太陰肺,桔梗升麻白芷蔥白。手陽明大腸,葛根、白芷、升麻、石膏。足陽明胃,白芷、升麻、葛根、石膏。足太陰脾,升麻、蒼朮、葛根、酒芍。手少陰心,黃連細辛。手太陽小腸,藁本羌活黃柏。足太陽膀胱,麻黃、黃柏行下,羌活行上。足少陰腎,獨活肉桂知母、細辛。

白話文:

  • 手太陰肺:桔梗、升麻、白芷、蔥白。

  • 桔梗:化痰止咳,宣肺平喘。

  • 升麻:疏風解表,託瘡散膿。

  • 白芷:溫肺化飲,宣通鼻竅。

  • 蔥白:散寒通陽,解毒殺蟲。

  • 手陽明大腸:葛根、白芷、升麻、石膏。

  • 葛根:解肌退熱,生津止渴。

  • 白芷:溫肺化飲,宣通鼻竅。

  • 升麻:疏風解表,託瘡散膿。

  • 石膏: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 足陽明胃:白芷、升麻、葛根、石膏。

  • 白芷:溫肺化飲,宣通鼻竅。

  • 升麻:疏風解表,託瘡散膿。

  • 葛根:解肌退熱,生津止渴。

  • 石膏:清熱瀉火,生津止渴。

  • 足太陰脾:升麻、蒼朮、葛根、酒芍。

  • 升麻:疏風解表,託瘡散膿。

  • 蒼朮:燥濕健脾,祛風散寒。

  • 葛根:解肌退熱,生津止渴。

  • 酒芍:養血柔肝,緩中痛。

  • 手少陰心:黃連、細辛。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細辛:溫經散寒,通竅止痛。

  • 手太陽小腸:藁本、羌活、黃柏。

  • 藁本:祛風濕,利尿通淋。

  • 羌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足太陽膀胱:麻黃、黃柏行下,羌活行上。

  • 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 黃柏: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羌活:祛風散寒,除濕止痛。

  • 足少陰腎:獨活、肉桂、知母、細辛。

  • 獨活:祛風濕,止痛。

  • 肉桂:溫腎壯陽,補火助陽。

  • 知母:清熱滋陰,生津潤燥。

  • 細辛:溫經散寒,通竅止痛。

手厥陰心包絡,柴胡,丹皮。手少陽三焦,上柴胡、中連翹,下青皮地骨皮。足少陽膽,上川芎、柴胡,下青皮,足厥陰肝,上柴胡、川芎,下青皮。太陽倍羌活、防風,陽明倍白芷、升麻,少陽倍柴胡,太陰加芍藥、升麻,少陰只宜獨活,厥陰加青皮、柴胡,皆佐以肉桂,庶藥力直達患處。

白話文:

手厥陰心包絡,用柴胡、丹皮。手少陽三焦,上柴胡、中連翹,下青皮、地骨皮。足少陽膽,上川芎、柴胡,下青皮。足厥陰肝,上柴胡、川芎,下青皮。太陽加倍羌活、防風,陽明加倍白芷、升麻,少陽加倍柴胡,太陰加入芍藥、升麻,少陰只宜獨活,厥陰加入青皮、柴胡,皆佐以肉桂,這樣藥力才能直達患處。

2. 各部引經

頭部加藁本,項部加白芷,胸部加桔梗,腰部加杜仲,脅部加白芥子,手部加桂枝,手指加桂枝尖,下部加桂心,足部加牛膝,俱各一錢為引經藥。

白話文:

  • 頭部:加入藁本一錢,引導藥物至頭部。

  • 項部:加入白芷一錢,引導藥物至頸部。

  • 胸部:加入桔梗一錢,引導藥物至胸部。

  • 腰部:加入杜仲一錢,引導藥物至腰部。

  • 脅部:加入白芥子一錢,引導藥物至肋部。

  • 手部:加入桂枝一錢,引導藥物至手臂。

  • 手指:加入桂枝尖一錢,引導藥物至手指。

  • 下部:加入桂心一錢,引導藥物至下腹部。

  • 足部:加入牛膝一錢,引導藥物至腿部。

以上每一種藥物皆為一錢之量,主要用於引導其他藥物至特定部位。

3. 神授衛生湯

治癰疽、發背、對口、疔瘡,一切丹、瘤、惡毒,焮腫赤痛,脈浮而數者,服之宣熱散瘀,行瘀活血,消腫解毒,疏通臟腑,乃表裡兼治之劑也。羌活、銀花、天花粉、歸尾、皂刺甘草節各一錢,石決明(煅)、穿山甲(炙)、沉香乳香紅花白芷連翹防風各六分,大黃(酒拌炒)二錢,如氣虛便利,不用大黃。病在上部,先飲酒一杯,後服藥。

白話文:

治療癰疽、發背、毒瘡、疔瘡,各種丹毒、腫瘤、惡毒腫瘡,灼燒引起的腫脹疼痛、脈搏浮動而快速的人,服用方劑宣熱散瘀,促進血液循環,消腫解毒,疏通臟腑,是表裡兼治的方劑。

羌活、銀花、天花粉、歸尾、皁刺、甘草各一錢,石決明(煅燒)、穿山甲(炙烤)、沉香、乳香、紅花、白芷、連翹、防風各六分,大黃(用酒拌炒)二錢,如果氣虛容易腹瀉的人,不用大黃。上部病痛,先喝一杯酒,再服藥。

在下部,先服藥,後飲酒一杯,以行藥力,余俱仿此。一方有荊芥牛蒡、貝母,無石決明、羌活、沉香、山甲、皂刺,名衛生湯

白話文:

吃下藥後,先喝一杯酒,以幫助藥效發揮,其他方子都以此類推。一方包含荊芥、牛蒡、貝母,不含有石決明、羌活、沉香、山甲、皁刺,這一方子叫做「衛生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