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方新編》~ 卷二十四 (11)
卷二十四 (11)
1. 疔瘡外治要訣
書去:疔瘡先刺血,內毒宜汗瀉。禁灸不禁針,惶棉不怕鐵。
又云:治疔貴及早,汗瀉毋顛倒。下灸上宜針,陰陽須熟曉。
針入棉軟不知痛者為逆症。
白話文:
書上說:治療疔瘡要先放血,體內的毒素應該通過發汗或瀉下排出。治療時不能用灸法,但可以用針刺,不用擔心棉布或鐵器。
又說:治療疔瘡貴在及早,發汗和瀉下不可弄反。下部要用灸法,上部則適合用針,陰陽的原理必須熟悉。
如果針刺進去後,患者感到棉布軟綿綿的沒有痛感,這是病情反常的徵兆。
凡疔生項以上者,三陽受毒,忌用灸法。初起即用挑疔法,令出惡血,疔根脫出為妙。如項以下生者,三陰受毒,可用艾灸以殺其勢。火日不可灸,如灸之不痛,亦須針刺出血,以蟾酥丸擦之。如旁腫頑硬,推之不動,用針遍刺頑硬處,令多出惡血,外塗金箍散,否則必致走黃。
白話文:
任何長在脖子以上的疔瘡,為陽經受毒,忌用灸法。在疔瘡剛長出來時,就使用挑疔法,讓惡血流出,將疔瘡根部引出是最好的。如果長在脖子以下的疔瘡,為陰經受毒,可以使用艾灸來遏止其勢頭。在白天時不能灸,如果灸了不痛,也須用針刺出血,再用蟾酥丸擦拭。若周圍腫脹堅硬,推不動的話,用針在堅硬處到處刺,讓惡血流出。在外部則塗金箍散,否則一定會化成黃疽。
凡患忽然瘡腫,以針刺之不痛無血者,即是疔也,急用針刺破,擠出惡血。更令一人食飽,再飲火酒數杯,口含涼水向刺處以口吮盡惡血,水溫吐出,再含再吮,至痛癢方住。此治疔絕妙之法也,窮鄉僻壤一時無醫無藥者,以此傳人,功德無量。
白話文:
如果有人突然患了瘡腫,用針刺卻不痛也沒有血,那就是疔瘡。要趕快用針刺破,擠出壞血。再讓另一人吃飽飯,再喝幾杯烈酒,含著涼水,對著被刺的部位用力吮吸,把壞血吸出來。等水變溫了吐出來,再繼續含水繼續吮吸,直到疼痛和瘙癢都消失為止。這是治療疔瘡的最佳方法,在偏僻的鄉村一時找不到醫師和藥物時,可以用這個方法來治療,功德無量。
2. 疔毒走黃
手足冷、六脈暴絕、不省人事,系毒氣閉塞,元氣不能宣通也。仍宜蟾酥丸以取汗。倘深夜鄉僻,一時醫藥不及,先將溏雞屎塗敷腫處,可暫保,然急須按症醫治。
白話文:
手腳冰冷、脈搏微弱、昏迷,這是因為毒氣閉塞,元氣不能運行所致。仍然應該服用蟾酥丸來發汗。如果是在深夜或偏僻的地方,一時找不到醫生和藥物,可以先將稀爛的雞屎塗抹在腫痛處,可以暫時保全性命,但必須緊急依據症狀治療。
3. 疔毒走黃經驗方
犀角三錢,羚羊角二錢(此二味先煎濃汁,再加入),桃仁、金銀花、連翹、黑山梔、當歸、生甘草、赤芍各三錢,川黃連錢半,蘇子、防已各一錢,生大黃一兩(體弱者或八錢),共入前二味,並用水煎服。如行下血水或下血者可治,如無血者不治之症也。
白話文:
犀角三錢、羚羊角二錢(這兩種研末,先煎成濃汁,再加入),桃仁、金銀花、連翹、黑山梔、當歸、生甘草、赤芍各三錢,川黃連錢半,蘇子、防已各一錢,生大黃一兩(體弱者則用八錢),以上共入前兩種研末,並用清水煎服。如果腹瀉出現血水或下血,服用此方可以治療。但如果無血便不及為治。
4. 挑疔法
凡挑疔瘡,須用鈹針,取其尖鋒平正也。要先當頂刺開十字口,搽上提疔膏,少頃疔必髮長,再將鈹針當頂刺入,以到根知痛為度,針入腎硬如鐵者順。更挑疔根,須用毫針或縫衣針,取其尖小利便也。先出紫黑血,再挑至鮮血出,備要挑斷,以知痛為止。隨填入拔疔散,上蓋萬應膏,過三四時,撥出舊藥,再換新藥。
白話文:
-
挑選疔瘡時,必須使用鈹針,因為它的針尖鋒利平整。
-
首先在膿瘡頂部刺開一個十字口,然後塗抹提疔膏。
-
過一會兒,膿瘡一定會長大,再用鈹針刺入膿瘡頂部,直到刺到根部感到疼痛為止。
-
針刺時,如果遇到硬如鐵的腎,則順著腎的方向刺入。
-
挑選疔瘡根部時,必須使用毫針或縫衣針,因為它們的尖端細小,方便操作。
-
先挑出紫黑色的血液,然後繼續挑選直到鮮血流出,一定要將膿瘡挑破,以感到疼痛為止。
-
隨後填入拔膿散,並在上面敷蓋萬應膏。
-
過三四個小時後,將舊藥撥出,再換上新藥。
倘藥干無水不作痛者,此挑法未斷疔根也,再深挑之,不可留根,必以上藥知痛,藥入水流為率,至三四日後,瘡頂乾燥,換貼歿珀膏,待疔根脫出,方另研煅石膏九錢,兌黃靈藥一錢撒之(名九一丹)。周圍常塗黃連膏,外蓋白膏藥,生肌斂口。
白話文:
如果服用藥物後,沒有水流出來繼續疼痛,說明挑毒法未能切斷病根,需要再次深入挑割,一定要把病根挑出,直到上藥知痛,藥物進入後有水流出為準,大約三、四天後,瘡口乾燥,換貼歿珀膏,等到病根脫落後,再研磨煅燒石膏九錢,兌入黃靈藥一錢撒上去(稱為九一丹)。周圍經常塗抹黃連膏,外面蓋上白膏藥,可以生肌斂口。