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 (9)
卷二十 (9)
1. 胎前症治
惡阻:凡妊婦一二月惡阻,嘔逆煩悶嗜臥,即俗所謂病兒也。此由婦人本原虛弱,平時喜怒不節,寒暑不調,中脘宿有停痰積飲。受孕經閉,飲食相搏,氣不宣通,以致心下煩悶,頭眩眼花,四肢倦怠,聞食即吐,喜酸嗜鮮,多臥少起,甚至嘔逆不食。法當順氣理血、豁痰導水而諸症自除。以加味參橘飲治之。
加味參橘飲:人參一錢,白朮二錢,砂仁三分,厚朴一錢,橘紅四分,當歸一錢,香附五分,甘草三分,姜三片,竹茹一丸。若無力服參,去之亦可。一方加夏曲八分。
半夏茯苓湯:治妊娠脾胃虛弱,飲食不化,嘔吐不止。半夏(薑汁炒黃)、陳皮、砂仁各一錢,茯苓二錢,炙草五分,用薑、棗、烏梅引,水煎服一二劑。
苦柚單方:治妊娠惡阻,嘔吐不食,頭暈不敢行步。苦柚皮,不拘多少,煎濃湯飲數杯即愈。吐甚加兌生薑汁。
白話文:
妊娠初期,大約一兩個月的時候,孕婦會出現孕吐、噁心、煩躁、想睡覺等情況,這就是俗稱的害喜。這通常是因為婦女本身體質虛弱,平時情緒不穩定、生活作息不規律,導致腸胃裡有痰飲積聚。懷孕後月經停止,飲食和體內氣血互相影響,氣機不順暢,因此產生心口煩悶、頭暈眼花、四肢疲倦、聞到食物就想吐、喜歡吃酸的或新鮮的食物、嗜睡、甚至嚴重到嘔吐吃不下東西。治療方法應該要理氣活血、化痰利水,這樣這些症狀自然會消失。可以用加味參橘飲來治療。
加味參橘飲的配方是:人參一錢、白朮二錢、砂仁三分、厚朴一錢、橘紅四分、當歸一錢、香附五分、甘草三分、薑三片、竹茹一丸。如果身體虛弱無法服用人參,可以將人參去掉。也有一個方子是加麥芽八分。
半夏茯苓湯:用來治療懷孕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嘔吐不止的情況。配方是:半夏(用薑汁炒過)、陳皮、砂仁各一錢,茯苓二錢,甘草五分。用生薑、紅棗、烏梅當藥引,用水煎服,服用一兩劑即可。
苦柚單方:用來治療懷孕期間的孕吐、吃不下東西、頭暈到不敢走路的情況。用苦柚皮,不論多少,煎煮濃湯喝幾杯就會好。如果吐得很厲害,可以加入少許生薑汁一起服用。
2. 胎動不安各方
凡妊娠二三月,胎動不安者,蓋因子宮久虛,氣血兩弱,不能攝元養胎,致令不安欲墮,急服安胎飲以保之。若先經墮過者,可先服大造丸,繼服杜仲丸,庶無半產之患也。
湯氏云:半產多在三、五、七個月,如前次在幾個月墮者,後必如期復然,故當追算前在三個月墮者,須於未墮半月前,先服清熱、養氣、固胎遠之藥數貼,以補其虛。五月、七月墮者,亦俱於未墮半月前預先服藥,方保平安。此據孕後夾熱者而言。蓋三、五、七系陽月,緣火能銷鑠故也。
安胎飲:人參一錢(虛者倍用),當歸二錢,熟地三錢,條芩一錢,川芎七分,白朮二錢,陳皮四分,紫蘇四分,甘草四分,元棗二枚,如虛肥人陳皮去白,加川連五分;脾胃溏瀉,加蓮子十粒,砂仁五分,川連炒五分,去熟地、黃芩;怒而多瀉,加木香三分;渴,加麥冬二錢;怔忡、驚悸,加棗仁二錢,益智仁一錢,龍眼肉十個。
大造丸:杞子一兩,人參一兩五錢,當歸二兩,麥冬一兩三錢,天冬一兩,益智仁一兩,茯苓二兩,五味五錢,熟地(姜炒)二兩,川膝五錢,山藥八錢,菟絲子(鹽水炒)四兩,川柏(鹽水炒),共為末,蜜煉丸如桐子大,白湯送下五十丸。
杜仲丸:見前卷九婦科胎前門。
安胎萬全飲:如脾胃氣弱不能管束其胎,血弱不能滋養其胎,不以日月多少而常墮者,此湯主之。更兼服杜仲丸、胡連丸佳。人參、白朮(土炒)、當歸身(酒洗)、生地、條芩(微炒)、陳皮、白芍(酒炒)各一錢,砂仁(帶殼捶碎)、炙草各五分,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服。
故連丸:安胎聖藥,與杜仲丸同日服。條芩四兩(沉水者),白朮(土炒),蓮肉(去心)各二兩,砂仁(微炒)、炙草各一兩,共為末,山藥五兩,作糊為丸如綠豆大,米飲下五十丸。
黑白安胎散:治胎動不安。白朮(土炒)、懷熟地黃(九蒸九曬)各一兩,水煎服。此方妙在用白朮以利腰臍、熟地以固根本,藥品少而用專,所以取效神也。白朮用五錢亦可。
加味四物湯:治因房事過度,觸動胎氣不安者。
歸身(酒洗)、熟地、阿膠(蛤粉炒珠)各一錢,砂仁(炒)、炙草各五分,竹茹一團,水煎。調男子褲襠布燒灰一錢服,更禁房事。
四物湯:治七情觸動胎氣不安者,以四物為主,按證加入各藥。生地(酒浸)、歸身(酒洗)、白芍藥(酒炒)各一錢,川芎八分,此四物湯本方。薑、棗引,水煎,食前溫服。
如因怒傷肝者,加炒黃芩一錢五分,人參、柴胡、甘草各一錢。因憂悲傷肺者,加炒黃芩、炒阿膠、蘇葉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炙草五分。因恐傷腎者,加制續斷、炒黃柏、炒杜仲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炙草五分,改生地為熟地。因思虛積久不解傷脾者,加土炒白朮一錢五分,人參、陳皮、制香附各一錢,炙草五分。
白話文:
胎動不安各方
懷孕二到三個月,胎兒動不安靜,主要是因為子宮長期虛弱,氣血不足,無法攝取精華滋養胎兒,導致胎兒不安想要流產,應立即服用安胎飲來保胎。如果之前曾經流產過,可以先服用大造丸,再服用杜仲丸,就能避免再次流產。
湯氏說:大多數胎兒流產發生在懷孕三、五、七個月,如果上次在某個月流產,下次很可能在相同月份再次流產。因此,如果上次在懷孕三個月流產,則應在下次預計流產前半個月,先服用幾帖清熱、養氣、固胎的藥物,來補益身體虛弱之處。懷孕五個月或七個月流產者,也應在預計流產前半個月預先服用藥物,才能確保安全。這指的是孕期夾雜熱症的情況。因為三、五、七是陽月,陽氣旺盛,容易造成胎兒損傷。
安胎飲:人參一錢(體虛者加倍),當歸二錢,熟地三錢,黃芩一錢,川芎七分,白朮二錢,陳皮四分,紫蘇四分,甘草四分,大棗二枚。體虛肥胖者,陳皮去白皮,再加川連五分;脾胃虛弱洩瀉者,加蓮子十粒,砂仁五分,川連(炒)五分,去掉熟地、黃芩;容易發怒且腹瀉者,加木香三分;口渴者,加麥冬二錢;心悸怔忡者,加棗仁二錢,益智仁一錢,龍眼肉十個。
大造丸:枸杞子一兩,人參一兩五錢,當歸二兩,麥冬一兩三錢,天冬一兩,益智仁一兩,茯苓二兩,五味子五錢,熟地黃(薑汁炒)二兩,川續斷五錢,山藥八錢,菟絲子(鹽水炒)四兩,側柏葉(鹽水炒),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成如桐子大小的丸藥,用白開水送服,每次五十丸。
杜仲丸:詳見前卷九婦科胎前門。
安胎萬全飲:如果脾胃氣虛無法約束胎兒,氣血不足無法滋養胎兒,導致經常流產,不論懷孕月份多少,此方藥效佳,再配合服用杜仲丸、胡連丸效果更好。人參、白朮(土炒)、當歸尾(酒洗)、生地黃、黃芩(微炒)、陳皮、白芍藥(酒炒)各一錢,砂仁(帶殼捶碎)、甘草(炙)各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服。
胡連丸:安胎聖藥,與杜仲丸同日服用。黃芩四兩(沉水者),白朮(土炒),蓮子肉(去心)各二兩,砂仁(微炒)、甘草(炙)各一兩,研磨成粉末,加山藥五兩,作成糊狀,製成如綠豆大小的丸藥,用米湯送服,每次五十丸。
黑白安胎散:治療胎動不安。白朮(土炒)、熟地黃(九蒸九曬)各一兩,水煎服。此方妙用白朮以利腰腎,熟地黃以固根本,藥物少而精煉,因此療效顯著。白朮也可使用五錢。
加味四物湯:治療因房事過度,觸動胎氣不安者。
當歸尾(酒洗)、熟地黃、阿膠(蛤粉炒珠)各一錢,砂仁(炒)、甘草(炙)各五分,竹茹一團,水煎服。再服用男子褲襠布燒成的灰一錢,並且禁止房事。
四物湯:治療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觸動胎氣不安者,以四物湯為主,根據症狀加減藥物。生地黃(酒浸)、當歸尾(酒洗)、白芍藥(酒炒)各一錢,川芎八分,這是四物湯基本配方。用薑、棗水煎服,飯前溫服。
如果因發怒傷肝者,加炒黃芩一錢五分,人參、柴胡、甘草各一錢。因憂慮悲傷傷肺者,加炒黃芩、炒阿膠、紫蘇葉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甘草(炙)五分。因恐懼傷腎者,加制續斷、炒黃柏、炒杜仲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甘草(炙)五分,將生地黃改為熟地黃。因思慮過度積久不解傷脾者,加土炒白朮一錢五分,人參、陳皮、制香附各一錢,甘草(炙)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