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 (21)
卷二十 (21)
1. 交骨不開各方
有一婦人生產三日不下,用此方加入益母草二兩,酒水各一碗煎飲,服之即生。曾有人止用本方,治橫生、倒產,頻服順生,屢效。
蔥白益母湯:治難產。益母草五錢,蔥頭三錢,用紋銀一錠,要重四兩,水二碗,煎一碗,服之即生。
神柞飲:催生甚速,並治橫、逆、倒產,死胎在腹。生柞樹刺枝如小指大者一握(水洗淨,切碎,一葉一刺者,處處有之),甘草五錢(一方五寸),新汲水一碗半,用新瓦缸入水與藥於內,以紙三層密封,文武火煎八分,溫服,不煎渣。心覺腹疼腰重欲坐草時,即將此藥溫服一盞,便覺心下開豁;如渴,又飲一盞,覺下重便產,更無難產橫、逆之患。若遇橫生、倒、逆,不過三服即正,子死腹中,不過三服即下,能保母子兩全,最為神驗。
曾有一婦橫產,兒手先出,至脾腫脹,欲截其手,不保其生,屢服催生藥不效,以此藥濃煎一碗與服,頃刻甦醒,再與一碗,困睡少時,忽云我骨節都拆開了,快扶我起來,血水湧下,拔出死胎,全不費力。此方救人,百發百中。然據《石室秘錄》云:宜慎用。論見後加味神柞飲方中。
秘錄加味神柞飲(附論):治兒頭已到門,久而不下,此交骨不開之故;柞木枝一兩(或五錢),當歸二兩,川芎一兩,人參一兩,煎湯服之。如兒頭到門,久而不下,服此少頃,必然一聲響亮,兒即生矣,真至奇至神之方也。
論曰:倘兒頭不下,萬萬不可用柞木枝。蓋此味專開交骨,兒未回頭,而兒門先開,亦死之道,故必須兒頭到門,而後可用此方也。予謂前方獨用柞木枝,治橫逆及難產,且云欲坐草時即溫服一盞,須防太早有失,不若俟兒頭到門,久不下時服之為當。
乳朱丹(一名開骨膏):治難產並交骨不開。乳香不拘多少,或遇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研細,用豬心血為丸梧子大,硃砂為衣,曬乾收藏。值難產者,以涼酒化下一丸,不產再服。或蓮葉蒂七個,水二盞煎一盞化服,神效。
伏龍肝:治橫逆難產,伏龍肝(即對灶心之土,多年、紅者佳),速研細末,溫酒調下一錢,兒頭即帶土而出矣。
二蛻散:治橫逆難產。蛇蛻全一條,破故紙一張,二味,新瓦瓶內鹽泥固濟,燒存性為末,煎乳香湯調下一錢,連三服神效。《綱目》煎榆白皮湯調下一錢。予謂此方藥峻宜慎用。
膠葵散:治橫逆難產。
阿膠一兩(蛤粉炒成珠),黃葵子一兩。每服四錢,水煎服。
催生如神散(一名黑神散):治橫逆產,並治月水不止、崩漏症。百草霜(血得黑則止,胞水過多,催生可用)、白芷各等分(不見火),為末。每服二錢,以童便、醋和如膏,加沸湯調,連進三服,能固血,又免血涸。一方加滑石,每服三錢。
白話文:
交骨不開各方
有一位婦女生產三天後,胎兒仍未娩出,服用以下藥方加入益母草二兩,以酒水各一碗煎煮服用後,便順利生產。曾有人僅使用此基本藥方,治療胎兒橫位、倒位生產,多次服用後都能順利生產,屢試不爽。
蔥白益母湯:治療難產。益母草五錢,蔥頭三錢,紋銀一錠(約四兩重),水二碗,煎煮成一碗,服用後即可生產。
神柞飲:催生速度很快,並能治療胎兒橫位、逆位、倒位生產以及胎死腹中。取柞樹的刺枝,如小指般粗細的一把(用水洗淨,切碎,這種帶葉帶刺的柞樹枝隨處可見),甘草五錢(另一方藥方用五寸),新汲水一碗半,用新的瓦缸盛水和藥材,用三層紙密封,文火武火煎煮至八分滿,溫服,不需服用藥渣。當產婦感覺腹部疼痛、腰部沉重,想坐著休息時,就溫服一盞此藥,就會感覺腹部舒暢;如果口渴,再喝一盞,就會感覺下體沉重而生產,再也沒有難產、橫位、逆位等問題。如果遇到胎兒橫位、倒位、逆位,服用三次就能轉正;如果胎兒死在腹中,服用三次就能娩出,能夠保全母子平安,效果非常神奇。
曾經有一位婦女胎兒橫位生產,孩子手先出來,導致脾臟腫脹,醫生想要截斷孩子的手臂,以保全母親性命,多次服用催生藥物都無效,服用此藥濃煎一碗後,立刻甦醒,再服用一碗,睡了一會兒,突然說感覺骨節都鬆開了,請求旁人扶她起來,大量血水湧出,順利娩出死胎,毫不費力。這個藥方救人無數,百試百靈。但是根據《石室秘錄》記載:此方應謹慎使用。後面附有加味神柞飲方及其論述。
秘錄加味神柞飲(附論):治療胎兒頭部已到達產道入口,但長時間未能娩出的情況,這是因為交骨未開。柞木枝一兩(或五錢),當歸二兩,川芎一兩,人參一兩,煎湯服用。如果胎兒頭部已到產道入口,但長時間未能娩出,服用此藥後不久,就會聽到一聲響亮的聲音,孩子就會出生,真是非常神奇的藥方。
論述:如果胎兒頭部尚未下降,絕對不能使用柞木枝。因為此藥專門打開骨盆關節,如果胎兒頭部尚未轉正,而產道入口先打開,也會導致死亡,所以必須等到胎兒頭部到達產道入口,才能使用此藥方。我認為前面單獨使用柞木枝治療胎兒橫位、逆位及難產,並且說產婦想坐著休息時就溫服一盞,必須小心避免過早服用而造成失誤,不如等到胎兒頭部到達產道入口,長時間未能娩出時再服用比較妥當。
乳朱丹(一名開骨膏):治療難產及交骨不開。乳香不拘用量,最好選擇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研磨成細粉,用豬心血做成梧子大小的藥丸,用硃砂包裹,曬乾收藏。遇到難產的情況,用涼酒化開一丸服用,如果仍未生產就再服用一丸。或者用蓮葉蒂七個,水二盞煎煮成一盞服用,效果神奇。
伏龍肝:治療胎兒橫位、逆位難產。伏龍肝(即灶台下長期積累的紅土,年代久遠、顏色紅潤的最好),快速研磨成細粉,用溫酒調服一錢,胎兒頭部就會帶著泥土娩出。
二蛻散:治療胎兒橫位、逆位難產。蛇蛻一條,破舊紙一張,兩種藥材用新的瓦罐,用鹽泥密封,燒至藥物成灰,研磨成細粉,用煎煮乳香的湯汁調服一錢,連服三劑,效果神奇。《本草綱目》記載用煎煮榆白皮的湯汁調服一錢。我認為這個藥方藥性峻猛,應該謹慎使用。
膠葵散:治療胎兒橫位、逆位難產。
阿膠一兩(用蛤粉炒成珠狀),黃葵子一兩。每次服用四錢,水煎服。
催生如神散(一名黑神散):治療胎兒橫位、逆位生產,以及治療月經不止、崩漏症。百草霜(血變黑則止,胎盤積水過多,催生可用)、白芷等分(不用火炒),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童尿、醋調成膏狀,加入沸水調勻,連服三劑,能夠止血,又避免血虛。另一方藥方加入滑石,每次服用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