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四 (40)
卷二十四 (40)
1. 沖和膏
治癰疽諸發,陰陽不和,冷熱相凝,敷此行氣疏風,活血定痛,散瘀消腫,祛寒軟堅。
紫荊皮五兩,獨活三兩,赤芍二兩(共切片炒黃),白芷、石膏、菖蒲各三兩,共研極細,酒煎,蔥汁調膏敷貼,頻頻蘸熱酒潤之。
白話文:
沖和膏
此藥膏用於治療癰疽等各種瘡瘍腫痛,以及因為身體陰陽失調、寒熱交雜所引起的病症。敷用此藥膏可以疏通氣血、驅散風邪、活絡血液、止痛、散瘀消腫、祛除寒氣、軟化堅硬的腫塊。
藥材包括:紫荊樹皮五兩,獨活三兩,赤芍二兩(以上三味藥材切片後炒至黃色),白芷、石膏、菖蒲各三兩。將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酒煎煮,再用蔥汁調製成藥膏敷在患處,並頻繁地用熱酒浸潤藥膏。
2. 鐵桶膏
治發背將潰已潰時,根腳走散不收,用此箍之。膽礬、白礬各三錢,銅綠、白芨各五錢,炒倍子一兩,輕粉、鬱金各二錢,麝香三分,共研極細末,醋一碗,銅杓內慢火熬至一杯,候起金色泡,稍溫調藥數錢,筆蘸塗瘡根腳上,蓋棉紙,塗束數次,毒不散大。
白話文:
這個藥膏可以用來治療背部疔瘡,當疔瘡快要破或已經破裂時,如果根部擴散開來難以收口,就用這個藥膏來敷住。
藥材成分包含:膽礬、白礬各三錢,銅綠、白芨各五錢,炒過的五倍子一兩,輕粉、鬱金各二錢,麝香三分。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準備一碗醋,用銅杓以小火慢慢熬煮至剩下一杯的量,等到醋液表面出現金黃色的泡沫時,稍微放涼,再加入數錢份量的藥粉攪拌均勻。
接著用毛筆沾取藥膏,塗抹在疔瘡根部的周圍,再蓋上棉紙,重複塗抹包紮數次,這樣可以防止毒素擴散。
3. 烏龍膏
治諸瘡毒焮腫赤暈不消。木鱉肉、半夏各一兩,草烏三錢,陳小粉二兩,四味同炒焦黃,研細篩末,水調成膏,自外向內塗之,須留瘡頂。
白話文:
烏龍膏,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瘡瘍腫毒,出現紅腫發熱且久久不消的情況。藥材使用木鱉肉、半夏各一兩,草烏三錢,陳年小麥粉二兩,將這四味藥材一起炒到焦黃,然後研磨成細末,用水調和成膏狀,由外向內塗抹在患處,但要記得留下瘡瘍的頂部不要塗到。
4. 千槌膏
瘡瘍疔毒初起,貼之即消。貼瘰癧連根拔出,及男女臁瘡,小兒蟮䶎頭。木鱉肉五枚,巴豆肉五粒,蓖麻仁七錢(去皮),杏仁、乳香、沒藥各二錢,銅綠一錢,淨松香四兩,共入石臼內槌數千下,俟成膏時,取浸水中,隨瘡大小,捻作薄片,敷貼瘡上,用絹蓋之。
白話文:
這個藥膏叫做「千槌膏」,可以用來治療以下狀況:
- 各種瘡、疔、毒瘡剛開始發作時,貼上它就能消腫止痛。
- 貼在瘰癧(淋巴結核)上,可以把病根拔除。
- 男女的臁瘡(小腿潰瘍)也可以用。
- 小孩子的頭部皮膚病,像是長疥瘡或瘡痂也可以用。
製作方法如下:
準備木鱉肉五枚、巴豆肉五粒、蓖麻仁七錢(去皮)、杏仁、乳香、沒藥各二錢,銅綠一錢,以及乾淨的松香四兩,全部放到石臼裡,用杵槌搗數千下,直到變成膏狀。做好的膏藥放入水中浸泡,使用時依照瘡的大小,取適量捏成薄片,敷貼在患處,再用絲絹蓋住。
5. 清涼消毒散
治面發諸毒,紅硬熱痛,白芨、乳香、花粉、雄黃、烏藥、川柏、山慈菇各二錢,研細,兌麝香三分,蜜水調敷。
白話文:
這個藥方「清涼消毒散」是用來治療臉上長出的各種毒瘡,像是紅腫、發硬、發熱、疼痛的狀況。
藥材包含:白芨、乳香、花粉、雄黃、烏藥、川柏、山慈菇,每種各取二錢,全部磨成細粉,再加入麝香三分,用蜂蜜水調勻後敷在患處。
6. 碧玉散
治下頦粟瘡及浸淫黃水瘡。棗肉(燒灰存性)五錢,黃柏(研末)五錢。共研篩勻,麻油調搽。
白話文:
治療下巴的粟粒狀瘡和滲液黃水瘡。將燒成灰燼的紅棗肉五錢,與研磨成粉的黃柏五錢,混合均勻過篩,再用麻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7. 辰砂定痛散
治鼻竅腫痛生瘡。胡連二錢,熟石膏一錢,辰砂三分,冰片二釐。共研極細,紙捻蘸點患處,鼻外潰痛,用此撒之。
白話文:
治療鼻子孔內腫痛生瘡。黃連二錢、熟石膏一錢、辰砂三分、冰片二釐。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細紙捻沾取藥粉點在患處。如果是鼻子外部潰爛疼痛,可以用這個藥粉撒在患處。
8. 穿粉散
治旋耳月蝕。輕粉(隔紙微炒)、穿山甲(酒炙)、水粉、黃丹等分,研細,干則麻油調搽,濕則撒之。
白話文:
治療耳朵周圍皮膚像被月亮蝕缺的疾病。將輕粉(用紙隔著稍微炒過)、穿山甲(用酒炙烤過)、水粉、黃丹等份量相同的藥材,研磨成細末,乾燥時用麻油調和塗抹,潮濕時則直接撒在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