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相璈

《驗方新編》~ 卷二十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 (7)

1. 胞漏並小產論

雖半產皆氣血不足,然有稟質偏陰偏陽,或寒或熱之異,自當憑脈調治。如陰虛內熱而用艾、附、白朮、砂仁溫暖之劑,則陰道愈消,如草木之無雨露,自然枯萎。如陽虛內寒而用芩、芍涼血之劑,則脾胃虛寒、氣血亦弱,猶果實春夏易生,秋冬少結也。總之,三月以前,宜養脾胃,四月以後,宜壯腰腎、補血順氣,佐以清熱,此大法也。

加味補中安胎飲:凡妊婦元氣壯盛,受胎後尚有經來數點,乃血氣盛故耳。若不腰痛胎酸,不必服藥,如虛贏孕婦,下血不止,或按月下血點滴,名曰胎漏,多因勞而氣血兩虛,或喜食爆炙熱物過多而致。宜謹房事,並服補藥以保全也。人參一錢,白朮(土炒)、當歸(酒洗)各二錢,川芎、黃芩各八分,紫蘇、陳皮、砂仁(碎)、炙草各四分,姜一片,水煎服,渣再煎。

歸脾湯(附:加味歸脾湯、濟生歸脾湯):治心脾鬱結,經閉發熱,並治脾虛不能攝血,致血妄行。又經帶胎漏等證,由於勞傷心脾、發熱體倦、食少不眠、怔忡驚悸等證。人參、白朮(土炒)、茯神、棗仁(炒)、龍眼肉各二錢,黃耆一錢五分(炙),歸身、遠志肉(甘草水制)各一錢,木香、炙草各五分,薑、棗引,水煎服。加柴胡、梔子,名加味歸脾湯,柴胡易丹皮,名濟生歸脾湯。

尊生安胎飲:治血虛有火,曾三月墮胎,宜服此方。並預防五月七月之墮,亦治胎動、胎漏。歸身(酒洗)、白芍(酒炒)、熟地、生地、砂仁、阿膠(炒珠)各一錢,杜仲(鹽水炒去絲)、白朮(土炒)各二錢,條芩一錢五分,續斷肉八分(酒製),川芎、陳皮、蘇梗各五分,水煎服。

見血加炒地榆、炒蒲黃各一錢,腹痛或下墜,砂仁、白芍、熟地倍加分兩服之,用棗肉為丸服亦可。

景岳胎元飲:治婦人衝任失守,胎元不安不固,隨症加減,或間日或二三日服一二劑。人參(隨宜)、當歸(酒洗)、杜仲(鹽水炒斷絲)、白芍(酒炒)各二錢,熟地二三錢,白朮一錢五分(土炒),陳皮七分(無滯者不必用),炙草一錢,水一鍾,煎七分,食遠服。如下元不固而多遺濁者,加炒山藥、炒補骨脂、五味之類。

如氣分虛甚者倍白朮、加炙黃耆。但氏、術氣浮,能滯胃口,倘胸膈有飽悶不快者,須慎用之。如虛而兼寒多嘔者,加炮姜七八分,或一二錢。如虛而兼熱者,加酒炒黃芩一錢五分,或加生地二錢,去杜仲。如陰虛小腹作痛,加枸杞二錢。如多怒氣逆者,加制香附無防,或砂仁亦炒。

如有所觸而動血者,加制續斷肉、炒阿膠各一二錢。如嘔吐不止,加製半夏一二錢,生薑三五片。

泰山磐石散:見前卷九。治婦人血氣兩虛,或肥而不實,或瘦而血熱,或肝脾素虛,倦怠少食,屢有墮胎之患,此方平和,兼養脾胃,氣血。覺有熱者倍黃芩,少用砂仁。覺胃弱者,多用砂仁,少加黃芩。更宜戒欲事惱怒,遠酒醋辛熱之物,可永保無墮。

白話文:

胞漏並小產論

雖然小產大多是因為氣血不足,但體質有陰虛陽虛、寒熱之分,治療必須根據脈象調整。如果陰虛內熱,使用艾葉、附子、白朮、砂仁等溫暖的藥物,陰道反而會更乾燥,像植物缺雨露一樣枯萎。如果陽虛內寒,使用黃芩、芍藥等涼血的藥物,則脾胃會更虛寒,氣血也會更弱,就像果實春天夏天容易生長,秋冬卻少結果一樣。總而言之,懷孕三月以前,要注重養護脾胃;懷孕四月以後,要注重滋補腰腎、補血順氣,再輔以清熱,這是主要的治療方法。

加味補中安胎飲:凡是元氣旺盛的孕婦,受孕後仍有少量經血,是因為血氣盛的緣故。如果沒有腰痛胎酸的情況,不必服用藥物。如果是體弱的孕婦,出血不止,或月經期點滴出血,稱為胎漏,大多是因為勞累導致氣血兩虛,或喜好食用辛辣炙熱的食物過多所致。應謹慎房事,並服用補藥以保胎。處方:人參一錢,白朮(土炒)、當歸(酒洗)各二錢,川芎、黃芩各八分,紫蘇、陳皮、砂仁(碎)、炙甘草各四分,生薑一片,水煎服,藥渣再煎一次。

歸脾湯(附:加味歸脾湯、濟生歸脾湯):治療心脾鬱結、經閉發熱,以及脾虛不能攝血導致出血的症狀。也治療經帶胎漏等症狀,這些症狀是因為勞傷心脾導致發熱、倦怠、食慾不振、失眠、心悸等症狀。處方:人參、白朮(土炒)、茯神、棗仁(炒)、龍眼肉各二錢,黃耆一錢五分(炙),當歸尾、遠志肉(甘草水制)各一錢,木香、炙甘草各五分,生薑、大棗引,水煎服。加入柴胡、梔子,稱為加味歸脾湯;將柴胡換成丹皮,稱為濟生歸脾湯。

尊生安胎飲:治療血虛有熱,曾經懷孕三月流產的患者,適合服用此方。也可預防懷孕五個月、七個月流產,也治療胎動不安、胎漏。處方:當歸尾(酒洗)、白芍藥(酒炒)、熟地黃、生地黃、砂仁、阿膠(炒珠)各一錢,杜仲(鹽水炒去絲)、白朮(土炒)各二錢,黃芩一錢五分,續斷肉八分(酒制),川芎、陳皮、紫蘇梗各五分,水煎服。

若見紅出血,加炒地榆、炒蒲黃各一錢;腹部疼痛或下墜,砂仁、白芍、熟地黃的用量加倍;也可以用棗肉做成藥丸服用。

景岳胎元飲:治療婦女衝任失調,胎元不穩,根據症狀加減藥物,可隔日或二三日服用一到兩劑。處方:人參(適量)、當歸(酒洗)、杜仲(鹽水炒去絲)、白芍藥(酒炒)各二錢,熟地黃二三錢,白朮一錢五分(土炒),陳皮七分(若無食滯者可不加),炙甘草一錢,水一碗,煎至七分,飯後服用。如果下元虛弱,經常遺精,可以加入炒山藥、炒補骨脂、五味子等。

如果氣虛嚴重,白朮的用量加倍,並加入炙黃耆。白朮、黃耆如果氣味上浮,容易停滯胃口,如果胸膈感覺飽脹不適,則需謹慎使用。如果虛弱兼寒,經常嘔吐,可以加入炮薑七八分或一到二錢。如果虛弱兼熱,可以加入酒炒黃芩一錢五分,或加入生地黃二錢,去除杜仲。如果陰虛小腹疼痛,可以加入枸杞二錢。如果容易生氣,氣逆,可以加入制香附,或炒砂仁。

如果因為外力衝撞導致出血,可以加入制續斷肉、炒阿膠各一到二錢。如果嘔吐不止,可以加入制半夏一到二錢,生薑三到五片。

泰山磐石散:詳見前卷第九。治療婦女氣血兩虛,或肥胖虛弱,或消瘦血熱,或肝脾素虛,倦怠食慾不振,經常流產的患者,此方平和,兼顧養脾胃、補氣血。如有發熱,黃芩的用量加倍,砂仁少用;如果胃弱,砂仁用量增加,黃芩少用。更應戒除房事、避免情緒惱怒,遠離酒、醋、辛辣炙熱的食物,才能永久避免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