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四 (37)
卷二十四 (37)
1. 止痛消腫方
生半夏、細辛為末,醋調敷。
又,生半夏為君,生大黃二錢,共末,灰面、薑汁、燒酒調餅貼。
白話文:
使用生半夏、細辛研磨成粉末,用醋調勻後外敷。
另外,以生半夏為主藥,加入生大黃二錢,共同研磨成粉,再用草木灰、薑汁和燒酒調合成餅狀外貼。
2. 薑蔥膏
治流痰疼痛,不紅不腫,皮肉冰冷。生薑一斤(取自然汁四兩),蔥汁四兩,共煎成膏,入牛膠少許,麝香一分,攤布上貼。
白話文:
治療流痰引起的疼痛,沒有發紅或腫脹,皮膚和肌肉冰冷的狀況。
使用生薑一斤(取四兩的汁液),加上四兩的蔥汁,一起熬煮成膏狀,加入少量的牛膠和一分麝香,塗抹到布上並貼在患處。
3. 癰腫結熱
芭蕉根為末,麻油調敷(霜後者佳)。
白話文:
芭蕉根磨成粉末,用麻油調勻後敷上(以霜後採收的為佳)。
4. 四妙湯(即前神功托裡散後附隨症加味藥)
治一切瘡瘍腫痛,微惡寒,時內熱,口中無味,大便如常,皆氣血內虛之故,此方益氣和血,解毒托裡之神方也!潰後用之,排膿去瘀,生肌長肉,逐餘毒,通經絡,尤驗。黃耆五錢,當歸八錢二分,金銀花五錢,甘草一錢八分,上銼一大劑,酒水各半煎服。
白話文:
治療各種瘡瘍腫痛,稍微怕冷,時常覺得身體裡很熱、嘴巴沒有味道、大便正常,都是因為氣血虛空的緣故。這個方子可以增強元氣、調和血氣、解毒、幫助康復,是治療瘡瘍腫痛的妙方。瘡瘍潰爛後服用這個方子,可以排膿去瘀、生肌長肉、清除餘毒、疏通經絡,效果尤其顯著。材料有黃耆五錢、當歸八錢二分、金銀花五錢、甘草一錢八分。將材料全部切碎,一天用一劑藥,用酒和水各一半煎服。
寒熱脈浮,加防風、柴胡;腫瘍痛甚,加乳香、沒藥;腫處堅塊白色,加半夏、南星、土貝母;泄瀉,加蒼白朮;嘔、噁心,加陳皮、半夏、蒼朮;惡寒,加桂皮;若膿成不潰,加防風、穿山甲;潰後膿少膿多不斂,加牛皮膠五錢;飲食不思;不化,加陳皮、白朮;虛甚,加人參;肉赤、口渴、脈數,加人參、麥冬、五味;熱甚,加黃連、山梔;肉白、肉紫、手足冷,脈微細無力,或嘔,加人參、白朮、陳皮、肉桂、炮薑;寒甚加熟附子。
白話文:
-
寒熱脈浮:脈象浮動,加上防風、柴胡。
-
腫瘍痛甚:腫瘤疼痛嚴重,加上乳香、沒藥。
-
腫處堅塊白色:腫處堅硬白色塊狀,加上半夏、南星、土貝母。
-
泄瀉:腹瀉,加上蒼白朮。
-
嘔、噁心:嘔吐、噁心,加上陳皮、半夏、蒼朮。
-
惡寒:畏寒,加上桂皮。
-
若膿成不潰:膿瘡形成但不潰破,加上防風、穿山甲。
-
潰後膿少膿多不斂:潰破後膿少或膿多不收斂,加上牛皮膠五錢。
-
飲食不思;不化:食慾不佳,消化不良,加上陳皮、白朮。
-
虛甚:體虛嚴重,加上人參。
-
肉赤、口渴、脈數:肉體發紅、口乾、脈搏快,加上人參、麥冬、五味。
-
熱甚:體內熱盛,加上黃連、山梔。
-
肉白、肉紫、手足冷,脈微細無力,或嘔:肉體發白、發紫、手足冰冷,脈搏微弱無力,或嘔吐,加上人參、白朮、陳皮、肉桂、炮薑。
-
寒甚加熟附子:寒症嚴重,加上熟附子。
5. 蔥歸溻腫湯
治癰疽諸瘡初腫將潰之時,日洗數次,以瘡內熱癢為度;當歸、獨活、白芷、甘草各五錢,蔥頭十個,封缸口,水煎湯,軟棉溻洗。
白話文:
在癰疽等各種瘡腫初發腫脹並將潰爛時,每天清洗數次,以瘡內感覺熱癢為限度。使用當歸、獨活、白芷、甘草各五錢,蔥頭十個,將其放入缸中密封,加入水煎煮成藥湯,用柔軟的棉布浸泡藥湯後清洗瘡口。
6. 豬蹄湯
癰疽諸毒已潰流膿,洗此助血氣,消腫散風,脫腐止痛,若腐肉已盡勿用,只用米泔溫洗,令瘡潔淨,然亦不可過洗,恐皮膚揩破難斂。條芩、甘草節、當歸尾、赤芍、白芷、羌活、露蜂房各三錢,蔥頭五個,研為粗末,豬前蹄二隻,煮軟濾汁,吹去油花,投藥末封口,煎數十沸,布濾去渣,待溫時傾放盆中,軟絹帛蘸洗,輕揉孔內,溻出敗膿,再折軟帛數重,蘸湯覆於瘡上,輕按片時,冷則再蘸熱湯,覆按三五次,方用軟帛拭乾,上貼膏藥。
白話文:
當膿瘡已經潰爛流膿時,用此藥可以幫助血氣,消腫散風,除去腐肉止痛。如果腐肉已經清除乾淨,就不要用此藥,改用米湯溫洗,使瘡口清潔。但是也不能洗太多次,以免皮膚破損難以癒合。取條芩、甘草節、當歸尾、赤芍、白芷、羌活、露蜂房各三錢,蔥頭五個,研成粗末。豬前蹄兩隻,煮軟濾汁,撇去油花,加入藥末封口,煎煮幾十沸,用布過濾去渣,待溫熱時倒入盆中,用柔軟的絹帛蘸取藥液清洗瘡口,輕輕揉搓,使敗膿排出。再折疊柔軟的絹帛數層,蘸取藥液敷在瘡口上,輕輕按壓片刻,藥液冷了就再蘸熱藥液,敷按三至五次,最後用柔軟的絹帛拭乾,貼上膏藥。
又方:用防風、白芷、甘草、赤芍、川芎、當歸尾各一錢,雄豬蹄一節,連須蔥白五根,水煎,以絹片蘸洗,其深曲處,用羊毛筆洗之。
白話文:
另一個方法:使用防風、白芷、甘草、赤芍、川芎、當歸尾各一錢,一隻豬蹄,連根的蔥白五根,用水煎煮,用絲絹蘸取藥液清洗患處,在較深的部位,用羊毛筆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